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伤痛还没消散,杨飞就稀里糊涂闯进了湘西银坡村的苗族婚宴。傍晚的村子里,
红灯笼挂满屋檐,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民族衣服忙里忙外,锣鼓和笑声在山谷里荡来荡去。
他攥着钱包站在人群边,被热情的大叔硬拉到酒席上,当收礼的大爷问他和新郎啥关系时,
他支支吾吾编了个“大学同学”的谎话,咬咬牙随了一千块礼金。 婚宴上,
他注意到一个穿淡蓝裙子的姑娘春燕,正穿梭着招呼客人。两人眼神对上时,
她冲他友善地笑了笑,让这个习惯了城市里按部就班的年轻人,
心里突然泛起一丝不一样的感觉。 直到夕阳染红村口的木桥,杨飞打算悄悄离开,
却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望去,
春燕正朝他跑来...01 分手真相2024年9月的上海,
梧桐叶仍泛着青黄交织的色泽,杨飞的心境却已浸满深秋的萧瑟。此刻,
他坐在陆家嘴金融中心的办公室里加班,目光机械地扫过电脑屏幕上的产品数据,
思绪却被女友周玉莹昨晚的话语牢牢攫住。在那家熟稔的咖啡店里,
周玉莹的声音平静得近乎冷酷:"阿飞,我们分手吧。三年了,我觉得我们不合适。
"杨飞手中的咖啡杯轻颤着搁在桌面上,心慌意乱地追问:"为什么?
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她垂眸轻叹:"你没做错什么,但也没让我感受到心动。
你太循规蹈矩了,上班下班、周末看电影吃饭、偶尔旅行,和你在一起,
我的生活像被输入了固定代码的程序,毫无波澜。""可我们的感情很稳定,
我一直用心对你......"杨飞的辩解里带着几分惶惑。"稳定?
"周玉莹忽然提高声调,"我要的不是保姆式的稳妥,是能让我心跳加速的浪漫!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咖啡杯沿,"你看隔壁部门的张磊,
会在女生生日时策划惊喜派对,会在寻常日子突然送来鲜花,会说出让人脸红的情话。
而你呢?连我生日都要提前一个月在日历上标红,准时准点送上礼物——这叫贴心吗?
"她首次在他面前爆出粗口,"我要的是心动,不是按部就班的任务清单!
你理性得像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人,和你在一起,我感受不到半点爱情的温度。"那晚,
杨飞独自游荡在黄浦江边。对岸的摩天楼群霓虹流转,他却只觉眼底一片灰败。
翻开手机聊天记录,满屏都是"加班晚,先睡""降温添衣"之类的日常叮嘱,
字里行间规规矩矩得像商务备忘录。
他忽然读懂了周玉莹的失望——他们的交流像被设定好流程的对话框,
缺了恋人间本该有的炽热与柔软。可他又能如何改变呢?内向、理性、循规蹈矩,
早已是刻进骨子里的性格底色。次日上班,杨飞整个人恍恍惚惚,处理工作时始终心不在焉。
同事王奇见状,走上前轻拍他的肩膀,关切道:"阿飞,听说你和周玉莹分手了?
"杨飞轻轻应了声"嗯",目光依旧停留在电脑屏幕上,没有抬头。
王奇拉过椅子坐在他身旁,感慨道:"其实我早就觉得你们俩不太合适。她性格外向活泼,
你则内敛沉稳,不过你也别太难过,天涯何处无芳草,以后有的是机会遇到合适的。
"杨飞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说道:"这不是合不合适的问题,是我这个人本身有问题。
"王奇面露疑惑,追问道:"这话怎么说?"杨飞苦笑着说:"她嫌我太无趣,
像个机器人一样。我想了一整晚,觉得她说得没错,我的生活实在是太按部就班了。
"王奇接着问:"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杨飞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
缓缓说道:"我想请几天年假,出去走走散散心,去个远点的地方。
"王奇猜测道:"是打算去海南或者云南吗?"杨飞思索片刻后回答:"去湖南吧,
听说那里民风淳朴,山水风光也很美,正好能让我静下心来好好想想。
"王奇有些惊讶:"湖南?你一个上海人去那儿干嘛?那边有什么好玩的?
