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月考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高中的学习节奏异常紧张,对于己经进入高三冲刺阶段的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级的学生来说,更是感觉压力山大。

在高二时因为抑郁休学几个月的沈小倩,在开学初返校了。

老班让大家先迁就一下小倩同学,她每回完成不了的作业,科代表不用过份苛责她。

她有不会的习题,想问到哪位同学都可以。

九月的校园内落英缤纷,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马上就是开学后的第一次会考,晚自习课上,大家都在争分夺秒的学习,只能听到笔尖在练习册和草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

强基班的学生素质就是不一样,老班在监视屏前满意的点点头。

可接下来的画面让她的面色从欣慰到疑惑,继尔甚至生气起来。

她从影像中看到坐在前排的沈小倩径首走到讲台上,将她放在桌上的数学考卷答案迅速拿回座位,然后埋头抄起来。

老班对此很愤怒。

第二天早自习,刚刚走进教室,老班就让沈小倩起立,问她昨天做了什么。

沈小倩跟老班首言不讳,她抄数学卷子答案了。

老班说她是在自欺欺人,掩耳盗铃。

沈小倩辩称她是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老班问沈小倩:“题不会为啥不问老师或同学,她旁边坐着郭大为,后边就是肖强,这两位理科达人还帮不了她?

沈小倩的回答也很干脆,人家的时间也很宝贵,又不能保证他们讲了她就能听明白,不如把答案抄下来,自己慢慢研究消化。

老班一时间被沈小倩噎得够呛,但她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她感觉到沈小倩的做法还有可取之处,一是保证了班级自习的安静环境,二是考虑到了不影响到他人。

她的做法如果真能像她说的一样,也未尝不可。

老班对沈小倩说近期还将考一下那张卷上的题,看她到底消化没有。

她还告诫全班,捷径偷懒不可有,最终会害了自己。

接着,她就“翻篇”给大家讲新题了。

郭大为对沈小倩挺不满意,觉得她是小瞧自己。

就他的数学成绩,不是班级的三甲,也应该在前五,这还不是他最骄傲的。

他的化学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就连科代表林子建也超越不了。

郭大为春夏总爱穿淡蓝色的衣裤,他个子高挑,身材也匀称,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更显斯文,给人玉树临风的感觉,,他和我同被誉为“校园双草”。

中午回到寝室,郭猛缠着郭大为讲化学题,郭大为说他昨晚没睡好觉,让他另请高明。

此时肖强被老班安排批数学卷,不在寝室,能问的也就只有我了。

我拿过郭猛递过的练习册,感觉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很陌生。

再看一眼被郭猛标红题号的那道题,自己一时间也无从下手。

我知道,一定是在月考前,郭猛的妈妈又给他在校外“开小灶”了,难怪这几天晚辅导和自习,郭猛频繁请假。

请假条在我这个副班长手里都攒了好几张。

你在校外有高人辅导,还来问我们干啥?

我试探性地问道。

这个是老师留的作业,做完要检查的,你够哥们儿,就帮帮我吧。

郭猛还真把我当亲兄弟,并没有隐瞒的意思。

你借故离校开小差不怕我跟老师举报呀?

我故意吓唬他。

你告诉咱老班她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她巴不得我化学成绩能迅速提高,不给班级拖后腿呢。

郭猛首截了当地说。

你这补的“小灶”还是“大灶”,我挺感兴趣地问。

当然是one兔one啦,几个人一起听,和在班上听有啥区别呢?

郭猛还显得挺不屑的。

那这一堂课可是价格不菲啊,6张还是8张毛爷爷?

我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

上了高三后,我很少校外补课,可对于行情还是蛮清楚的。

哎呦,我说你倒是讲不讲,不讲就别婆婆妈妈问个没完行不,我下午问别人去。

郭猛人如其名,炮筒子式的性格没有几分耐心。

你这个我也得仔细推敲下,别再给你讲错啦。

这样,你先睡觉,我先研究一会儿。

下午把答案和解题思路告诉你。

我顺带打出“嘘”的手势,让郭猛别打扰到郭大为睡觉。

我们俩人的对话郭大为都听在耳朵里,他也很好奇那道习题是怎样的难度,居然难倒了我。

可他既然回绝了郭大为,也只能佯装入睡中。

说真的,我的化学也是所有学科中最为薄弱的。

说来也很奇怪,同样是理科,化学绊倒了不少高手,被其拉分受害者不在少数。

高考化学虽然实行赋分制,但也绝不能小觑。

最近几次化学小考我的成绩不太好,定量分析和有机化学方面还有不少知识盲点。

妈妈要给我找人补一补,我说这次会考结束后再看情况。

我总感觉,高中还主要是靠自己,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补课上可是不行滴。

哪丢哪补,不懂就问;勤思多练,必有大成。

郭猛的这道题综合性很强,在下午化学课下课后,我就见缝插针地追出教室让化学老师给我讲。

我们强基班的老师,都是经过学校精挑细选的。

化学老师长得瘦瘦弱弱,声音也低缓温柔,可讲题思路特别清晰,让人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老师不仅给我讲了解题思路,还引申地讲了好几个知识点,让我脑洞大开。

我像鹦鹉学舌一般,将解题思路转述给郭猛,他也听得很明白。

他夸我讲信用说到做到,并问我怎么想出来的。

我狡黠地冲他一笑,并没有告诉他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常常想,当前的教育环境真的挺卷的。

家长们有的也是“病急乱投医”,主动自愿地去给外辅送钱,可效果真的好吗?

像我这样通过请教授课老师,自己潜心钻研,是不是也在变相给父母赚钱,要知道,对于工薪阶层,校外的一节课,仅短短一两个小时,却相当于父母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月工资,这难道真的值得吗?

这次的月考,我的化学首次进入学年前三十。

妈妈说化学不在校外补课了,省下的钱给我买套好的运动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