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一个自称连环杀人狂的中年男人拦住了我的去路。“吴警官,
你知道怎样杀人不犯法吗?”“截止今天我已经杀死三个人了”他的双眼布满血丝,
笑容意味深长。我并不认识他,心想也许是周边哪个精神不正常的疯子,本想一走了之。
可接着,他把手放在耳边,摆出“听”的手势。“吴警官,你听——”此时,
远方响起了救护车呼啸而来的警笛声——“第四个了。
”01 杀人不犯法自从两年前女儿意外离世后,妻子便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
无法承受繁重的家务。恰好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得以在家专心照顾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
这天早晨七点,我同往常一样走在前往菜市场的路上。由于我家附近超市的菜品少、不新鲜,
每次买菜我都会去城西的农贸市场。而且城西那边住宅区多,烟火气浓,
能让我暂时逃离家中压抑的气氛。此刻脚下的南湖路显得十分空旷。我看了一眼时间,
再过一会儿就会有成群的家长送孩子到附近的滨湖小学上学。突然,
我面前冒出来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吴警官,
你知道怎样杀人不犯法吗?截至今天我已经杀了三个人了。
”我没有太震惊于他为什么认识我,只觉得眼前这人有点眼熟。这并不奇怪,
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一直都是这片辖区的民警,每天都要和当地居民打交道,
大部分都能混个面熟。直觉告诉我,这人不正常。我本不打算和他纠缠。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震惊。他把手放在耳边,一副期待的表情。“吴警官,
你听——”话音刚落,身后竟真的响起了救护车的警笛声。它正朝着城西的方向疾驰而去。
“要不要聊聊天?”男人指了指旁边的咖啡店。我点了点头,跟在他身后走了进去。
02 咖啡店谜团咖啡店前台。男人问:“吴警官,喝美式还是拿铁?”“美式吧。
”我回道。他向服务员点了一杯经典美式,一杯经典拿铁。
随后我们找了个靠窗的小桌对向而坐。“吴警官果然还是这么严肃理智,喝咖啡都只喝美式,
可见一斑。”男人的语气中带有些许戏谑的味道,“不像我,我受不了喝个咖啡还得吃苦,
所以必须喝甜的。”我瞟了他一眼,“你废话太多了。”“直接进入主题吧,
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刚刚的救护车是怎么回事?”男人满不在乎地说:“别急嘛,
等咖啡到了再慢慢说。”在等待过程中,我拿出手机给徒弟小林发消息。我问:“小林,
城西那边刚刚是不是出了人命?”两分钟后,咖啡好了。男人去取咖啡时,
小林的消息也正好发来。“师父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这里刚刚接到报警电话,
说是颐芳苑小区那儿有人跳楼了。”“现在正准备出警调查。”果然,这个男人不简单。
我给小林留言:“到了现场麻烦把情况告诉我一下。”男人端着咖啡回来了。
我直截了当地问:“颐芳苑有人眺楼,和你有关?”男人不置可否,只是笑了笑。
“你先别急,不是说杀了四个人吗,前面还有三个,让我一个一个说。”我抿了口咖啡,
感觉味道和平时喝的有点不太一样。或许是太久没喝的缘故。“你说吧,越简短越好。
”我说。03 意外的杀人者男人的讲述——一切都源于七年前那件事给我的灵感启发。
那件事让我恍然,有时候真的能杀人于无形。甚至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种杀人方法便是——成为意外的一环。这需要莫大的偶然和机遇。很幸运,我遇到过几次。
事件 1——七年前,也就是 2011 年,夜晚。我失魂落魄地走在湖边。
突然传来一阵嘶哑的呼救声。从声音判断,是个女孩。循声望去,
女孩在离岸边两三米远的水中扑腾着挣扎。她溺水了。看到我的到来,
女孩的呼救声更大更急促了,手脚似乎也更用力地扑腾起来。我就这么静静地看着。
不知她是觉得我是手足无措,还是担心下水危及自己性命。她努力在慌乱中腾出一只手,
指向岸边。顺着方向,我看到了身旁的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禁止游泳,后果自负。
”在警示牌下,挂着醒目的橙色救生圈。女孩想让我把救生圈扔给她。刚才我说过,
那时的我失魂落魄,心情跌入谷底。于是我拿起救生圈,看似瞄准好方向,实则是随手一扔。
救生圈落在了离她好几米的位置。女孩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疯狂扭动身体想要靠近救生圈。
可是她不会游泳,始终和救生圈隔了一段距离。那感觉就像是岸上搁浅的鱼,
拼命甩着尾巴也只是原地踏步,白费力气。我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她慢慢力竭,最后沉入水中。
随后我立刻拨打了 120、110 和 119。不一会儿,
警车、救护车、救援人员都来了。
现场只剩下一个漂浮在水面的橙色救生圈和跪在岸边抱头痛哭的我。
女孩打捞上来后立即进行了抢救,我焦急地询问一旁的救援人员,女孩怎么样。
他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我被警察带回到派出所做笔录,如实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我说:“当时我也很害怕,大晚上的,我不敢冒险下水,我还有老婆孩子啊。
”“都怪我太紧张把救生圈扔歪了,是我害死了那个孩子,我该死!我该死!
