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前夕
许阳盯着手机上刚刚收到的微信,里面是一张老家大院的照片,院门口挂着几盏暗红色的灯笼。拍照的人是母亲,配的文字简单却让他心头微颤:“今年能回来吗?”
又是一年春节。城市街头到处张灯结彩,商铺门口的红纸窗花在冷风中微微摇晃。人群拎着大包小包,蜂拥往火车站或高铁站赶。浓浓的年味包围了这个喧闹的世界。可许阳却有些惶惑:老家,是回还是不回?
三年了,自从他与父亲闹翻,许阳再没在家过春节。偶尔寄点钱给母亲就算联络。可母亲渐渐上了年纪,又一次次催他回去,他还能躲到何时?
他想起父亲的脸,想起那场不欢而散的争吵,又想起村里曾有过的点滴温情。最终,他长长出了一口气,在手机里敲下回复——“妈,今年我回家。”
腊月二十九,许阳拎着旅行袋从大巴车上下来,迎面就是一股凛冽的山风。村口那块老旧石碑上贴着新春对联,旁边还垂挂着几排红灯笼。原本空荡的公路上,如今却多了不少返乡车辆,穿行的身影里,偶尔有人认出许阳,惊讶地打着招呼:“哎?这不是老许家的儿子吗,你回来了啊!”
“是啊,好几年没见了。”许阳勉强笑笑,脚步并没有停留。他拖着行李匆匆往村里走,脑子里空空的,像被冷风灌透了。
老家在一条狭长的巷子尽头。巷子两侧多是灰瓦土墙,门楣上挂的红对联在岁月洗礼后仍顽强鲜艳。未走近家门,便听见鞭炮此起彼伏的爆裂声,夹杂孩童的嬉笑。这里与城市不同,没有高楼与霓虹,但有抹不去的乡土气息。
推开那扇生锈的铁门,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几盆腌制的腊味和一张破旧的方桌。母亲李素芳正在院角劈柴,听到门响,她转过头来,神情一愣,而后迅速扬起一个笑容:“阳阳,你可算回来了!”
许阳看见母亲,心头那一点寒凉顿时消散不少。他低声唤了句“妈”,上前接过母亲手里的柴刀和木柴,“我来,我来劈。”
母亲连连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