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生开启时
这里虽不如洛阳、长安那般繁华热闹,但也有着属于它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风情。
街头巷尾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人们或忙碌于生计,或悠然自得地闲聊着家长里短;孩童们则在大街小巷间嬉笑玩耍,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中,给这座小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而我,就在这样平凡又充满烟火气的环境中渐渐长大。
然而,令人唏嘘不己的是,我竟身处在这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
命运似乎对我尤为不公,自小就痛失了父亲的庇佑,家中仅剩下一位含辛茹苦将我拉扯长大的老母亲。
可想而知,我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困苦。
每日里,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在那无尽的黑暗岁月里,生活的重担犹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即便如此,母亲依旧咬紧牙关,默默地承受着一切苦难,用她那柔弱却坚韧无比的身躯为我撑起一片小小的天空。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她每日都辛勤地编织着草鞋。
那些草鞋虽然做工精细,但在那样一个年代,人们大多生活贫困,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又怎么会有人愿意花钱去购买草鞋来穿呢?
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找到一双破旧但还能勉强使用的鞋子就己经很不错了。
然而,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不懈地制作着这些草鞋,满心期待着它们能够被卖出,哪怕只有一点点微薄的收入也好。
而我,则肩负着将这些草鞋带到市场上去售卖的任务,心中却充满了无奈和担忧。
因为每次去到集市,看到那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他们脚上各式各样破旧不堪的鞋子时,我便知道这一趟恐怕又是徒劳无功。
可为了母亲能够安享晚年,不再为生活的困苦而忧心忡忡;也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能过得稍微顺遂一些,不再像现在这般举步维艰、捉襟见肘,我不得不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去面对那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险阻。
哪怕前方等待我的是无尽的黑暗与未知的恐惧,我都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
因为我深知,如果此时选择逃避或者放弃,那么不仅母亲会继续受苦受累,就连我自己也将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勇敢地踏出这一步,用自己并不宽阔却足够坚强的肩膀,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希望。
自幼时起,母亲就常常将家族的渊源娓娓道来,而那些古老的故事里总是少不了关于我们这一族乃是西汉中山靖王后裔的传说。
这个身份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荣耀,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灵魂深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己年满十五岁。
在这个重要的年纪,按照家族的传统,我需要接受族中长辈们更为深入的教导和指引。
其中,尤以刘元起长老对我的影响最为深远。
他是族中的智者,德高望重,深受众人敬仰。
那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庭院里,形成一片片光影。
我怀着敬畏之心来到了刘元起长者的居所,轻轻叩响了那扇略显陈旧却充满庄重气息的门扉。
不多时,屋内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随后门缓缓打开,刘元起长者那慈祥而威严的面容出现在我眼前。
“孩子,进来吧。”
他微笑着向我招手示意。
我踏入屋内,只见西周摆放着古朴的书架,上面堆满了泛黄的书卷。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心。
刘元起长者引领我坐在一张雕花梨木椅上,然后自己也缓缓落座。
他凝视着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开始讲述起家族的历史、传承以及作为中山靖王后裔所肩负的责任。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着大地。
我正在家中悠闲地散步,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回头一看,原来是刘元起长者正急匆匆地朝我走来。
只见长者神色严肃,走到我的面前后停下脚步,然后轻声说道:“孩子啊,今日老夫有要事与你相商,请随我来一趟吧。”
说完,便转身朝着他的居所走去。
怀着满心的疑惑,我紧跟在长者身后,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他的家中。
进入屋内,只见长者己经坐在椅子上等待着我。
待我坐定之后,长者缓缓开口道:“孩子啊,你可知老夫今日为何唤你来此?”
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长者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老夫欲为你和你的族弟刘德然介绍一位名儒——卢植先生作为你们的老师。
这位卢植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乃是当世大儒,若能得他教导,于你二人日后的学业乃至人生之路都将大有裨益啊!”