”我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痛恨自己没有丢准救生圈。
警察同志反而安慰起我来:“情况我们大致了解了,你也不要太自责。
”“我们鼓励见义勇为,但即便是陌生人出于自保而见死不救,法律上也是不构成犯罪的。
”“何况你做出救援的努力了。”“救生圈丢歪,是无可奈何的意外。”只有我自己清楚,
女孩其实是我害死的。事件 2——2014 年,女孩落水后的第三年,我才再一次犯案。
那也是一场绝妙的意外。我利用“鬼探头”致使摩托车司机车毁人亡。
我先是找到一处视野盲区,例如马路边上的电箱,停在路边的机动车。
然后提前远远观察即将驶来的摩托车。听着发动机声,估摸着差不多了,我就探出头去,
做出向前冲的动作。摩托车司机被突然出现的人吓了一跳,慌忙向左打方向,
却没注意到左后方的来车。他被一辆货车碾压而过,没有了生还的可能。我被交警问话时,
同样自责道:“是我的错,当时视野盲区,没有注意到来车,要是我小心点,
就不会害死他了。”“我当时也被吓了一跳,如果不是他向左打方向,现在死的人就是我了。
”最后我被认定为次要责任,主要责任是后方的机动车,
它没有认真观察路况、保持安全车距。明明害死了人,我却没有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只是给了家属一些人道主义赔偿。没有人知道我的恶念,毕竟我与摩托车司机非亲非故,
非敌非友。我没有杀人动机。04 跳楼真相“第三件发生在 2015 年 3 月,
同样是晚上……”“等下,我先看个消息。”我早就听得有些不耐烦,
见男人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好主动打断他。小林发来消息:“师父,我刚刚抵达现场,
给您简单说说现场情况吧。”“跳楼的是一名女孩,穿着校服,大概是高中生。听目击者说,
她是早上六点四十左右从七楼阳台一跃而下的。”“跳楼原因尚且不明,
现场唯一的亲属——女孩母亲因过度惊吓而昏厥。”“女孩已经被救护车送走,
但恐怕九死一生。”“我们现在正在走访这家人的街坊邻居。”我回复道:“辛苦了。
”跳楼发生在六点四十左右,而我是七点碰到这人的。当时他能如此精准预测救护车的到来,
一定清楚女孩的跳楼时间。因此他很可能是目击者之一。从颐芳苑到这里只有一条路,
二十分钟,足够从那边走到这里了。也就是说事故发生时他从现场走出,
然后在南湖路和我相遇。没准救护车电话也是他拨打的。可是从小林给我的信息看,
女孩系跳楼***,很难与眼前的男人联系起来。更与他口口声声说的“杀人”相悖。
我选择质疑。他所谓杀害的“第四人”也许和前两个一样难以使人信服。“吴警官,
我可以继续了吗?”男人显得有些迫不及待。我冷冷道:“我先说两句吧。
”“你所谓的杀人不犯法,无非是制造意外对吗?”“可你讲的第一件事就不符合这一点。
”“需要明确的是,致使女孩陷入危险的意外并非你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
我暂且认定是失足落水。”“而你制造的意外,与女孩的死没有直接因果。”“换言之,
你当时的出现与否并不会改变女孩溺水身亡的结局。”“只能说遇见你是她的不幸,
如果换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她的结局都不至于此。
”“然而你却无比高估自己在本次意外中的作用,
认为自己杀了人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而洋洋自得。”“既没有犯罪的胆量,
又沉迷于满足自己病态心理的***之中。”“懦弱又变态。”“第二件就更扯淡了。
”“在具体的责任判定实践中,警察不可能只听你一面之词的。”“需要客观证据。
”“当时有没有监控?有没有事故车或其他车拍下的行车记录仪?
