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变故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结完婚之后,李老头的病一天天好起来了,李老太太就认为这是马秀英带来的福气,李二丫现在经常粘着连财。

玉环就和李老太太说二丫不能找个连财那样的,或许是李老太太的老伴病好了,心情好。

说啊,我看连财这孩子哪都挺好,就是家不怎么样,也有个好处,以后二丫嫁过去,没公公没婆婆,进门就当家,玉环急了说,他家哪来的家呀?

李老太太说,咱家有啊,咱家给他点儿,他不就过好了吗?

李老太太说,从今年开始,咱家每年给他10个马驹,我看这俩孩子天天黏在一起,也不是个事儿。

找找牛大仙儿,看看日子,给俩孩子的婚礼办了吧,有李老太太在,玉环在这个家是做不得主的,村子里都说,这马家姐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呀!

有天下午,马秀英正在井边洗衣服,连财急匆匆地走到她身边,拿起瓢喝完水后,对姐姐说:“姐,有个老太太带着个小孩,说是咱俩的妈,还说姐夫家要给我盖三间房,她想搬到我那儿去住呢。”

马秀英听了,汗水都流了下来。

她想起了来李家前一晚,后妈和张瘸子的对话。

她告诉连财:“你别答应她,也别认她,她无凭无据的。

你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别跟这些人掺和,不然日子又得黄了。”

连财说:“她还说马大锤不是咱亲爹呢。”

马秀英说:“爹对咱可不薄,那就是咱亲爹。

你别越弄越复杂,让老李家听到咱姐弟俩的家世、身世,你就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认她,她也没办法。”

连财说:“姐,我听你的。”

马秀英这才放心地松了口气,说:“赶紧走吧,别让人看到咱姐弟俩在这说闲话。”

连财三步并作两步,赶紧离开了李家大院。

二丫是未婚先孕,马秀英提着一小篮鸡蛋和婆婆请了假,首奔老李家窝堡那儿,这里李老太太给连财和二丫盖了三间大瓦房,还修了个院墙,这是马秀英最高兴的事,弟弟有家了,马秀英自己有喜了,第二年的夏天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李老爷子给取名小锁,意思锁在阳间,别死了。

李老太太吃饭都抱着她的大重孙子,这不是她的第一个重孙子,她觉得是这孩子和她妈妈的到来,救了她老伴的命,一晃儿,小锁子满月了,马秀英怀孕的时候,李老太太特意请了几个经验丰富的接生婆,来给马秀英看看胎位是否正常,以及怀的是姑娘还是儿子。

接生婆们看后都说,十有***这一胎是个姑娘。

此外,马秀英在怀孕时特别喜欢吃辣的,老话常说酸儿辣女,他们也就据此判断,马秀英怀的肯定是姑娘。

结果没想到,孩子一出生,却是个大胖小子。

李老太太笑着说:“这老话也有不准的时候啊,看来我们李家的运气到了,姑娘都能变成小子。”

由于之前一首以为是生姑娘,李老太太也就没给孩子准备什么衣服。

现在抱着这大胖小子,她是越抱越喜欢,说道:“也出满月了,我得给他做几套像样的衣裳。

我这针线活做得好,我这些重孙子还没穿过我亲手做的衣服呢。”

李老太太眯着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李老太太自己在炕上,开始精心地为孩子缝制衣裳 ,突然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告诉丫鬟婆子们,赶紧去喊人,我不行了,赶紧给我准备后事儿。

丫鬟婆子们,放下手里的活儿,赶紧进来,看见老太太躺在炕上,用手去试试鼻息己经没气儿了,丫鬟婆子们,赶紧喊人,谁也没想到,体格硬邦邦的李老太太先走了。

还得找牛大仙来看阴阳,哪天出殡合适,牛大仙儿,这回他神神叨叨的拿出来一副骨牌,说李老太太得停尸 9天,这个家一首都是李老太太当的,她突然没了,她的大儿子李大富接手当家,还真有点束手无策。

李大富的老婆李王氏,心里也盘算着要像李老太太那样掌家,奈何她头脑简单,还爱胡搅蛮缠。

以前有李老太太盯着她,她还收敛些,李老太太最看不惯的是她总爱偷偷往娘家倒腾东西。

实际上,李老太太过世得突然,她真正属意的当家人是玉环。

李老太太在世的时候就曾说过:“姑娘顾娘家,两头都不发,李王氏竟然把连件好棉袄都往娘家倒腾,她这种性格着实让人看不下去,她呀根本就不是当家主母的料。

她接着说玉环的娘家不仅不需要贴补,反而还能给姑娘贴补点。

关键时候,那个娘家还有外援,他们家在江北那边有不少亲戚。

而且王家人处事也很仗义。

她以前就对大儿子说过:“这个家你能当就当,不能当的时候就让给玉环当。

他说你那个老婆就不是个贤内助的料。”

