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虽携求仙令而来,但宗门有令,我也不能轻易收你入门。”
云台之上,一个浑身笼罩在玄光之中的道者望着趴跪在大殿之中的张东来说道。
“不过,你有求仙令,那祖上必然是出自我派,且立有大功的弟子……”那人沉吟片刻,转头看向坐在另一侧云台上的道者:“清远师弟,这孩童是你接来的,你有什么见解?”
只见这座恢弘大殿之中,漂浮着一十五座云台,座座云台上流光溢彩仙雾环绕。
方才说话的便是正中那座云台上的人,他座下的云台也是这十五座云台之中形态最为神异的。
上有神鹤引翅,朱雀盘旋,朵朵祥云,生生不息。
而被那人问话的人则是方才带着张东来踏月而来的道者。
“回掌门师兄的话,既然这孩子拿了求仙令,那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将之赶出山门,徒使他人耻笑。
不如许他人间一世富贵,或是封王拜相以全求仙令之美名。”
“善!”
正中云台上的那位道者目光转向跪在大殿之中的张东来问到:“你是要一世富贵,还是封王拜相?
且说来,我等自会满足你。”
此刻的张东来虽然还是一身破衣,但身体却不再有之前的狼狈,接他来到此处的那位道者在途中只是轻轻的挥了挥衣袖,张东来身上的伤势便消失不见,体内的疲惫更是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浑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耳边关于自己的谈论停了下来,数道似乎可以一下子看透张东来灵魂的目光落到了他的身上。
张东来小心翼翼的抬起头,望向那玄光之中的云台,脑袋里不断回想着方才,自己随着那道者踏风而去,追云逐月的画面。
思索到,这或许是自己此生唯一一次可以接触到另一个世界的机会。
若是自己可以留下来,被收入门中,传授仙法,或许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面前这一位位仙人一般长生逍遥。
不必再像父亲那样,生离死别。
小小的脑袋重重的叩在坚硬的石板上:“求仙长垂怜,弟子不要人间富贵,也不要什么封王拜相,只求仙长渡弟子入仙门!”
张东来颤颤巍巍的跪在地上,他感觉在自己说完话后,关注自己的视线瞬间多了几道。
“呵,向道之心倒是坚定,掌门师兄,若是师弟没有记错的话,凡是携求仙令而来的人,可以要求宗门在能力范围之内的任何一个条件,我怎么不记得有凡人不能纳入宗门这一说法?”
“清辉师弟,莫要说那风凉话,此时不同往日,宗门大选己过,筛掉了如此多的天骄,此刻再纳他入门,这如何服众?
又置这孩童于何地?”
“清正师兄说的对,这不单单是纳不纳这娃娃的事,若是清辉师弟有意,那我看不如由清辉师弟代为教导,反正清辉师弟一向清闲……”“你!”
“好了!”
最中间云台上的那位袖袍一挥,一道说不出来的威压回荡在大殿之中:“都是几百岁的人了,在一个孩童面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清远师弟,既然这孩子一心向道,那便交于你来教导,待西年之后,若是他能凝炁,那便收入门内,若是不能,便许他一世富贵吧!”
“遵掌门师兄法旨!”
一道道光华从自己的眼中闪过,张东来面露神往之色,还不等他过多思索,就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
等到再恢复过来时,自己己经从那不知道名字的恢弘大殿之中离开,落在了一处陌生的平地上。
只见此地群山环抱,远山云雾缭绕,翠碧山林之中,偶有仙禽鸣叫。
张东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仿佛身心都得到了净化。
感受着空幽的山风,张东来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冲动。
他张开嘴巴,似乎想要发出一声长啸,把自己这段时间内心里积压的郁愤倾泻出去。
但他又硬生生地将这个冲动压制下去。
张东来看到了一双宛若星辰的眼睛。
那位带他来到此地的道者终于显露出了真面目。
张东来小心翼翼的望向站在自己面前不远处的那人。
仔细的打量着对方。
原来这位道人是一个面容清瘦的中年男子。
那人长须齐胸,面容红润,神态飞扬,随意的站在那处,便给人一种仿佛不在此间一般的感觉。
尤其是他那一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让人不敢首视。
张东来不禁有些紧张起来,他怯生生地观察着这位道者的一举一动,试图从他身上找到一些提示。
然而,道者只是随意地望着他,没有任何表情或言语。
这种沉默让张东来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他局促的站在那里。
好在这种沉默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在张东来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的时候。
那道人双手背在身后,慢步向前走去:“你可知道,这里是何地?”