”“你作为意外制造的精心策划者,在事发前的徘徊张望、等待时机,
在鬼探头时的表情是否恐惧慌张?”“这些你都没提。”“我不想听你编故事了,
快说今天的事吧。”男人没有辩驳,只是冷笑道:“既然你这么想知道,我现在就告诉你。
”“刚刚已经说过,一切都源于七年前的那件事,今天的当然也不例外。
”“2011 年 7 月 1 日。地点,南湖公园。”“你真的全都忘记了吗,吴警官?
”05 南湖路旧事窗外,马路上渐渐热闹起来。到了小学生们上学、大人们上班的时间了。
马路对面的公园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着,南湖在晨曦的照耀下泛起粼粼波光,
湖边还有许多晨练的老年人。所有人的生活像河水般平静地流淌着。
所有人似乎都忘记了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事。包括我。那是一场意外。七年前,
有个姓沈的小女孩被在逃通缉犯劫持。最后通缉犯死了,身上留下了两发子弹。
第一发没能致命。作为代价,女孩被通缉犯用刀割断了咽喉。我看着眼前目光如炬的男人,
回想起了这段记忆,是我多年来努力忘却的。因为那个开枪的人正是我。“看来你想起来了。
”他平静地看着我。我第一次认真端详起这张有点熟悉的脸来。浑浊暗沉的眼白,
刀刻般的鱼尾纹,风吹日晒后的尘土色皮肤。无一不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然而我能从他不变的眉眼中推断出他以前的样子。
而那张比他现在更年轻的脸才是我所熟悉的。我想起来了,
他是七年前那场意外的受害者——人质女孩的父亲。06 沈川的复仇“如果没有那场事故,
雨彤现在也上高三了。”“当年所有人都认为杀死我女儿的是那个通缉犯,
毕竟大家都亲眼目睹了歹徒用匕首划破我女儿的喉咙。”“在确凿的证据面前,
没人相信我几近崩溃的指控。”“没人相信杀死我女儿的另有其人。”“雨桐的死不是意外,
而是谋杀。”这时我的手机再次响起,是小林的消息。“师父,搞清楚了,跳楼女孩叫沈楠,
一家四口人。”“母亲叫赵语琴。”“奇怪的是,邻居早上听见了沈楠一家的争吵声,
其父亲当时是在家的。”“可是事发后,现场和家里都不见此人。”“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
”“他的父亲名叫沈川。”强烈的不安在我心中升起,我努力回想刚刚见到男人时的场景。
当时我低着头,没注意到男人从哪里突然冒出。由于是清晨,南湖路格外空旷,
几乎只有我们两个。方才我已经推断出男人极有可能是女孩跳楼的目击者。
而跳楼女孩的父亲又恰好失踪……我的瞳孔猛然缩小,不可置信地抬头看向男人。
似乎是察觉到我的震惊,男人缓缓开口道:“我就是沈川。”我的大脑飞速运转,
整理目前已知的所有信息。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沈川是七年前被通缉犯杀害的女孩的父亲。
现在他又变成了刚才跳楼女孩的父亲。我不禁提出疑问:“你的女儿不是七年前就死了吗?
”他却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淡然道:“谁规定我只能有一个女儿的?
”07 雨桐之死沈川的讲述——我叫沈川,沈雨桐是我的亲生女儿,七年前还在上五年级。
那时候沈楠还叫赵楠,随母姓。后来我与赵雨琴结婚,成了赵楠的继父,她也就改姓沈了。
我之所以接近赵氏母女,就是为了今天的报复。因为害死雨桐的,就是赵楠。
2011 年 7 月 1 日早上七点——随着早间新闻的背景音乐响起,
我们一家三口和往常一样其乐融融地吃着早饭。
电视里正播着一条新闻:“针对近期在全国各地犯下连环杀人案的荣 XX,
警方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破案线索。对提供直接线索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的举报人,
将给予最高五十万元奖金。”“以下是嫌疑人的特征……”这是一则悬赏令。
对于一般人来说,看一眼也就忘了。但对雨桐而言,这是一件稀奇的事。
她指着电视上的人像问我:“爸爸,五十万很多吗?”我没想太多,笑笑说:“当然了,
五十万能一下还清咱家几十年的房贷。”“爸爸每天辛苦工作就是为了还房贷吗?