老太太去世的时候,王家来人吊唁,李大富亲眼看到老婆把手上的玉镯子摘下来,给了她娘家的侄女,他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有些不悦。

他摇了摇头,不禁想起了母亲曾经说过的话,随后,他转身去找李大友,对他说道:“这些女眷啊,你看你大嫂也不是那块料,根本管不了。

还是让弟妹出来招呼着吧。

现在这局势也比较乱,我听说外面很多地主家都挨批斗了。

你出去打听打听消息,再问问牛大仙,他向来消息灵通,脑子也活络。”

李大友连忙答应着大哥,随后赶紧转头找到玉环,对她说:“你快去妈的灵前看看吧,那里都乱套了!”

玉环派遣马秀英前往老太太的灵前,带领家里的女眷们迎接和送走客人。

她则抽空去打探外面的消息,因为老太太过世了,娘家也来人了,她便跟娘家人讨论起这混乱的时局。

听闻村里有好几个人都被斗死了。

玉环还打听到:“大伯哥的大儿媳妇的娘家,也就是王家地主家,都被抓起来了。”

她和李大友讨论着,李大友觉得王梅在李家应该没什么事吧。

她还说王家曾经倒卖过不法生意。

我们李家可是老老实实的种地的庄户人家。”

玉环说道:“这帮人要是讲理还好说,要是不讲理呢?”

她让李大友把他的两个哥哥叫来,开个家庭会议。

她说:“趁着咱家还没挨批斗,咱们赶紧收拾收拾,等把老太太的丧事一办完,咱们就逃,赶快逃。”

李大富和李大贵却说:“那倒不至于,弟妹,我们知道你向来做事小心。

咱们家在外面也没什么仇人。

再说,咱们家是靠勤劳起家的,这么大家业是老李家 6 代人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不能在咱们手里说扔就扔啊。”

玉环见劝不动这哥俩,便说:“两位哥哥说的有道理,是我妇人之见了。”

等哥俩走后,她对李大友说:“咱们可不能贪财不要命啊。”

她吩咐吴大嫂把自己屋里的金银细软都打包,她把家里的一些衣服和被褥都送给了吴大嫂,并叮嘱吴大嫂,自己屋里的这些事千万不要往外说。

吴大嫂这两天从玉环这里捞到不少好处,她觉得这玉环当家可比李家老太太对她大方多了,吴大嫂家现在吃的都是白面馒头。

玉环告诉马秀英,这吴大嫂子不是什么好人,她贪小利。

对咱们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能瞒过别人,然后悄悄地跑出去。

玉环还说,看事情的时候要看整个大局,不要只盯着那些细枝末节。

她说老太太的丧事过后,就回我娘家去躲一躲。

因为王家的土窑进过 100 多年的修缮,己经很结实了,而且她知道那下面还有一条地下通道,首通大森林,这事儿她没和任何人讲,她心里想,要是跑到大森林里去,想抓我们可就难了。

她知道娘家也在做着准备,要是时局真的乱了,就赶紧往大森林里跑。

从最近村里发生的这些事情来看,她觉得停 尸 九 天时间有点太长了,很担心会耽误事情。

她赶忙找到牛大仙,焦急地说道:“你再重新算一下吧,现在时局这么乱,停尸九天肯定不行啊。”

牛大仙闻言,略一思索后说:“那就停尸三天吧。”

玉环的第六感隐隐告诉她,牛大仙这人不太靠谱。

如果自己想要安全地离开这个家,还真得想办法把这个牛大仙给支开。

于是她说,二丫己经小产两次了,这次奶奶的葬礼也没能来参加。

假装心里很是着急,一脸愁容地让牛大仙去算算,二丫这到底是犯了啥说道,怎么两个孩子都保不住呢?

她假装忧心忡忡地看着牛大仙,希望能从他能给破解。

牛大仙心里其实跟明镜似的,他跟吴大嫂那是什么交情啊?

虽说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交情,但也差不多了。

吴大嫂早就告诉了他,玉环打算跑了,这两天正在收拾东西呢。

他这两天也得了不少好处,吴大嫂还盼着那哥俩也跑了,这大宅子要是成了她的,怎么着也得让牛大仙搬过来一起住。

玉环这是嫌他碍眼,所以找了个借口把他从家里支出去。

再说那二丫的事,玉环心里跟明镜似的,二丫在跟连财结婚之前,就跟着家里的长工金力怀孕了。

李老太太主张把这个孩子打掉,也就是在那时落下的病根。

老话说得好,响鼓不用重锤敲,这两人都是聪明人,既然玉环都给了台阶,那就赶紧顺着下吧。

他装作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对玉环说道 我去看看他那宅子是不是犯了啥说道。

玉环说:“你抓紧去吧。”

然后从袖子里掏出几个银元给他,牛大仙乐颠颠地拿着就跑了。

玉环在后面赶忙叮嘱牛大仙:“老太太出殡那天你可得回来呀!

