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具尸体雨水拍打着市局刑侦总队的玻璃幕墙,在窗面上蜿蜒出无数细小的溪流。
苏明站在窗前,指间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目光追随着雨滴滑落的轨迹。
法医室的电话打断了他的沉思:"苏教授,第四具尸体到了,秦主任请您立刻过来。
"解剖室里,无影灯刺眼的白光下,不锈钢解剖台上躺着一具中年男性尸体。
秦卫国戴着橡胶手套的手轻轻拨开死者额前的头发,露出太阳穴处细微的灼烧痕迹。
"和前三个一样,"秦卫国调整显微镜倍数,示意苏明观察显示屏,
"颅骨内壁有纳米级的刻蚀痕迹,间距精确到0.1纳米,
就像是被某种精密的能量束扫描过。"苏明俯身凑近屏幕,
那些痕迹排列成奇特的斐波那契螺旋,在电子显微镜下闪烁着微弱的蓝色荧光。
"这绝不是自然形成的病理特征,"他皱眉道,"更像是某种...科技手段留下的烙印。
"专案组会议室的白板上,四名受害者的照片排成一列。
李强用红笔圈出共同点:"都是35-45岁的男性科学家,
分别在量子物理、人工智能、生物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工作。""但更关键的是,
"苏明调出电脑资料补充道,"他们都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他点击鼠标,
投影仪显示出详细资料:"第一位是量子通信专家王振华,
参与'墨子号'卫星项目;第二位是人工智能首席工程师刘建,
负责军用AI算法开发;第三位是基因编辑专家张伟,
研究新型疫苗;今天的这位是纳米材料科学家陈明,专攻隐形材料。
"技术员小王突然举手:"我发现一个可疑的共同点,
四位受害者死亡前一周都曾去过新落成的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参加同一个科技论坛。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女性大步走入,身后跟着两名助手。
"各位,情况比你们想象的更严重。"她亮出国安局证件,声音冷静而坚定,
"我是科技安全司林雪,从现在起,本案由国安局特别调查组接管。
"国安局地下十五层的指挥中心里,巨大的曲面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量子信号图谱。
林雪调出一段监控视频:"这是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的4K高清录像,注意看这个位置。
"画面中,一位受害者正站在某展台前,头顶看似普通的LED灯具突然发出异常频闪。
"这不是普通照明,"林雪暂停画面,放大分析,"经过光谱分析,
这是经过伪装的量子扫描装置,能发射特定频率的纠缠光子对。
"她切换到量子监测界面:"我们通过特殊设备检测到,
受害者大脑中的量子态被强行改变了。有人试图通过量子纠缠原理,
远程读取他们大脑中的科研数据。"苏明突然想起什么:"就像量子隐形传态?
但那是需要事先建立纠缠对的...""没错,"林雪点头,调出一份研究报告,
"所以我们怀疑,这些科学家早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了量子标记物。
可能是通过疫苗、体检设备,甚至日常饮食。"深夜的国安局会议室里,各部门负责人齐聚。
局长面色凝重地播放一段卫星图像:"根据军情部门提供的情报,
境外'黑星'组织研发出了量子窃取技术,专门针对我国顶尖科学家。
"网络安全处长汇报道:"我们通过量子通信卫星追溯信号源,
发现攻击来自公海上的'探索者号'科研船,但对方挂着巴拿马方便旗,无法直接采取行动。
""必须立即启动'守护者计划'。"局长下令,"林雪负责技术防护,李强带队侦查,
苏教授提供心理侧写。王建国院士已经带领团队在实验室待命。"会议结束后,
林雪在走廊拦住苏明:"我们需要建立科学家心理特征模型,才能精准识别量子入侵。
这项工作只有你能在短期内完成。"苏明看着窗外渐亮的天色和仍未停歇的雨,
点点头:"给我48小时。
"2 科技卫国穿过三道厚度达半米的防爆门和量子加密验证系统,
苏明第一次进入了"守护者计划"的核心实验室。整个空间呈完美的球形,
墙壁上布满了最新型的量子传感器,
中央悬浮着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中国地图上闪烁着无数蓝色光点,
构成一张覆盖全国的防护网。"每个光点代表一个受保护的科研机构或重点科学家,
"林雪介绍道,"蓝色表示安全状态,如果变黄表示预警,变红则说明检测到量子入侵。
"王建国院士从主控制台前起身迎接,这位七十多岁的量子物理泰斗精神矍铄:"苏教授,
久仰大名。你的《量子犯罪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思路,
特别是关于意识干扰的特征分析。""王院士过奖了,"苏明谦虚道,
"我只是提供了一些心理侧写方法,真正的科技防护还要靠您和团队。
"张敏博士正在调试一组复杂的仪器,
这位年轻的量子工程师向苏明详细解释防护原理:"我们利用量子芝诺效应,
通过持续观测来'冻结'科学家大脑中的量子态,防止被外部读取。
"她调出一组实时数据:"但问题是误报率高达37%,正常的思维活动有时也会触发警报。
就像..."她突然停顿,看向苏明,"就像你刚才思考时的脑电波模式,
差点触发系统警报。"苏明若有所思:"如果能建立心理特征模型呢?
被入侵者的大脑活动会有特定异常模式,
包括前额叶皮层活动抑制、杏仁核异常活跃...""就是这个思路!"王院士兴奋地拍桌,
"我们可以结合EEG和fMRI数据,训练AI识别真正的入侵信号!林雪,
立即协调各大医院调取相关数据。"接下来的72小时,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苏明和张敏配合,采集了三百多位科学家的脑电波数据,
建立了首个"心理-量子特征识别模型"。"休息一下吧,"第三天凌晨三点,
苏明递给张敏一杯特浓咖啡,"你已经连续工作36小时了。"张敏摇摇头,
眼睛布满血丝却仍紧盯着屏幕:"再调试一次算法就好。王院士收到情报,
'天河'量子实验室的赵教授可能是下一个目标,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苏明注意到她苍白的面色和微微颤抖的手指,不由分说地夺过键盘:"现在换我。
你去沙发上躺半小时,这是命令,不是建议。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特殊玻璃照进实验室时,
张敏突然从短暂的瞌睡中惊醒:"我想到一个办法!可以利用量子纠缠的非定域性,
建立早期预警网络!"团队立即投入新方案的测试。王院士亲自调整量子参数,
林雪协调全国37个监测站的数据,苏明完善心理模型的特征维度,张敏编写核心识别算法。
"全系统测试开始!"王院士按下启动键。全息地图上的蓝色光网突然扩大,密度增加,
将全国重点科研机构和所有参与重大项目的科学家全部笼罩。
几十个原本闪烁的黄色预警点一个接一个恢复为稳定的蓝色。"成功了!
"张敏激动地拥抱了苏明,随即意识到失态而脸红,"拦截率达到98.9%!
误报率降至1.2%!"但欢呼声还未落下,刺耳的警报突然响彻整个实验室。地图西北角,
一个红点顽固地闪烁着,而且亮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强。"是'天河'量子实验室!
"林雪脸色骤变,"赵教授正在遭受高强度量子入侵!
"3 危机降临三辆黑色防弹越野车呼啸着驶向郊外的"天河"量子计算中心。车内,
林雪通过加密通讯快速布置任务:"根据最新情报,'黑星'组织这次不是要窃取数据,
而是要彻底摧毁'天河'系统。"苏明检查着刚配发的量子干扰器,
这个火柴盒大小的装置表面布满了纳米级纹路:"这东西具体怎么用?""贴在目标后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