听闻此言,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兴奋之情。
能够拜入如此名师门下学习,实乃求之不得之事。
于是连忙起身向长者道谢,并表示愿意听从安排前往拜见卢植先生。
尽管能够有幸跟随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名师学习,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喜若狂之事,然而我考虑到一旦我出远门学习家中老母亲无人照看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忧虑。
刘元起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我内心深处的忧虑。
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和蔼可亲的笑容,轻声对我说道:“孩子,莫要忧心忡忡,老夫定会帮你照料好家中的老母亲,让你无后顾之忧。”
说罢,他转身走进屋内,不一会儿功夫,便拿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走了出来。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包裹递到我的手中,并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这里面装着足够你们兄弟二人一路上使用的盘缠,还有一些准备送给尊师的礼物。
希望这些东西能助你们一路顺风,早日学成归来。”
接过这饱含深情厚意的包裹,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也不禁微微湿润起来。
我深吸一口气,稳住情绪后再次向长者躬身行礼道:“长者之恩,备定铭记于心,他日学有所成,必当涌泉相报。”
长者笑着扶起我,“无需多礼,只盼你专心求学。”
随后,我与族弟刘德然踏上了求学之旅。
路途遥远且艰辛,幸好有长者给予的盘缠,我们得以顺利前行。
每至一处歇脚之地,我都会拿出包裹中的物品查看一番,想到长者的关怀,疲惫之感顿消。
终于来到卢植先生讲学之处,只见那庭院之中满是莘莘学子诵读之声。
我与族弟整肃衣冠,恭敬地前去拜见卢植先生。
呈上长者所备的礼物并表明来意后,卢植先生打量了我们一番,微微颔首,同意收下我们为弟子。
我暗自庆幸,心想定不会辜负长者的期望,一定要在此努力钻研学问,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回报长者照顾家母之恩以及卢植先生的授业之情。
自此之后,每日清晨我总是第一个到达学堂,夜晚则最后一个离开。
卢植先生讲解经史子集之时,我全神贯注,不敢遗漏一字一句。
每逢疑难之处,必定虚心求教于先生或者同窗。
一日,卢植先生讲授兵法谋略,我听得如痴如醉。
课后,我独自在庭院中演练阵法,虽烈日炎炎却浑然不觉。
刘德然前来唤我用膳,见此情景笑言:“兄长如此刻苦,日后必成大器。”
然而,在这求学途中并非一帆风顺。
有些富家子弟瞧不上我等寒门出身之人,常寻衅滋事。
但我谨记长者与先生的教诲,不予理会,只是更加勤奋地学习。
随着时光流逝,我的学识日益增长,不仅精通经典史籍,对治国理政之道亦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卢植先生看在眼里,不时赞许有加。
我深知离实现心中抱负又近一步,更坚定了要以所学回报恩人、造福百姓的决心。
这一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庭院里,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闲时光。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匆匆而来。
来者正是我的师兄公孙瓒,他邀请我出去喝酒。
我欣然应允,便随公孙瓒出了门。
我们来到城中一家颇为热闹的酒肆,寻得一处安静角落坐下。
酒过三巡,公孙瓒面色微醺,眼神中透着几分惆怅。
“贤弟啊,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我等虽在此研习学问,可不知何时才能真正一展身手。”
公孙瓒叹道。
我点头称是,“师兄所言极是,不过吾等既学了这许多知识,待时机成熟,定能有所作为。”
公孙瓒突然凑近,压低声音说:“听闻北方边境常有胡人侵扰,我欲前往建功立业,贤弟可愿同往?”
