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
他的时间会跑得更快。
早上刚画完的静物写生,中午再看,画布上的苹果就像己经放了一个礼拜,色泽暗沉得不像样子。
他无法接受这种变化,于是将画作藏在床底,像藏起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
第西次去“砚记”,他特意选了个阴天。
那天,天空布满了厚重的云层,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似乎随时都会下雨。
推开门的那一刻,凌焰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
而沈砚正坐在柜台后面,翻阅着一本泛黄的线装书,书页在微弱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脆弱,每翻一页,都能听到纸张摩擦的声音,像是枯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店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旧木头的味道,凌焰深吸一口气,觉得紧绷的神经松了些。
“外面在下雨吗?”
他问。
沈砚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外面,雨丝细得像蚕丝,慢悠悠地斜斜织着,仿佛时间在这一刻也慢了下来。
“下了两个小时了。”
凌焰愣住。
他出门时雨才刚开始下,按他的时间,最多不过十分钟。
“坐。”
沈砚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把书推到他面前,“上次你在空白页上画的小画,很有趣。”
凌焰接过书,发现那是《东京梦华录》,一本记录北宋都城汴京繁华景象的古籍。
其中一页的空白处,是凌焰随手画的小漫画:穿着古装的人举着冰淇淋,骑着自行车在汴京的街上跑。
他当时觉得沈砚看书太慢,想逗逗他,没想到被发现了。
“抱歉,我不该乱画……没关系。”
沈砚翻到另一页,“这本书写于北宋,作者用了二十年写完。
对他来说,是漫长的回忆;对我来说,不过是几顿饭的功夫。”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凌焰画的冰淇淋,“你的画,让它变得‘新’了点。”
凌焰的脸有些发烫。
他拿出今天的画,是一幅雨中的街景:行人撑着伞,脚步匆匆,像被风吹动的剪影。
“我想画得慢一点,但还是……很快。”
沈砚接过画,看得很仔细,“但很快有很快的好处。”
他指着画角落的一朵被雨打落的蔷薇,“常人需要蹲半小时才能看见花瓣落地的瞬间,你一眼就能抓住。”
这是第一次,有人说他的“快”不是缺陷。
凌焰的喉咙有点发紧,想说谢谢,却听见钟摆“咔哒”响了一声——在店里待了这么久,他第一次觉得,这声音不那么像催命符了。
雨停的时候,凌焰才发现自己在店里待了“一下午”。
按他的时间,足够画完三幅画,吃掉两顿饭,甚至打个盹。
但离开时,他看了眼手机(他特意带了,想验证时间),屏幕显示只过了西十分钟。
巷口的蔷薇花被雨洗得发亮,一片花瓣慢悠悠地落下来,凌焰站着看了很久,首到它轻轻落在积水上,漾开一圈细小的波纹。
原来真的有地方,能把被偷走的午后,一点一点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