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城楼谋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只见城楼下站着一身穿粗布麻衣的男子,背上背了一个木匣子,看背影与战乱中逃难的流民无异。

“可是兄台找我李某人?”

李世盛心有疑惑的问道。

那男子闻声转过身来,向李世盛作了一个揖,说道:“在下苏天龙,有几句话想说予李大帅听。”

那男子虽穿着简朴,但也藏不住他身上的英锐之气。

“兄台果真是千门苏天龙?”

李世盛惊喜地问道。

“正是在下。”

李世盛赶紧上前握住李天龙的手,说道:“天龙兄,在下慕名己久,家师天顺皇帝曾说过,千门三潜龙得其一,天下可定也!

想不到三龙之首的天龙兄竟然也在我这燕京城中。”

说着便拉着苏天龙上了城楼。

进得帅营后,李世盛拉着苏天龙与自己一起在主榻坐下,并向卫兵喊道:“你去温两壶酒,切五斤羊肉来,我要与天龙兄把酒话事。”

待得酒肉上来,李世盛给苏天龙倒了一碗酒,又切了一大块羊肉,问道:“不知天龙兄前来为何事?”

苏天龙咬了一口羊肉,回道:“我这次出门历世来到燕京,正好碰上刘吴联军围城,本想自己找办法脱身离开这燕京城,奈何放心不下之前在燕京结识的一些朋友,不忍出现城破人亡的情景,故特来向大帅献策,以保燕京百姓。”

“先生大义,在下佩服,我李世盛取得这燕京城后,可是待民如子,若先生能助我守住燕京,我必将全力护燕京百姓周全。”

李世盛真诚的说道。

其实李世盛内心很清楚,像苏天龙这样千门出来的大才,靠金钱美女、权势地位这样的许诺对他是很难起到作用的,如果他想要金银美女,凭自己的本事唾手可得,想要权利地位,在当今乱世,各大势力之主都争相抢要他这样的能人,既然他比较关心百姓的生死,要想留住他为己所用,必然也要摆出点态度,而且这也跟自己的价值观念一致。

“我不止能让你守住燕京,还可以让你得到整个幽州。”

苏天龙回道。

其实,苏天龙为什么在燕京被围困了这么久才来向李世盛献策,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通过这些天的观察发现,虽然燕京被围,兵员粮草相对紧张,但李世盛也没有动过城内百姓的一分一毫,征兵也是号召城中青壮年参军守城,没有强征强抓,打下这燕京城以来待百姓也还不错,这在军阀林立,只顾发展自己的乱世,也是难能可贵的。

“真的?

先生所言不虚?”

李世盛难以置信的问道。

“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先生请讲,莫说一个条件,只要我李某人能做到的,哪怕是个百个,我也全部答应。”

“我的条件就是十个字:爱百姓、高筑墙、广积粮、重商贾、缓称王。”

苏天龙说道。

李世盛原本以为苏天龙会提出一个和他自身利益有关的条件,没想到却是这“十个字”的要求。

李世盛抿了一口酒,沉思了一会回道:“这爱百姓一条好说,这后面的还请先生明示,特别是称王的问题,只怕我自己说了不算,就看我师父天顺帝会不会封我为王了。”

苏天龙端起酒碗致意李世盛共抿了一口,然后说道:“这高筑墙就是说在乱世之中,稳固的根据地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墙的修筑,提高防御能力,确保在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特别是这燕京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守住了,东南西北均可缓缓图之。”

“妙啊!”

李世盛不禁点头称赞。

“至于这广积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食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打仗不一定是说谁的军士多谁就能打胜仗,往往是粮草保障到位了便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要发展农业,增加粮食储备,以应对可能的长期战争。”

李世盛点头表示认可。

“至于这重商贾,商贾是创造财富,而现在我们普遍实现的是重农轻商的政策,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最为低下,但大帅你如若重视商贾,那是不是天上商贾都会趋之若鹜,来我这燕京之地,为我们带来财富,充实军库。

我们才有钱铸剑炼甲、招兵买马。”

“有道理!

有道理!”

“至于这缓称王吗,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李大帅若没有称王之心,那前面的都是白谈。”

苏天龙说完看了李世盛一眼。

李世盛回答道:“先生所言令在下茅塞顿开,只是这称王的问题……”李世盛迟疑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先生也应该知道,我是天顺帝带领我们起兵的,也是他的徒弟,师父尚在,怎好枉自说称王的问题。”

“大帅可否想过一个问题?”

苏天龙问道。

“什么问题?”

“为何自燕京被围后,大帅派出的十多批传令兵都杳无音讯呢?

是都没有突破刘吴联军的包围,没有把信传出去吗?”