”我摸了摸女儿的头说:“除了还房贷,还要供我们宝贝女儿读书,
让我们全家过上幸福生活。”我仍然记得,女儿披着晨曦蹦蹦跳跳地出门时,
像一匹欢快的小马。那时我不知道,她的生命已然进入倒计时。
下午五点二十分——回家途中,经过公园时,我看见乌泱泱的人群正围成一大圈,
不知道在看什么。周围杂乱无章地停放着大量警车,却不见警察。在我们小镇,
这算得上是奇观了。我心想女儿这个时候已经被妻子接回家了,妻子现在应该在做饭。
时间还早。于是我忍不住好奇上前去凑热闹。我艰难地拨开层层叠叠的人群,
才终于透过缝隙看到了人群内侧的警察制服。让我觉得奇怪的是,围观的群众异常安静,
甚至有些沉重。以至于我能听见吴警官那浑厚的声音:“冷静点,先把刀放下!
”这时我的口袋传来震动,是妻子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她哭诉道:“学校孩子都走光了,
我还是没看见雨桐……”不安顿起。难道女儿自己先回去了?我家在城西,
和雨桐所在的滨湖小学相隔两公里。之前有几次为了锻炼女儿的胆量,我们划定过路线,
让她独自放学回家,我们则在后面跟着。如果今天是她擅作主张自己走回家,
那么这条南湖路是必经之地。手机滑落,我竭尽全力把前面的障碍往身后拽,
心里不断祈祷着。不要是女儿,不要是女儿……然而事与愿违。
女儿的形象猝不及防地撞进了我的视线。她正被歹徒用刀架住脖子。我几乎疯狂,
差点叫出声。“给我退后,不要妨碍公务!”一名警察发现了我,沉声怒斥道。
我意识到应该保持冷静,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于是我的声音有些撕裂,
对这名警察说:“她是我的女儿!”他听后明显一愣,随后坚定地说道:“请相信警察。
”另一名警察也劝我冷静,他说要是女儿看见了我,很容易情绪失控,对现在的局面不利。
我只能强压痛苦,像其他吃瓜群众一样默默看着热闹。女儿浑身颤抖,只敢小口急促地呼吸。
她脖子上的一道红色血痕因惨白的面容而格外扎眼。或因恐惧,歹徒拿着刀的手也颤抖不止,
好像随时会伤到女儿。那时吴警官你一直举枪对着歹徒,说着一些让他冷静的话术。
这些话渐渐起了作用,甚至可以说差一点就把女儿从死亡边缘救回。
可为什么后来还是失败了?我记得你最后对歹徒说:“我们不会伤害你。”你缓缓放下枪。
“女孩现在还小,你何必要多背负一条人命?”“如果你现在把女孩放下,
一定会从轻发落的,哪怕是判了死缓,只要你不再作恶就会减为无期,
在狱中表现良好是有机会重见天日的。”“但你要是现在执迷不悟,酿成大错,
只会害人害己!”歹徒明显动容了,手中的刀也不再颤抖。他缓缓把刀放下,
经过女儿的胸前、腰间、大腿……所有人屏住呼吸,现场一片窒息。
突然——一声尖锐的喊叫绷断了所有人的心弦。“沈雨桐!”循声望去,是赵楠,
女儿最好的朋友。歹徒重新警惕地将刀架在女儿脖子上。我彻底崩溃了。
朝着歹徒吼道:“求你放过我的女儿!”女儿的目光来到了我的眼睛,瞬间情绪崩溃,
努力挣扎着扭动身体,想要挣脱歹徒的双手。歹徒明显慌了,越是挣扎也就越用力。
刀陷在女儿脖子的肉里越来越深,鲜血越来越多。吴警官用压倒性的声音咆哮道:“冷静!
冷静!”然而所有的言语已然于事无补,现场陷入一片混乱。最后还是吴警官开了枪。
砰——一切归于寂静。歹徒应声而倒。同样倒下的还有我的女儿。几乎是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