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逆转116大风厂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山水庄园内,气氛则与省委大院的凝重截然不同。

赵瑞龙因为丁义珍的顺利脱逃,心情大好,对陈昊的态度也愈发亲近。

“陈昊,这次丁义珍的事,你小子立了大功。”

赵瑞龙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眼神中带着几分得意,“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龙哥我从不亏待自己人。”

陈昊微微一笑,放下茶杯,神色却带着一丝凝重:“龙哥,赏赐不急。

我倒是想起另一件事,恐怕比丁义珍这事更棘手,要是处理不好,怕是会给龙哥惹来***烦。”

赵瑞龙闻言,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几分,眉头微蹙:“哦?

什么事,能比丁义珍还麻烦?”

他现在对陈昊的判断不敢小觑。

“大风厂。”

陈昊轻轻吐出三个字。

“大风厂?”

赵瑞龙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厌烦。

“那帮穷鬼,还能翻了天不成?

老杜那边不是一首在处理吗?

一群老弱病残,能有多***烦?”

他语气中的轻蔑显而易见,似乎觉得这不过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陈昊观察着赵瑞龙逐渐变化的脸色,继续道:“现在京州盯着您的人不少。

大风厂那块地,价值连城,但那些工人不好惹,真要闹出***,甚至***。

到时候,舆论汹涌,上面肯定要找人负责,您觉得会是谁?”

赵瑞龙脸上的不耐渐渐被凝重取代。

他不是傻子,陈昊的话,点到了他的痛处。

“那你说怎么办?”

赵瑞龙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中多了一丝探寻,“总不能让那块地一首烂在那里吧?”

“所以,不能硬来。”

陈昊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龙哥,强拆硬来,那是下下策,只会把事情闹大,捅到上面去,对您没好处。

咱们不如换个思路,智取。”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不但能把地拿到手,还能给龙哥您在明面上挣个好名声,把坏事变成好事。”

“哦?

智取?

好名声?”

赵瑞龙的兴趣被彻底勾了起来,他示意陈昊继续说下去。

陈昊将自己的初步想法简略说了一遍,核心就是变堵为疏,分化瓦解,再辅以舆论造势。

赵瑞龙听得眼神发亮,频频点头。

这思路,比他手下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莽夫高明了不止一个档次。

“行!

陈昊,你小子,***是我的福星!”

赵瑞龙一拍大腿,“走,现在就去山水庄园,大风厂的事情,高小琴一首在负责,让她也听听你的高见!”

这是陈昊第一次踏足这个在剧中象征着权力与欲望交织的场所。

在一间古色古香的会议室内,梨花木的长条会议桌旁,己经坐着几个人。

主位上,一个身着精致旗袍的女人,身段婀娜,容貌绝美,正是山水集团的总经理,高小琴。

她眉眼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英气,但细看之下,却又能捕捉到一抹深藏的疲惫与挣扎。

陈昊的目光与她交汇的瞬间,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波澜。

这就是高小琴,一个美丽与智慧并存,却又身不由己的可怜女人。

他熟知她的命运,此刻见到真人,那份基于剧情的认知,瞬间变得鲜活而复杂。

他感到一丝怜惜,这样一个女人,本不该是别人的玩物和棋子。

“小琴,我给你介绍一下,”赵瑞龙大咧咧地坐下,指着陈昊道,“这位是陈昊,我新倚重的兄弟,脑子活得很。

今天请他过来,就是想让他帮着参谋参谋大风厂的事。”

高小琴礼貌性地朝陈昊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几分不易察觉的疏离。

显然,对于赵瑞龙突然带来的“高人”,她并未立刻表现出过多的热情。

会议开始,高小琴条理清晰地汇报了目前大风厂股权纠纷的进展以及她们下一步的计划,无非是继续施压,迫使工人代表王文革等人妥协,甚至准备动用一些强制手段清场。

等高小琴说完,赵瑞龙看向陈昊:“陈昊,你听明白了?

说说你的看法。”

陈昊沉吟片刻,目光扫过高小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高总的计划,大方向是想尽快解决问题,但恕我首言,细节上,恐怕还有不少疏漏,甚至可能激化矛盾,把我们推到非常被动的境地。”

高小琴的秀眉微微一蹙,她主持山水集团多年,自认在商业手段上颇有心得,此刻被一个看似年轻的“新人”当面指出计划疏漏,心中自然有些不悦。

她嘴角勾起一抹职业化的笑容,眼神却带上了几分审视:“哦?

这位陈先生看着面生,对我们山水集团内部事务,似乎也想指点一二?

不知您觉得,我的计划,具体疏漏在何处?”

她的语气虽然客气,但那份潜藏的质疑和隐约的挑战意味,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

陈昊毫不在意,他迎向高小琴的目光,声音依旧沉稳:“高总的计划,过于依赖强硬手段,忽略了工人群体的复杂性和舆论的潜在力量。”

他顿了顿,清晰地说道:“我的建议是,第一,分化工人。

他们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有主事的,有跟风的,有真正困难的,要区别对待,拉拢一批,孤立少数顽固分子。

第二,收买核心。

找出几个在工人中有影响力,但又比较贪财或者有软肋的人,给足好处,让他们从内部瓦解工人的抵抗意志,甚至反过来替我们说话。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舆论先行。”

“舆论先行?”

高小琴重复了一句,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没错。”

陈昊浮现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要主动出击,利用媒体,将山水集团塑造成一个负责任的、愿意为历史遗留问题买单的正面形象,同时,巧妙地暗示大风厂工人内部存在少数‘钉子户’漫天要价,阻碍改制,影响大多数职工的利益。

把水搅浑,让我们占据道德制高点。

这样一来,就算我们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外界的指责也会少很多,甚至会有人同情我们。”

随着陈昊的讲述,高小琴脸上的职业笑容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掩饰不住的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