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子修书系统

点屎成金 程咬狗 2025-01-05 11:04:2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对话框的“催促”下,李奋迟疑地点击了下一步。

对话框上的文字瞬间变化:“本系统为电子修书系统,旨在复原古籍文本,宣传传统文化技术,促进传统与现代知识的融合和发展。

此次修复书籍为河西李氏家族编撰的《李氏粪书》。

始编于北宋,历经一百九十九代李氏传人。

现有三卷,卷一为各类粪便的鉴别之术与材料性质,共计75则;卷二为粪便的各方面使用技术,以及处理手法,共计175则;卷三为各代李氏后人的粪便配比研究成果、以及开发的粪便相关的生活产品等,共计253则。”

李奋点了点头,这个什么系统倒是计算得准确,目前家族流传下来的各版本加起来确实就是这个数。

对话框看不见李奋的认可,自顾自的变换了内容。

“经系统检测,其中大量方术因缺少材料、手法失传、缺少对应的科学研究数据等,被判定为无效。

目前有效类别为卷一25则,卷二56则,卷三97则。”

在对话框说完的霎那间,金色书册中的页面消失了一大半,厚厚的古籍变成了一本一指厚的小册子。

“什么?”

这下子李奋坐不住了。

他们家传承千年的秘方,居然被这个什么鬼系统污蔑成无效配方,他当下就想和这个系统议论议论。

系统则仿佛知道他想说什么,立马给出了解决方案。

“本系统将辅助修书者完成最新修订版,以恢复古籍的面貌,编撰出一本符合当下使用的、富有科学原理的历史传承巨作。

修书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善古籍。

方式1:复原改良书中记载的古法方子,在现代社会中成功使用,并达成所承诺的功效。

复原后的方子将重新录入《李氏粪书》。

方式2:对于己消失的粪便种类,可以寻求新的物种进行代替。

完整解析粪便性质后,可成功录入书册。

方式3:根据现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开发全新的粪便配方。

能被现代用户所接受,并有一定使用价值的,能被录入《李氏粪书》。”

对话框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把修复条件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李奋细品了一下,也没有再与系统争执,修书系统其实说的在理。

作为《李氏粪书》的九十九代传人,哪怕他己经熟读到可以背诵出书内的所有内容,但其实对其中记载的很多粪便和方子都不明所以。

原因正是随着时代变迁,很多珍稀动物的粪便己经难以寻到,很多土方子也随着破除封建迷信而被淘汰。

如今又穿越到了60年后,老古董的《李氏粪书》自然不再适用。

可要复原古法、开发新法,又谈何容易。

好像又猜到了李奋的想法,修书系统的对话框又闪现了一下,催促着李奋点击“新手任务”按钮。

李奋点了一下,《李氏粪书》迅速翻开到《第一卷·异粪图解》。

这一卷中记载着李氏先祖在各地寻得的粪便,有日常常见的鸡鸭禽粪、牛羊粪便等,也有皇家珍稀动物的遗珍,更有一些人类排泄的稀有案例。

此时系统金光一闪,《卷一》中顿时出现一张白纸。

对话框闪烁:“查询到修书者有新种类粪便的记忆,请查询记忆,分析该粪便的特性。”

“记忆?”

李奋一顿,随即回溯起原身的记忆。

原身李奋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学习成绩很一般,长相也就是中等偏上,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富二代而己。

爹不亲,娘不爱,除了每月准时到账的10万元零花钱外,几乎没有什么记忆点。

但自从托关系进入这个民办中外合办大学后,原身李奋黑白的生活终于有了闪光点。

那是一个女孩子,有着曼妙的身材,和在每张照片里都长得不同的脸。

原身虽然仅仅是加到了女孩子的微信,但仍旧每天如拜读圣经一般拜读女孩的朋友圈。

有一天,女孩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是一个玩偶,并且配文“好想要”。

作为女孩的信徒,原身当然要去奋力寻找这个玩偶的来源。

经他的一番努力,他猛然发现金钱魔法失灵了。

那个玩偶并不是普通商店里贩卖的商品,而是某个动物园的志愿者纪念品,每个玩偶上都刺绣了专属姓名,不是靠砸钱就能买到的。

但原身对女孩的信念让他不会轻易放弃。

他毅然决然地穿着自己六千的T恤、八千的裤子、踩着一万二的鞋子去动物园当志愿者。

然后,在工作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去铲屎。

看着记忆中原身试图用憋气的方式来隔绝臭气,结果把自己蒙死的憋屈死法,李奋连同情都生不出一毫。

希望这孩子死一次后,能涨涨智商吧……在回忆播放到原身的铲屎画面时,修书系统的对话框又开始反复闪烁,于是李奋便将自身代入,沉下心仔细观察这一段记忆。

“他”正处于一个巨大无比的牛圈中。

牛圈中不仅有食槽、稻草搭建的庇护所等,甚至还修建了沙坑和高大的假山,几只大黄牛正悠闲无比地在不远处晃悠。

但李奋很快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黄牛。

这几头牛个个身高超过一米二,体长甚至超过两米。

身上有着长长的被毛,一对短小粗壮的黑角向后反曲着。

它的脸似是被蜜蜂蛰肿了一般,奇异的鼓成一个发面馒头。

但最主要还是它的叫声————“咩~~”哪怕是在看记忆录像,李奋都有些被惊到了。

一头牛,居然会发出羊叫声!

这是什么妖怪?

再度打量了一遍牛的长相,李奋仍得不出答案。

于是他放弃在牛本身上找答案,转而寻求自己擅长的领域,在牛圈里寻找起这头神秘动物的粪便来。

牛的生活区极大,李奋最终在一片沙地上发现了神秘牛的排泄物。

那是一大堆黑色的球体,累积在一起堆成一座小山。

李奋一眼就认出了,这是羊类动物的粪便!

虽然比普通的羊粪要大几圈,但无论是外观特征,还是捏开后的内部,都是典型的羊类粪便。

农村里,人们常称呼羊粪为“羊屎蛋”,更加引出了不少俗语,比如“马粪球,羊屎蛋——外光里不光”,用于形容人油滑,其都来源自羊粪的外貌。

羊粪外表通常十分光滑,呈葡萄干大小的椭圆状,一头稍钝一头略尖,一粒一粒的每次能拉出一盘。

这和羊的消化系统和饮食习惯都有关系,羊的肠子窄小,又不怎么喝水,通常只靠食用新鲜草料摄取水分,所以粪便是颗粒状的。

牛的粪便则非常不同。

牛对水分吸收非常强,所以粪便也是湿糊的。

想到这儿,李奋偏过头望向不远处的“神秘牛”。

难道这并不是牛,而是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