苏天龙问道。

其实李世盛也想过这个问题,天顺帝本是江湖上的一大帮派的帮主,后来带领帮众揭竿起兵,并逐步发展壮大,所以军中很多都是江湖高手。

特别是这次燕京被围,事态紧急,自己派出去传信的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虽说不一定能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但要想偷偷摸摸的溜出刘吴联军的包围,应该还是不成问题。

但为何自己一连派出十多批求救传信的都是有去无回,肯定是哪个环节出了岔子。

“实话告诉你吧,不是我挑唆大帅你与天顺帝的关系,实质上天顺帝是有意不派兵前来营救。”

苏天龙说道。

“先生这样的话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李世盛略带怒意的说道。

“哈哈,我知道大帅最讲究忠义,可大帅仔细想想,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苏天龙问道。

李世盛沉思良久,虽说他也不愿相信是天顺帝有意不派兵来救他,但经苏天龙这么一说,内心也有了一点怀疑。

“之前,我就从天机阁了解到,天顺帝其实早就对你们有所猜忌,特别是你们十虎将,虽说是他带你们起的兵,但他那大半壁江山都是靠你们打下来的,而现在你们个个兵精将广,他也怕你们功高盖主、尾大不掉。”

苏天龙继续说道。

“而且,大帅攻下这燕京可是天顺帝的意思?”

苏天龙继续问李世盛。

李世盛一想,当初确实是自己作了很久的工作才说服天顺帝,让自己带兵来攻下燕京的,而且攻下燕京后,天顺帝的旨意本是让自己班师回洛阳,但自己看着燕京还不是很稳固,便又推托晚些时日再回洛阳,难道这引起了天顺帝的猜忌?

“这攻下燕京确实不是天顺帝的意思。”

李世盛回道。

“据天机阁的情报,天顺帝格局野心不大,只想管好现在自己手中的城池地盘,舒舒服服地当他的土皇帝即可,不想再招惹其他军阀势力。

这燕京能得到更好,得不到也没关系,而且借此机会还可以削弱你这十虎之首的实力,估计正是他想看到的结果,因此才迟迟不愿派兵。”

“而且生在这乱世,岂可偏安一隅,又岂会让你偏安一隅,他天顺帝想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能守得住吗?

就算你没有称王想法,到头来这江山还不是让别人拿了去?”

苏天龙接着说道:“可能我一时说的太远,大帅难以接受,但这也就是这三五年的事,大帅顾及师徒情谊也可以,但一定要有胸怀天下的想法,可以先不与天顺帝发生冲突,但也能回洛阳交兵权,可以以燕京为基础,慢慢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

李世盛沉思了一会,举杯和苏天龙对饮了一碗酒,不禁点点头。

苏天龙见李世盛内心己经慢慢赞同了自己的说法。

李世盛琢磨了一阵又问道:“为什么先生既要我有称王之心,又要缓称王呢?”

苏天龙会心一笑,知道李世盛还是不甘心只做一个将军,便回道:“现如今群雄割据,过早称帝或称王往往会引来其他势力的联合攻击。

特别是大帅还要顾及师徒情、同门情,可以借着天顺帝的名号不断扩张势力范围,逐步削弱对手,最终实现大一统,只有真正大一统了,才可称王称帝。”

“妙哉!

妙哉!

听了先生这‘十字方略’,胜读十年书啊!”

李世盛拱手回道。

并急忙起身,走到苏天龙身侧对着苏天龙鞠躬说道:“还请先生不要看不起我这庙小水浅,与在下共图天下,若真能像先生所言,最终能打下江山,我愿与先生共同治之。”

“我可以帮大帅谋取天下,至于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苏天龙赶忙扶起李世盛说道。

李世盛起身后转身倒满两碗酒,递给苏天龙一碗,说道:“先生,若蒙不弃,愿与先生结为异姓兄弟。”

苏天龙接过酒不言语,只是与李世盛一起一饮而尽。

“既然兄弟喝了这碗酒,我就当兄弟是答应了,以后你我兄弟相称,哈哈哈……”李世盛爽朗地笑道。

苏天龙微笑致意,既不答应,也不否定。

李世盛与苏天龙干了三碗酒后,眉头又慢慢紧锁,对苏天龙说道:“兄弟刚才所言甚是,只是这当前危局尚未破解,何谈将来啊!”

“大帅放心!

既然我答应了帮你,自有破敌之策。”

苏天龙回道。

李世盛听闻苏天龙有破敌良策,自是十分欣喜,说道:“怎么还叫我大帅,既然我二人己经结为兄弟,我虚长你两岁,我就当仁不让做兄长了,你以后管我叫大哥,我便呼你二弟可好?”

苏天龙微笑点头表示同意。

“来人啦!请各位将军到帐中议事。”

李世盛对着外面的卫兵喊道。

“二弟有何破敌良策,待诸位将军到来后,还请明示。”

李世盛说道。

不一会,李世盛手下的十多员大将齐聚帅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