我心中一动,边疆战事确实是施展军事才华之地,但我还有家中老母需照料。
正在犹豫间,酒肆外传来一阵喧哗。
原来是一群纨绔子弟路过,看到我们在此饮酒,其中一人嘲讽道:“哟,这寒门学子也有闲钱喝酒啦。”
公孙瓒大怒,拍案而起。
我赶忙拉住他,劝道:“莫要与他们一般见识。”
公孙瓒冷哼一声,坐回原位,此事才暂告一段落,而我对于是否同去边疆之事,仍在斟酌之中。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要回到故乡去走一遭。
因此,当我的游学生涯宣告结束之时,我首先怀着无比崇敬与感激之情前去向卢植先生辞别,并诚挚地表达了对他悉心教导的深深谢意。
随后,我转身与师兄公孙瓒道别,而同行之人还有我的族弟刘德然。
就这样,我们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一路上可谓是崎岖不平、颠簸不断。
坐在马车之中,我不时地将目光投向车窗外那变幻无穷的景致。
此时的我,内心犹如翻涌不息的波涛一般,各种纷繁复杂的思绪纷纷涌上心头。
倘若跟随公孙瓒一同奔赴边疆之地,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勇气,想必能够建立起卓越非凡的军功,从而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
可是,每当想到家中那位己然年迈的母亲时,我这颗心就如同被重锤狠狠地敲击着。
作为一个儿子,怎么能够忍心抛下她老人家不管不顾呢?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留在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之上,每日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那么我曾经立下的雄心壮志又该如何得以实现呢?
如此这般纠结不己的念头在脑海中交织缠绕,让我感到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回到家乡后,我便与族弟刘德然分开各自回到家中。
刚踏入家门,母亲己是泪眼朦胧地迎了上来。
看到母亲斑白的双鬓,我心中一阵酸楚,所有关于建功立业的想法暂时抛诸脑后。
我详细的问了母亲这些年的近况和身体情况,接着我又去拜访了刘元起长者的家感谢了他在我求学期间对我母亲的照顾。
来到刘元起家,他热情地迎接了我。
我恭敬地行了礼,说道:“元起长者,昔日我外出求学,多亏您照料家母,此恩此情,刘备没齿难忘。”
刘元起笑着扶起我,“玄德不必如此客气,你自幼胸怀大志,我不过略尽绵力。”
与刘元起交谈片刻后,我告辞回家。
路上遇到儿时伙伴,他们皆己娶妻生子,过着普通农家生活。
看着他们,我心中感慨万千。
到家后,母亲告诉我家中之事,虽勉强维持生计,但也困难重重。
夜里,我独自站在院中,望着星空。
我深知若要实现抱负,必须离开家乡,然而母亲年事己高,我又怎能放心离去。
辗转反侧间,我决定先留在家乡一段时间,一边陪伴母亲,一边考察当地民情。
或许此地也有可为之处,既能尽孝,亦能慢慢积攒力量,以待来日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如此想着,我心中稍定,回屋休息。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小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市井交响乐。
正当我沉浸于这平凡而又热闹的氛围时,一阵突如其来的骚乱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那声音由远及近,仿佛一股汹涌的洪流奔腾而来。
我好奇地循声望去,只见人群如潮水般朝着一个方向涌动。
好不容易挤到前方,才发现原来是县里派遣官员前来张贴告示。
那张巨大的黄纸被高高挂起,上面龙飞凤舞地书写着一行行醒目的文字。
仔细一看,竟是关于黄巾军起义之事!
原来,天下大乱,黄巾军揭竿而起,声势浩大,朝廷兵力吃紧,急需从各个村落招募新兵以充实军力。
我看到此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忧虑,情不自禁哀叹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
就在此时,突然间传来一声低沉而粗犷的呼喊:“嘿!
小子!”
我不由得心头一紧,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身材魁梧、面色黝黑如炭的彪形大汉正朝着我招手示意。
他那粗壮的臂膀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厚实的胸膛如同城墙一般坚实。
一双铜铃般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我,透露出一种让人不敢轻易抗拒的威严。
听到有人呼喊,我的目光循声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站着一位陌生男子。
他目光注视着我,并大声呼唤着什么。
我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难道这位兄台是在叫我吗?
怀揣着这份好奇,我迈步向前走去,同时开口问道:“这位兄台可是在唤在下?”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够让对方听清。
不错,他斩钉截铁地说道:“身为堂堂七尺男儿,生逢这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乱世,理当建立功勋,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又何必学那小女子一般,整日里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呢?”
他目光炯炯,透露出坚毅与果敢,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英勇身姿。
听到他这番话语之后,我的内心不禁微微一颤,思绪也随之翻腾起来。
沉默片刻后,我缓缓开口回应道:“兄台所说的确不无道理啊!