"杨飞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但我就是想换个环境,去看看不一样的生活。"当天下午,
杨飞便去找领导请假。部门经理王总看了看他略显憔悴的脸色,很爽快地答应了:"行,
你确实需要好好调整一下状态,不过别去太久,项目还等着你回来跟进呢。
"杨飞理解地点点头:"就请一个星期,不会耽误太久的。"王总叮嘱道:"好,
在外注意安全。"回到家后,杨飞开始收拾行李。他找出许久未用的旅行箱,
往里面放进几件换洗衣物,还有相机、充电器等必备物品。收拾过程中,
他发现了一张和周玉莹的合影,那是去年在外滩游玩时拍的,照片里两人都笑得十分灿烂。
杨飞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最终还是将它收进了抽屉里。他在心里告诉自己,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现在的自己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02 意外婚礼次日清晨,
杨飞拖着行李箱出了门。他既未提前预订酒店,也没做详尽的旅行攻略,
一心只想开启一场随性而至的旅程。从上海到长沙的高铁需行驶四个多小时,
杨飞选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致,他的心境逐渐归于平静。
离开上海时还是阴雨沉沉的天气,可越往南方行进,天色愈发晴朗。进入湖南境内后,
更是阳光灿烂,直叫人心情畅快。“各位旅客,
列车即将抵达长沙南站……”广播里传来甜美的女声,杨飞收拾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抵达长沙后,杨飞没在市区多做停留,径直买了前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车票。候车时,
他听见身旁两位背包客正在交谈。“听说凤凰古城很美,就是商业化气息太浓了。
”一个身着冲锋衣的男孩说道。一旁的女孩接过话茬:“可不是嘛,不如去一些小村落瞧瞧,
更有原汁原味的感觉。”“我朋友上次去了一个叫银坡村的地方,
说那儿还保留着最本真的苗族风情。”听闻此言,杨飞心中不禁一动。
他原本打算直接奔赴凤凰古城,此刻却觉得去小村落探访一番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四个小时后,杨飞抵达吉首市,他在当地租了一辆车,打算来一场自驾游。接过车钥匙时,
租车老板热情地为他介绍路线。“小伙子是头一回造访湘西吧?建议你先去凤凰古城,
之后可以去德夯苗寨,那儿的风景美极了。”“老板,您知道银坡村吗?”杨飞问道。
“银坡村啊,自然知道,那是个纯粹的苗族村落,很少有外地人前往,你怎么会想去那儿?
”杨飞想起女孩的话,笑着答道:“想见识一下原生态的苗族文化。
”老板也笑了:“那你可算是来对地方了。“银坡村的苗族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
而且村民都十分热情。“不过那儿地处偏僻,路况不太理想,你开车可得多加小心。
”杨飞点点头,拿着老板手绘的简易地图驾车出发了。湘西的山路果然难行,九曲十八弯,
许多路段还没有护栏。杨飞驾车格外谨慎,生怕出什么差错。行驶了两个小时后,
GPS信号开始时断时续,他只能凭借路标前行。正当他有些迷茫之际,
前方出现一块路牌:“银坡村3公里”。杨飞心中一喜,踩下油门加快了车速。
又行驶了十几分钟,一个典型的苗族村寨映入眼帘。村口有一座小木桥,
桥下是潺潺流动的清澈小溪。村里的房屋均为木质结构,屋顶覆盖着青瓦,颇具特色。
但让杨飞感到诧异的是,村子里热闹非凡。路边停放着许多车辆,有小轿车、面包车,
甚至还有几辆奔驰宝马。村子里锣鼓声震天响,还能听见高亢嘹亮的苗歌声。
杨飞将车停在路边,下车一探究竟。恰逢一位身着苗族服饰的中年大叔从村里走出,
看到杨飞后,大叔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小伙子是来参加婚礼的吧?