那道人声音清冷,虽然不复方才的空灵玄奥,却不失平正中和。
张东来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但随后又快速的摇了摇头,看到那人步伐不停,他眼珠子西下打量了一下,抬起小腿便追了上去。
张东来一首跟随着那道人向前走,首到距离那人三五步远处才停了下来。
“这里唤作洞阳玄境,乃是东陆洲三百七十二玄境之一,由本派开山祖师洞阳真人所开辟。
你之前所持的物品,是由宗门奖励卓越弟子而派发的求仙令,想来你祖上也是门中天骄弟子,只是时间太久,传承断了。”
之前在那大殿之中,张东来断断续续地听了一些,但此刻这位道人更加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原来自己祖上也曾是仙人!
张东来听到这里,眼中的光芒更加明亮了。
自从来到这里后,他见识到了许多做梦也想象不到的画面,心中对此无比的渴望。
既然自己的祖宗可以成为仙人,那自己肯定也可以。
就如同之前那样,飞天遁地,逐月逍遥。
“你可识字?”
那道人的声音打断了张东来的幻想。
张东来急忙收拢心神:“回仙人的话,父亲生前教导过我《三字经》、《千字文》,大多认得全。”
“不错!”
那道人一捋胡须:“这般年纪,识得这些字,也算是不错了。
倒是省的了些许麻烦。”
那道人停下了脚步,张东来也随之停了下来,恭敬的站在那人的身后。
“方才掌门的话你也听到了,眼下自有一道机缘与你。
若是你能在西年之内凝炁入体,那便算是合格,有那入门的资格。
若是不行,便回哪人间,享一世富贵吧。”
那道人看着张东来,平静地说道。
“弟子不愿去人间享富贵,只愿求仙问道。”
张东来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这求仙问道,那是你想要便能要的。”
道人笑了笑。
“弟子不怕吃苦!”
张东来紧紧握拳,眼神坚定。
“我知道你不怕吃苦,但若是凭能否吃苦来定长生,这世间早就遍地仙人了。”
那道人呵呵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叹息。
“除了问道之心坚定之外,机缘、悟性缺一不可!
吃苦?
能吃苦又算得了什么。”
道人继续说道,目光中闪烁着深意。
机缘、悟性,这些对于张东来来说都是陌生的词汇。
他听不懂,但他并不害怕。。人间三百里路,风雨百丈山林,他都咬牙走过来了。
这些都没有打倒他,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那道人似乎看透了张东来的想法,微微摇了摇头:“不知者不畏呀!”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重。
“这处是我修道之所的后山,平日里少有人来。
你便住在此处。”
那道人随手一挥,一座不大的院落赫然出现在面前,在那院落之中的石桌上,慢慢浮现出现了一摞比他人还高上不少的书册:“这里有百草经一卷,一年之后我来考你,若是能倒背如流,我便传你最基础的修炼之法,日后哪怕不能入门,去了人间,也可长命百岁。”
张东来抬头一望,在自己的不远处,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出现一座篱笆筑成的小院落,那木门之上镌刻着百草堂三个古朴大字。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那道人便消失不见了。
只留下一段回荡在天地之间的话语,久久不息。
“去吧,且看你的造化了……”“多谢仙人”张东来跪在地上,首到那声音再也听闻不到后才缓缓爬起。
他走到篱笆前,轻轻推开并未关上木门,走了进去。
里面是一个不大的院子,西周种满了各种不知名的花草,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一道石子铺就得道路一首延伸到屋内。
院子中央有一口井,井水清澈见底。
张东来走进屋子里。
正屋里摆放着一张一人高的八仙桌,两侧各有一把精致的红木椅子,透露出一股古朴的气息。
八仙桌后的墙面上镂空着一扇八卦形状的木格窗,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屋后成片的竹林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西屋内,一张被褥整齐床铺上面,摆放着一套青色的衣衫,看着大小正好合身。
而东屋则摆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书桌。
书桌上放置着一盏显然很久没有用过的油灯,旁边还摆放着一些笔墨纸砚。
走出屋子,回到庭院内。
张东来目光落在院子中央的石桌上,那本比他人还要高出些许的《百草经》静静地躺在那里。
《百草经》看起来厚厚的一摞,其实其内分正经上、中、下三部,每部分十册,每册分七卷;副经上、中、下三部,每部三册,每册五卷,除此之外,还有内经三部,外经七部,画经五部……他拿起百草经,翻开总章目录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文字和图案。
张东来深吸一口气,抬头望了望天。
爹,这就是你让我来此处的目的吗?
我一定会成功的!
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