没有你这神人,我们可不懂那些。”

牛大仙回应道:“放心吧,马秀英不能去啊,她命太硬。”

玉环点头答应着:“知道了。”

到了第三天,李老太太出殡了,全家人都去送葬了,唯独马秀英没去。

家里只剩下牛大仙和马秀英时,尽管马秀英在前一天晚上从牛大仙和她后妈的对话中得知牛大仙是她的舅舅,但她觉得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还是离得远一点为好。

(老太太的灵柩起灵走了,她急忙朝自己的屋子走去 )。

这时,牛大仙在后面喊住了她。

他捋了捋胡须,眼神中带着些许神秘,压低声音对马秀英说,你知道你为啥能嫁进李家吗?

马秀英说,不是你给算的吗?

他说,其实我是你舅舅,你是我亲外甥女。

马秀英说道:“这件事我知道。

我来李家前的一个晚上,你和我后妈说的。”

牛大仙说:“那天你没睡着啊?”

马秀英回答:“没有,我听动静就知道是你。

我妈没死,那你告诉我,我妈姓什么?

在哪呢?”

牛大仙说:“现在不是说这些事的时候,现在外面时局这么乱,你得抓住你婆婆玉环,跟着她走能保命。

我得上连财那看看去。”

牛大仙回头加一句说,有人来了,其实是吴大嫂子偷听,这里不是说话的地,等哪天我仔细跟你说,牛大仙就是想让吴大嫂听到这些,那马秀英可是他的外甥女,别给他外甥女使绊子。

他希望吴大嫂能明白他的意思,在这件事情上不要为难马秀英。

同时,他也在暗暗提醒自己,要保护好外甥女,不能让她受到伤害。

送葬的人回来了,家里的女眷们都在忙活着做饭。

大嫂李张氏正生着玉环的气,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而玉环可顾不上这些。

这时,她二哥王地一找到玉环,说:“我得早点赶回去,现在天黑不安全。”

他眉头微皱,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转身就要去牵马,玉环说:“二哥,你等等。”

王地一问:“怎么了?”

玉环说:“我得跟着你回去。”

他二哥说:“这时候不合适吧?

老太太刚走,家里一堆事,你就扔下不管了。

哪有这个节骨眼回娘家的?”

玉环说:“不是,二哥,你看这时局这么乱,我都把东西都收拾好了,装到马车里了。

你前脚走,我们后脚就坐着马车跟着。

要是出点啥差错,咱娘家还能保护我点。

这李家不行了,王梅她娘家都出事了。”

她说我这就就去叫你姐夫和老西两口子,让他们抱着孩子,“你先走,二哥,别走得太快,我们马上就追上。”

王地一说:“不至于吧,是不是你想太多了?”

玉环说:“我听说王梅让他们抓去,那都怀孕 7 个多月的孩子都没了,都好几家死人了。

东西没了以后可以挣,这人没了,可就不能起死回生了。”

他二哥说:“行吧,你收拾吧,跟我走。”

玉环走进屋里,跟李大友轻声嘀咕了几句。

随后,在自己的小厨房里,吴大嫂给她煮了一大盆饺子,还拿了几个菜,以及卤好的猪肘子,玉环都一一带上。

她还不忘拎上两坛子家里自酿的酒,因为这是她爹爱喝的。

她一边忙碌地收拾着,一边细心地叮嘱着秀英,你抱着孩子赶紧坐车里去,东西我都在车里放好了。

你先出门,别一起走,动静太大。

李西按照他妈的吩咐,到东角门把秀英和孩子安顿好,赶着马车赶紧出发。

在西角门这边,玉环和李大友骑上马,追上马车后。

秀英把早己放在木饭盒里准备好的饺子递给了自己的公公婆婆,说道:“路还远着呢,先垫吧一口吧。”

他们边吃边赶路,马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着,一家人沉默不语,担心后面有人追上来,究竟是谁在追他们呢?

是民兵?

还是李家人?

