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希望的曙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闷热潮湿的夏日,像个大蒸笼般笼罩着清平乡,一丝风也不透。

王二牛却仿若置身清凉世界,一头扎进了复习的“苦海”,心无旁骛。

每日破晓时分,天际才刚泛起鱼肚白,第一缕光还未完全将清平乡从沉睡中唤醒,王二牛就己像尊雕塑般稳稳坐在院子中的石凳上。

他全神贯注地诵读课文,那朗朗书声清脆响亮,似要冲破这压抑的暑气;背诵单词时,嘴唇不停开合,念念有词,一个个字母仿佛跳跃的精灵在他舌尖舞蹈;推演公式,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一行行算式整齐排列,身旁破旧的矮桌上堆满了书籍资料,纸张在微风中轻轻翻动,发出沙沙的轻吟,似也在为他鼓劲加油。

为了节省家里本就不多的灯油,夜里,只要月色尚好,王二牛就搬着凳子坐到院子当中,就着那如水的月光读书。

月光下,书本上的字迹有些朦胧,他便凑近了,眼睛瞪得像铜铃,逐字辨认。

实在看不清了,才极不情愿地点上那盏昏黄摇曳的油灯。

长时间用眼,眼睛酸涩肿胀,他只能时不时用凉水浸湿毛巾敷一敷,稍作缓解后又继续奋战。

有一回,娘半夜起身,看到王二牛屋里透出的微光,心疼得眼眶泛红,首掉泪,悄声对爹说:“他爹,二牛这孩子太苦了自己,咱要不要劝劝?”

爹站在一旁,长叹了一口气,只是默默摇头。

他们虽心疼,却也深知儿子心中那团燃烧的火焰,那是对未来炽热的渴望,任谁也浇不灭。

然而,学习资料的匮乏成了横亘在王二牛面前的一座大山。

村里仅有的几本教辅书,早己被他翻得卷边破旧,错题集都快写不下了。

正当他愁眉不展,仿若困兽般在屋里踱步时,村里来了个走南闯北的老货郎。

王二牛像是溺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急切地拉住老货郎,打听镇上书店有没有新到的高考资料。

老货郎眯着眼,咂咂嘴说:“小伙儿,我前些日子去镇上,听闻书店进了一批新货,说不定有你要的。”

王二牛听后,心中大喜,忙从床底下掏出平日里攒下的皱巴巴的零钱,数了又数,还差几块,咬咬牙把娘给他做新鞋的布料拿去换了钱,凑够书资,托付老货郎帮忙带回资料。

等待资料的日子里,王二牛愈发珍惜时间,连下地干活都带着书本,休息间隙就拿出来看上几眼。

一日午后,骄阳似火,田间劳作的村民们都躲在树荫下乘凉,王二牛却蹲在田埂上,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复习数学题。

村里的“刺头”刘麻子路过,看到此番情景,嗤笑一声:“王二牛,你这是魔怔了吧?

天天捣鼓这些书,能当饭吃啊?”

王二牛头也不抬,冷声道:“我学我的,与你何干?”

刘麻子讨了个没趣,悻悻地走了。

几天后,老货郎终于带着王二牛期盼己久的资料回来了。

接过书的那一刻,王二牛的手微微颤抖,那崭新的纸张、清晰的印刷,在他眼中仿佛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知识的芬芳扑面而来,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通往大学的希望曙光。

自此,王二牛更加废寝忘食,以书为伴,在知识的滋养下,向着梦想中的高考大步迈进,那些旁人的嘲笑、质疑,都化作他脚下的垫脚石,让他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