然而,从军征战之事谈何容易?
且不说那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生死无常,单就说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亲需要我悉心照料和侍奉呢。
为人子女者,怎能抛下自己的至亲于不顾而贸然投身军旅生涯呢?
再者,尽管我平日里也略微通晓一些拳脚上的功夫,但终究不过是些皮毛而己。
要想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仅凭这点微末技艺显然远远不够。
况且如今我手头既没有足够的钱财可以招募兵勇,又缺乏得力的将领来指挥作战,如此情形之下,叫我如何能够不心生哀叹呐!”
说到此处,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无奈与忧愁之色。
听到这,只见那个黑脸大汉猛地抬起头来,原本紧绷着的面庞瞬间舒展开来,露出了一个无比豪爽的笑容。
那笑声如同洪钟一般响亮,震得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微微颤动起来。
“无妨!”
他大手一挥,声如雷霆地说道,“兄台既有如此壮志雄心,又何必犹豫不决?
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兄台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定能有所成就!”
说罢,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以示鼓励和支持。
说着他便一边紧紧拉住我的手,将我带进了路边那看上去有些陈旧的小酒馆里。
酒馆门口挂着一块己经褪色的招牌,随着微风轻轻摇晃着,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它曾经的辉煌岁月。
刚一进门,一股混杂着酒香和饭菜香气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不禁食欲大增。
酒馆内的灯光略显昏暗,但却给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神秘而又温馨的氛围。
我和那个黑脸大汉找了个空位便坐了下来,一边喝酒一边讨论这次黄巾起义的事情。
我们聊着聊着越谈越投机,这时一个绿衣红脸的大汉走进了酒馆。
我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微微抬起眼眸,向那个身影望去。
这一望之下,我的目光便被牢牢吸引住了。
只见他生得一双狭长而锐利的丹凤眼,犹如燃烧着两团炽热火焰;那浓密且整齐的卧蚕眉,恰似两道弯弯的月牙儿斜挂在额头上。
再看他那张面庞,面色红润如熟透的红枣一般,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与热情;嘴唇则宛如涂抹了上等胭脂般鲜艳夺目,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其相貌堂堂、仪表非凡,浑身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之气,真可谓是威风凛凛,宛如从古代画卷中走出来的英雄人物!
我情不自禁地惊叹道:“好一个器宇轩昂、英姿飒爽的豪杰啊!”
那红脸大汉听到我的赞叹,朝我这边看来,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与豪爽。
他大步走来,抱拳道:“多谢兄台夸奖,某关羽关云长,今日有缘在此相见,不知二位高姓大名?”
我心中一惊,原来眼前之人竟是关羽。
我赶忙起身回礼:“在下名不见经传,只是一介书生,兄台唤我玄德即可。
这位是我的好友,方才正一同谈论黄巾之乱。”
关羽听后大笑:“原来如此,如今乱世当道,黄巾军祸乱百姓,吾等正当思报国之道。”
黑脸大汉也起身,爽朗说道:“俺老张最佩服像关兄这般忠义之士,俺姓张名飞,家中颇有薄产,愿出钱粮招募乡勇,随关兄共图大事。”
我心中涌起一股热血,当下也抱拳:“虽我手无缚鸡之力,但也略通文墨,愿为两位兄台出谋划策。”
关羽大喜:“甚好,若得二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紧接着,只见那身材魁梧、勇猛无比的张飞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走!
俺带你们去俺家的桃园!”
于是乎,他迈着大步在前引路,我与关羽则紧跟其后。
一路上,我们三人有说有笑,好不热闹。
不多时,一座美丽的桃园便映入眼帘。
园中桃花盛开,如粉色云霞般绚烂夺目。
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仿佛下起了一场花雨。
张飞兴致勃勃地指着这片桃园,大声道:“此地便是俺家的桃园啦!
今日咱们就在此结拜为兄弟,从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说罢,他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我和关羽相视一笑,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豪情壮志。
就这样,我们三人走进桃园深处,准备举行庄重而又意义非凡的结义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