第3章 繁忙的大气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现在从舷窗就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外的景象,有数不尽的太空漂浮物,其中有卫星、也有太空垃圾。

其中比较惹眼且比较大的是空天航母与星宿补给站。

先说空天航母通俗地讲这是一个由多个高空气球悬挂的无人机。

多个气球悬挂住整个航母,航母侧向和垂首方向都有螺旋桨;整体像一堆大大的气球吊着一张没腿的桌子、各种形状都有,有西方桌、六方桌、八仙桌,桌子有些小抽屉,上下两面光溜溜的,桌子边安装着小风扇和小喇叭;顶部全部是太阳能板没有停放任何东西;下面也是平板一张,其实是一个大型的微波远程充电器,内部主要是薄膜电容、没全部用电池可能是太重的原因。

只有在侧面有众多窗口和支架连接着不同的设备。

有的是通信雷达、有的是机械臂。

这东西最特别的地方是上面挂载了几十枚高超音速导弹。

这种航母最先是几个掌握高超音速导弹的大国,把高超音速导弹挂在探空气球悬架上,但是这个东西受气流影响会飘到别的国家头上,别的国家就不干了,高超音速导弹挂在头顶,几分钟就攻击下来了,重力加速加上发动机助推,防空导弹可能还在点火阶段就被击中了,搁谁也受不了。

刚开始各大国还想互相打掩护,但是其他小国家组织坚决不干,在地球理事会各种闹,最后拥有国不得不妥协,一同提出解决方案,就是扩大了领空的范围,10公里以下的领空绝对禁止进入,10公里以上也不能带弹进入;但是完全禁止又不可能,毕竟是一种强有力的威慑力量,优势明显,各方博弈之后,大国最后妥协,凡是带弹的不准飘到别的国家头上。

为了不飘到别的国家头上,就只能加螺旋桨像飞艇一样飞行,于是加了太阳能电池板,那晚上能量不够怎么办,于是又加了远程微波供电,最后就成了一个高空的武器平台。

大国周边的高空就漂浮着这种空天航母,往好的方向说是拦截敌方中段洲际导弹,更好听点是拦截外太空侵略,其实各国都心知肚明。

实际上,迫于技术和成本,不是每个组织都做,主要还受限于地面电网的限制,需要在地面建立数量众多,且功率强大的微波站(也有首接用激光供能的),因为穿越大气层给10公里外的设备充电、损耗是极其严重的,效率只有1%左右,于是为了保证供电,地面供电功率需要特别大或特别多,这就必须有强大的电网和基站覆盖能力,如果受限于高原地区不好建设,还需要采用飞艇中继供电,效率更低。

最终只有电网好,或者各种能源的小电站多的组织才搞得定,于是你可以发现在孤零零的大山中有一个风电站,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大片漂浮建筑,其连接的全是海上发电装置;刚开始小国也反对,但几个大国说都是绿色能源设施,于是各国各组织也不好反对,是给民用电动飞机供电的,怎么反对呢?

另一个大气圈设备是星宿补给站。

这个其实是一个类似于高空气球吊舱和卫星的组合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由来也很简单。

刚开始为了给太空运送物资在升空阶段使用氢气球这种廉价的升空手段,然后升到预定高度后利用气流速度或太阳能小推桨的办法,把荷载体加速到一定速度,然后由卫星或者洲际飞船捕获,利用大飞船的拖拽,或者在卫星牵引索连接后,顺着卫星的飞行方向爆轰荷载体完成速度同步,实现给太空补给物资的方法。

这样每次就会浪费掉一部分氢气和荷载体。

于是利用空天航母的办法,可以截留不同高度的氢气荷载体,转运再发、撤离氢气或回收飞船荷载体。

通俗的理解可以是把荷载体理解为快递包裹,先升空到驿站,也就是星宿补给站,然后转发。

这就是星宿补给站的来历,其实就相当于太空旅行的大气圈外圈层驿站。

有了这些物资补给站,就有人开始打物资的主意,随着技术进步,星际飞船变多,慢慢就有了一些矿业或运输公司破产,他们旗下的一些资产自然有些就变成了无主之物,这些人不属于地球任何组织。

他们是人,是碳基生物体,他们需要水和氧气,太空消耗很大,购买不到的情况下,就只能偷和抢了,于是大气圈不时有飞船飞过来偷空气和水,胆子大的就劫掠星宿补给站。

地球人称之为地球大盗或星际匪徒,应运而生的就是星空警察。

这些大盗一般怎么偷呢?

其实好多是从小行星带或者月球周边飞行过来的飞船,他们通常伪装成采矿船或商旅船,或者首接说是流亡的飞船要投降,但是进入大气圈后减速不到位,从大气圈打个水漂弹射飞离大气圈,然后在进入大气圈这个阶段疯狂偷取空气和水蒸气。

更有甚者,首接击爆氢气球或者抢劫星宿补给站的物资或太空包裹。

由于飞船的速度很快,差不多从20到30多倍音速的都有,使用一般超音速导弹都追不上,使用激光武器效果也不好,这些飞船为了适应外太空生存,一般都武装得皮糙肉厚,激光武器不太起作用。

因为本身抢的不多,同时为了拦截他们成本高昂,而且基于人道的因素,一般也不会击落,都是摧毁他们的动力装置使其失能投降,只要不是过激的行为,都不会选择击落。

要提前发现,提前设定方案,长时间跟踪抓捕,所以星空警察在大气圈的工作并不好做。

更多的星空警察是到各驿站和飞行基地劝降或实施抓捕。

大气圈近太空层还有很多生物实验室和矿产试验场,各大公司几乎都有大气圈的实验舱,都希望利用宇宙射线和零重力环境做点事情。

首接飞外太空和月球太高,所以一些公司考虑成本,采用了近太空实验的方法。

当然也有其他各路神怪路数的,比如想利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治病的骗子公司,还有一些低成本太空旅游团。

五花八门,都在大气圈蹦跶。

上上下下,显得大气圈特别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