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神情凝重,动作利落且有条不紊,将几件叠得整整齐齐的干净衣物,小心翼翼地放进包袱,随后又装入了一些精心准备的干粮。
每一个动作,都倾注着她对此次道观之行的忧虑与期盼。
而我,尚处于懵懂天真的年纪,完全不知晓此番出行意义非凡,只单纯地为即将到来的出门玩耍而满心欢喜,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在狭小的屋内蹦蹦跳跳,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母亲看着我无忧无虑的模样,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忧虑如同阴霾般笼罩着她,但又强忍着不让我察觉,只希望我能一首这般快乐下去。
母亲紧紧地牵着我的手,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匆匆出村。
一路上,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下,给大地披上一层金色的纱衣,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鸣,仿佛在演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路边五彩斑斓的野花肆意绽放,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芬芳。
然而,母亲却无心欣赏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她的步伐急切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斤的重量。
她时不时低下头,用充满担忧的眼神望向我,仿佛要将我此刻的模样深深地刻在心底,生怕下一秒就会失去我。
约摸行了一个时辰,那座隐匿于十里外山上的道观,终于在我们的视野中缓缓浮现。
道观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宛如一位历经岁月沧桑的老者,古朴而庄重。
朱红色的大门上,岁月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门旁的石狮子,威风不再,周身布满了岁月侵蚀的印记,显得有些沧桑。
门口的台阶上,爬满了翠绿的青苔,它们沿着台阶的缝隙肆意生长,为这座古老的道观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
踏入道观的那一刻,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将尘世的喧嚣都隔绝在了门外。
院内,几株苍松翠柏高耸入云,它们的枝叶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幕。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地上便布满了星星点点的光斑,宛如一幅天然的画卷。
正前方的大殿中,三清神像庄严肃穆地矗立着,神像前的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腾,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一位小道童从偏殿轻盈地走出,他身着一袭灰色道袍,道袍随风轻轻飘动,仿佛一片灵动的云朵。
头戴黑色道冠,显得格外精神。
小道童模样伶俐乖巧,眉眼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我们面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询问我们的来意。
母亲赶忙上前,语气焦急而诚恳,将我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向小道童诉说。
小道童听后,微微点头,示意我们稍作等候,随后转身,迈着轻盈的步伐进入大殿。
不多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在小道童的陪同下,稳步从大殿中走出。
老道士身材清瘦,却精神矍铄,他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宝剑,上下打量着我。
当他的视线落在我的眼睛上时,不禁微微凝眸,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凝重。
“这孩子,确是阴阳眼无疑。”
老道士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醇厚,仿佛从岁月的深处传来。
他微微摇头,神情愈发凝重,继续说道:“阴阳眼虽能洞悉阴阳诸事,可这孩子年纪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实在难以承受阴阳两界的强大冲击。
稍有不慎,便可能被阴气侵蚀,危及性命。”
母亲听闻,心急如焚,眼中满是恐惧与无助,她赶忙上前一步,紧紧抓住老道士的衣袖,急切地问道:“道长,求求您,可有法子救救我的孩子?
只要能让他平安,我做什么都愿意。”
老道士沉思片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缓缓说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颇为艰难。
需先为孩子举行一场净魂仪式,以此来稳固他的魂魄,增强他抵御阴阳之气侵扰的能力。
然而,这仪式所需的几味药材极为珍稀,世间罕有,且采集过程困难重重。
不仅如此,仪式过程凶险万分,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