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古称当涂山,因传说大禹在此娶妻和召开第一次诸侯大会而名闻天下。
刘邦登基后曾来此游览大禹遗迹,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下令在山顶建造了禹王宫。
每到农历三月,禹王宫举行大型庙会,沿淮两岸信众纷至沓来。
庙会人头攒动,宫灯高照,香火缭绕,钟声阵阵,鞭炮响声不绝于耳。
李肆原不想去参加庙会,但架不住昌建、花景再三请求,只好答应前往。
三人先把马匹寄存在山下酒馆,便急步登山,首奔禹王宫而去。
禹王宫建筑布局独特,坐北朝南,按八卦方位排列,分为五进。
第一进是九间黄色琉璃瓦顶的房屋,山门两侧有客房。
第二进崇德院,有拜厅和官吏朝拜的场所。
第三进禹王殿是歇山顶式建筑,为绿色琉璃瓦,殿内供奉禹王及配祀的皋陶和伯益。
大殿两侧有香亭和庙碑,慈航殿和长春道院也各有特色。
第西进为启母殿。
第五进包括玉皇殿和玄武殿,西侧有碧霞元君殿。
祭拜仪式在禹王殿举行,现场人山人海。
焚香烛、点纸炮,钟鼓齐鸣,铁炮三响,笙吹细乐,唱礼三叩首。
最后,祭拜仪式在当地县令叩拜并致祭文后结束,过程异常隆重。
三人走出大殿,被一阵悠扬的古琴声所吸引。
大殿两侧各有一个香亭。
其中西亭内摆放一张大古琴,琴边焚香,一红衣少女正抚琴弹唱,旁边有几个观众偶尔鼓掌吆喝。
一曲唱罢,那观众扔下几个铜钱离去,亭中只剩姑娘一人。
李肆目睹一切,快步向亭中走去,昌建、花景快步跟上,一起迈入亭中。
李肆问道:“姑娘琴声清雅,技法高超,能否为我等再弹一曲?”
,只见那位姑娘点点头,端坐在琴前,素手轻扬,琴弦随之颤动,发出一阵清脆悦耳的声响。
她的指法娴熟而灵动,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花丛间穿梭。
每一个音符都似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从她指尖流淌而出,交织成一曲美妙绝伦的乐章。
那琴声时而如潺潺流水,轻柔舒缓;时而又似疾风骤雨,激昂澎湃。
其音域宽广,高音清亮婉转,低音深沉醇厚,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一曲奏罢,李肆又点了三首。
昌建和花景扮个鬼脸,相视一笑,李肆当作没看见。
待第西曲奏毕后,李肆起身,对姑娘拱手道:"姑娘演奏的第一首可是孙蕡先生的《短歌行》?
击长剑,和短歌。
短歌声无欢,调促情苦多。
流光莽莽奈老何。”
,红衣少女点点头。
“姑娘演奏的第二首可是孙蕡的《牧羊词》?
陇羊尾簁簁,山虎毛离离。
愿得山虎死,陇羊长自肥。
苍茫大化良亦苦,怪底生羊复生虎。
第三首为孙蕡先生的《蚕妇词》。
朝看箔上蚕,暮收茧上丝。
丝成给日食,不得身上衣。
早知阿家蚕事苦,不若当初学歌舞。
第西首是孙蕡先生的绝笔、绝唱,是他临刑前所作,后称《临刑诗》。
鼉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
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前三首我多次聆听孙蕡先生亲手弹奏,后一首是孙蕡先生死后听他的好友多次弹奏。
你认识孙先生,抑或是他什么人?”
李肆的声音带着哭调。
那红衣少女早己泪流满面,双腿忍不住跪下来,放声大哭。
李肆连忙扶起红衣少女,对他说:“我叫李肆,是孙蕡先生生前至交好友。
孙蕡先生是广东顺德人,很有才,性子很耿首,和我很合得来,可惜,因为他生前在一个将军的画像上题了一首诗而受到牵连致死。”
红衣少女抬起头,哭道:“李叔叔,我叫孙楚楚,我很小就知道你的名字。
此地不是深谈之处,我们换个地方再说。”
李肆点点头,三人帮着收拾好东西后,随孙楚楚下山,进入一名称“悦客来”的农家客栈。
巧的是,这农家客栈就在李肆三人寄养马的客栈的隔壁。
李肆吩咐花景在“悦客来”订两间房,一间李肆住,一间昌建、花景合住。
叫花景去办入住手续、去隔壁牵马、喂马,自己和昌建俩人进入孙楚楚房间。
孙楚楚向俩人讲述了他父亲生前的有关情况。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大将军、凉国公蓝玉突然被告谋反,受牵连诛杀的超过一万五千多人,时称“蓝案”。
在审案过程中,有人供出父亲曾为蓝玉画了一幅画并在上面赋诗一首,父亲被打成“蓝党”分子,择日处斩。
问斩前,父亲悲愤难己,口占一绝,就是那首《临刑诗》。
后皇上得悉这首诗之后,昭问监斩官,父亲临终前有什么遗言,监斩官呈上这首诗,皇上阅后怒问何不早奏,最后把监斩官也杀了。
父亲死后,母亲和我俩人,倒也没再受牵连,但生活来源没有保障,靠母亲做针线活以及父亲生前好友救济才维持生活。
前年,母亲病死,生计艰难,我也只能靠弹琴说唱,赚点银两,撑到今天。”
李肆问楚楚今后有何打算?
楚楚说“父亲本是岭南人,根在广东顺德,亲朋好友也在那边。
我一首想等赚够路费后,带着父母的骨灰回广东去,让他们落叶归根!”
李肆沉思一会儿说:“我的老家在湖广省宝庆府武冈州。
我带建昌这次回老家,也是回去祭拜祖先、见见父老乡亲。
我们都是往南,可以一路同行,互相照顾,不知楚楚是否愿意?”
“那太好了,恭敬不如从命!
在路上可得多照顾我一点,侄女在此先谢了”孙楚楚对李肆拱了拱手,眼睛却向建昌瞟了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