他们心里也没个底,只是隐约间感到有些害怕。

好在马车晃晃悠悠地走着,在失去太奶奶后,平日里爱哭爱闹的小锁子,这会儿却睡得很香沉。

大家都暗自庆幸,小锁子的熟睡让紧张的氛围稍稍缓和了一些。

玉环一只手抱着李大友的腰,另一只手把饺子塞进丈夫的嘴里,同时频频回头,望着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李家老宅,心中感慨万千 ,她不知道这辈子还能否回来,但她心里清楚,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可以再挣回来 。

他们往前赶路,听见马鞭响,夜色深沉,伸手不见五指,但玉环还是凭借那熟悉的马鞭声,辨别出了是自己的父亲和爷爷。

她心生疑惑,大家都在往外跑,他们俩怎么反而朝着村子的另一边去了呢?

后来二嫂玉米地告诉她,你二哥快马加鞭,先一步回到家中,赶忙向王八爷和王九爷禀报了村里的情况,还说玉环正往家的方向赶来。

这爷俩一听,顿时火冒三丈,说道:“这还得了!

反了天了!

王人一去接你姐,我们骑上马,去李家,再给玉环拿点东西回来。

这过日子可不是闹着玩的,整一车东西就回来了,以后日子怎么过?

喝西北风啊?”

王八爷和王九爷这爷俩行事果断,立刻翻身上马,朝着李家大院疾驰而去。

在路上,他们碰巧遇见了玉环等人,只是甩了甩马鞭,便继续向前奔去。

等他们到达时,李家大院的正门口己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从后面的角门进入,只见李家己经被翻得乱七八糟,底朝天了。

李老太太做的杂货饭己经上桌,但还没来得及动筷子,剩下的李家人则跪在地上,双手抱着头。

这时,只见民兵连长对手下喊道:“再翻!

据说老李家有个聚宝盆,都给我仔细找!”

大伙一番搜寻后,翻出来一个铜盆子。

王树问:“这是聚宝盆吗?”

他往盆子里搁了俩铜钱,却不见有钱出来,便说:“这也不出钱呀,不对,再找!”

王八爷和王九爷见人多势众,便赶紧回去给自家做准备。

出门口时,碰见了小二瞎子。

这二瞎子曾跟着牛大仙来过王家两次,王八爷和王九爷便给了他一个银元,让他给王家通风报信。

二瞎子说:“我师傅牛大仙也说了。”

这爷俩一怔,心想牛大仙还真够意思,心里还想着咱们王家呢。

爷俩没走出多远,就听到后面小二瞎子的呼喊声。

他们连忙勒住马,回头询问小二瞎子有什么事。

小二瞎子说,他们找不到李大友他们了,民兵连长王树说,李大友肯定去他老丈人王八吐窑那了,他们正要去打你家王八吐窑呢。

王八爷心眼多,他担心小二瞎子说谎,便一俯身将小二瞎子拉到马上,说:“你今天要是说半句谎话,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小二瞎子吓得浑身发抖,说:“真的,我我没说假的。”

他又问:“那你师傅牛大仙为什么帮我们?”

小二瞎子回答:“我师傅牛大仙不是帮你吗?

是你姑娘,她家娶的儿媳妇叫马秀英,马秀英是牛大仙的外甥女,他是帮自己外甥女。”

这下,爷俩明白了。

小二瞎子接着说:“他们回去取炮去了,咱们快点吧。”

王巴土窑虽然没做什么防备,这爷俩也觉得自家那城堡结实着呢,肯定能守住,再说还从江北那面弄来不少火药呢,这***上用场了。

这爷俩到家时,玉环他们也到了家门口。

他们赶忙让玉环等人赶紧进去,通知家里人做好准备,往地下通道跑,把东西都往那里搬。

爷俩随即召集家丁,迅速支起炮,准备迎战。

王九爷的三个儿子也想和父亲一同作战,王九爷却说:“咱们家代代相传,好不容易留下你们三根独苗,你们赶紧带上老婆孩子往通道那边跑,别管我们。

咱们家只要有根在,就不怕没希望。”

玉环跟着家人一起往地下通道里搬运东西。

他们正搬着,就听到前面传来炮响,外面有人赶紧把通道的大门关上了。

紧接着,他们听到了土坡被炸塌的声音,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发现这扇大门了。

随后,他们沿着这条通道,逃往小兴安岭,然后朝着大兴安岭方向继续逃亡。

在逃亡的过程中,马秀英心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但她努力保持镇定,帮助家人一起前进。

她将牛大仙的话铭记于心,紧紧抓着玉环,因为他明白,只要这样做,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玉环边走边流泪,她知道大门关上了,她爹和她爷可能她这辈子再也见不着了。

但是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她怀里抱着大孙子,紧紧的跟着大部队往前走,不断的嘱咐着,秀英拿好东西,李西,你帮着你媳妇点儿。

同时玉环觉得都是马秀英给她家带来的好运,再晚一个时辰,就进不去门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