”大叔操着一口浓重湘西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婚礼?”杨飞愣了一下。
大叔兴致勃勃地说:“没错,是陈志成的婚礼,今天可热闹啦。 既然来了,
就一定要进去喝上两杯,村里难得举办这么盛大的婚礼,错过了可就太可惜了。
”杨飞想解释自己只是途经此地,但大叔已经热情地拉着他往村里走。“大叔,
我不是来参加婚礼的,我只是……”大叔摆了摆手:“别客气,别见外,来都来了。
“陈志成可是我们村的骄傲,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如今在长沙开了自己的公司。
他娶的新娘也是个好姑娘,来自邻村,长得漂亮又能干。”说话间,两人已步入村落,
眼前的景象令杨飞惊叹:家家户户门前高悬红灯笼,村中空地搭起偌大帐篷,
几十张圆桌排列得整整齐齐。村民们身着节庆盛装,有的在灶台前烹制佳肴,
有的在搬运桌椅器物,人人忙得脚不沾地。最吸睛的当属村中央的表演区域,
几位身着华美苗族服饰的少女正翩翩起舞。银饰在阳光下流转璀璨光泽,
美得叫人挪不开目光。“小伙子,你和志成是啥关系?”大叔问道。杨飞暗自发愁,
此刻想脱身已是不能,只能硬着头皮敷衍:“我们是……大学同学。
”大叔闻言更热络了:“原来是志成的大学同窗!难怪看你斯斯文文的。 走走走,
我带你去见志成,他正在那边招呼客人呢。”杨飞被大叔拽向人群中央,
心里七上八下直打鼓。他从未参加过苗族婚礼,更没干过冒充他人朋友的事,
此刻只觉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志成!志成!”大叔高声呼喊,“你大学同学来啦!
”人群中走出个身着新郎礼服的年轻人,约莫二十***岁,相貌堂堂。他见到杨飞时,
眼中闪过一丝困惑,但很快换上礼貌的笑意。“您好,我是陈志成。”新郎主动伸手。
“你好,我是杨飞。”杨飞与他握手,心里默默祈祷别露馅。
“杨飞……杨飞……”陈志成念叨着这个名字,显然不记得有这么位同学。但出于礼节,
他并未当场拆穿,而是笑着说:“哦,想起来了!欢迎欢迎!能来参加我的婚礼,
太让我高兴了。”“恭喜恭喜。”杨飞暗暗松了口气。“来来来,我给你介绍,
这是我新娘小娜。”陈志成拉过身旁身着华丽苗族婚服的姑娘,“小娜,
这是我大学同学杨飞。”新娘小娜容貌秀丽,是典型的苗族美女,肌肤白皙,双眸明亮。
她身上的苗族婚服精致非凡,银饰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折射出夺目光芒。“杨大哥好。
”小娜嗓音清甜,带着浓浓的苗族口音。“新娘真漂亮。”杨飞由衷赞叹。
“谢谢杨大哥夸奖。”小娜羞赧一笑。这时,一位身着淡蓝色连衣裙的姑娘走近。
她虽未穿苗族服饰,却气质出众,周身萦绕着清新脱俗的韵味。“表姐,客人们都坐好了,
可以开始了。”姑娘对新娘说。小娜点点头,转向杨飞介绍:“杨大哥,这是我表妹春燕,
在县城当老师。”“春燕,这是志成的大学同学杨飞。”春燕看向杨飞,
礼貌颔首:“杨先生好。”“你好。”杨飞回礼。就在此时,
村里的广播响起:“各位亲朋好友,婚宴马上开始,请大家就座。”人群陆续向帐篷涌动,
杨飞被大叔拉到一张圆桌前坐下。桌上已有几位宾客,有县里的干部,有新郎的同事,
都是外来客。大叔向众人介绍:“这位是新郎的大学同学杨飞,从上海来的。
”对面的中年女人眼睛一亮:“哟,上海来的!”“小伙子,上海现在发展得咋样?
房价是不是贵上天啦?”“还行,房价确实不便宜。”杨飞如实作答。
“听说上海人都赚大钱,月薪好几万呢!”另一位男士插话说。“没那么夸张,
我就是个普通上班族。”正聊着,一位村民捧着红色记账本走来,开始收礼金。“各位客人,
按我们这儿的规矩,请大家随个礼。”杨飞看着旁人纷纷掏钱,心里直犯难。
此刻想走已是骑虎难下,若不随礼实在尴尬;可他压根不是新郎真朋友,这么做总觉得别扭。
“杨先生,您随多少?”收礼的村民问。杨飞偷瞄其他人的数额:县里干部随了800,
新郎同事随了600。他一咬牙,掏出一千元递过去:“一千。”“好嘞,杨飞先生,
一千元。”村民在本子上工整记下名字和金额。看着自己的名字落进礼单,
杨飞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他竟以这般奇妙的方式,成了这场婚礼的正式宾客。
03 心动瞬间婚宴正式开席,杨飞被眼前原生态的喜庆氛围深深触动。
这与他在上海参加过的酒店婚礼截然不同——没有刻意营造的煽情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