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下为公(3)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打架斗殴不少见。

可打完架主动找认错的,还是第一次见。

古有廉颇负荆请罪,现有舜英跪地认错,人态度摆这了,百夫长能怎么办?

好好的将人扶起,好言好语道“你既己诚心认错,那就罚你一个月的俸禄。”

舜英摇了摇头“太轻了。”

还有人主动要求加罚的?

百夫长看着她,语气严肃:“你知道,若按规定,你的处罚有多重?”

看不起她?

“我知,可不能因为我主动认错,就破坏了军中的规矩,如此,怎能服众?”

“倒是个守规矩的”百夫长的眼光带着些欣赏,“若你是个男人,就算认错也少不了受些皮肉之苦,可你是女人,这刑具打在你身上,你怕是三天下不来床。”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舜英有些不高兴“规矩就是规矩,它立在这,不单单是给男人看的,天下不止是男人的天下,我们女人也一样可以守好这些规矩,护好我们的国家!”

“好一个女人也可以守规矩,护国家。”

百夫长笑了起来,“小姑娘你心有沟壑,那老夫就依你所言。”

“来人啊!”

百夫长唤来手下的兵。

“阿芙目无军纪,打架斗殴,拉下去罚二十军棍!”

“百夫长,这惩罚会不会太重了?”

过来的官兵不忍心。

“怎么,你们平时犯错时我不是这么罚的吗?”

百夫长瞪了那官兵一眼,“记住了,要重重的打,不许留情。”

“这……”那官兵还是不忍心,又碍于百夫长的威严,只好将舜英带下去行刑。

二十军棍不是开玩笑,百夫长又交待不许留情,打下去的时候隔老远都能听到棍子打在肉上的声音,棍上都沾了不知道多少血了,舜英连叫也没叫一声。

拖着身上的伤回到营帐,还没撩开帘子,就看到营帐外等着的一波人,仔细一打量,全是之前找她麻烦的那群人。

“我现在可没有空和你们打,等我养好伤……”“你误会了。”

其中一个官兵连忙阻止道,“我们是来给你送药的,之前是我们不好,你放心,有我牛老二在,以后在这军营里没人敢欺负你。”

“还有俺,以后要是有人找你麻烦,就报我胡大的名号,保准那些人跑的远远的!”

“还有我,还有我!!!”

这些人吵吵闹闹的很烦,但却不讨厌,舜英扯出个虚弱的笑道“别到时被我打得起不来。”

“那正好,你打架这么厉害,我们让你做老大,到时我们被欺负了老大可要保护我们啊。”

胡大嬉皮笑脸道。

“就是就是,老大要保护我们。”

其他人连忙附和道。

这是牛老二扬了扬手上的金疮药:“还不赶快把老大扶到营帐里上药?

没看到老大还伤着吗?”

一群官兵簇拥着舜英进了营帐,又请了女大夫为她包扎,挨了一顿打反倒让她和这些人亲近了不少,管理他们的百夫长一看舜英的凝聚力这么高便给了舜英个职位,负责训练官兵。

牛老二这群人高兴得不得了,之前和老大关系不好,挑刺打架那是常有的事,现在这交情,平时的训练不是手拿把掐吗?

理想很美好,可惜舜英不是理想主义者,在她的特别关照下,牛老二那群人不但半点没享受到偷懒的快乐反而训练量翻倍!

敢偷懒?

舜英就在队伍后面阴森森的盯着你,加练还算好了,要是哪天她手腕一翻露出个黑漆漆的蛊虫就问你怕不怕?

一个小队伍卷就算了,别的队伍一看他们这么拼,还敢偷懒吗?

一个个练得,跑道上的尘土就没断过,再这么下去,这还是守护一个小小封地的军营吗?

百夫长虽乐于见到这样的场面,但圣上要是猜忌起来谁都不愿意掉脑袋,连忙书信一封将现在的情况上报给了权脩能。

权脩能料到那女人会给如今的局面造成变化,却没想到会如此迅速,短短两月,他封地里的官兵可以和朝廷里的御林军相媲美了,他不想揽功,在上朝时将军营里的情况如实上报,还提出一番改革之法,权莫庭听着自己儿子在大殿上侃侃而谈,仿佛是近二十年来第一次了解自己的儿子。

“此法甚好,朕竟不知我儿有如此才能,老三,平日里藏拙了啊。”

“父皇谬赞,不是儿臣藏拙,实在是我朝的百姓里卧虎藏龙啊,儿臣也没料到,按率征来的兵会有如此才能,若不是父皇准许我们招兵,奕州的军队也不会有如此欣欣向荣的场面,是父皇英明。”

一番话说的皇帝是心花怒放,权莫庭大笔一挥,当即下旨让权脩能负责此事,让他为中州多多招揽人才,权脩能自然不好推辞。

权脩能手下的人犯了难,这不是个好差事,舜英这样的女子难得一见,这天底下还能出第二个舜英不成?

作为最温柔守礼、百姓爱戴的逍遥王哪能看着手底下的人发愁?

不出三天,有封地的王爷都收到了权脩能的拜帖邀兄弟们来逍遥王府一聚,美酒佳肴,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酒喝得差不多了,权脩能就开始给兄弟们画饼了。

“本王从未得父皇如此重用甚是惶恐,思虑许久还是想把这好处让给兄弟们。”

“三弟说得什么话,父皇重用你好好表现才是,怎么开始推脱责任了?”

太子折扇一展,笑着打趣道。

“大哥哪的话,论政我没有你见解独到,论文我比不得二哥文采斐然,比武又打不过五弟,更没有西弟得民心,你们若不帮我难做啊。”

一番话下来,心思单纯些的主动帮权脩能揽了自己那边的活,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的思考过后也揽下自己那边的活,至于嫌麻烦的,权脩能投其所好备上厚礼,也把这活揽下了。

一顿饭的功夫,棘手的事情就这么解决了,这些王爷接下这活自是想做出一番业绩的,一时间中州进行了大面积的军事改革,三天一演习,五天一评比,表现好的登记在册,到了结算的时候有丰厚的奖励,特别优秀其家族也在奖励的名单里,按说平时也有这些奖励机制,可力度不高,大家的兴致都不高,可这次朝廷大力支持军事改革,各个地方都拼了命的卷,尤其是听到那个王爷那边又取得了怎么样的好成绩,那卷的劲别提有多足了。

居安思危,中州这番变动给其他国家也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