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萌芽与试探
阳光透过香樟树叶的缝隙落在屏幕上,“我是苏”三个字被光斑晃得微微发亮,像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咋了宇哥?
走啊。”
王浩在前面回头催他,手里转着个篮球——不知什么时候又把球摸出来了。
“来了。”
林宇迅速回了个“我是林宇”,把手机揣回兜里,快步跟上王浩。
指尖碰到校服口袋里的诺基亚,那点残留的温度仿佛还没散去。
创业孵化基地在学校老图书馆的三楼,楼梯扶手包着的红漆掉了大半,露出里面暗沉的木头。
楼道里堆着几个旧纸箱,印着“计算机系报废设备”的字样,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灰尘味。
“不是吧宇哥,你要来这儿?”
王浩皱着眉踢开脚边的纸箱,“这地方除了老头老太太谁来啊?
还不如去社团招新现场,听说外语系的妹子全去了。”
林宇没理他的抱怨,径首走到三楼走廊尽头的办公室。
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翻文件的沙沙声。
他敲了敲门,一个苍老的声音应道:“请进。”
推开门,李教授正坐在堆满书籍的办公桌后写着什么,抬头看到他们,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你们是……李教授您好,我们是计算机系的新生,我叫林宇,他叫王浩。”
林宇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刚才在开学典礼上听了您的发言,想来咨询一下创业孵化基地的事。”
李教授放下笔,打量着两个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眼神里带着几分讶异:“新生?
刚开学就想创业?”
“不是马上创业,是想先了解一下。”
林宇斟酌着措辞,“我们觉得校园里有些信息不太通畅,想做个整合信息的平台,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哦?
具体说说。”
李教授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
林宇定了定神,将刚才在礼堂里构思的想法娓娓道来:“比如选课系统,现在要去教务处排队,能不能搬到线上?
二手交易靠公告栏,能不能集中到一个平台?
还有社团活动、失物招领、甚至食堂菜单……把这些需求整合起来,做一个只针对本校学生的APP。”
这些想法在后世看来稀松平常,但在2010年的大学校园里,却算得上新鲜。
智能手机刚刚普及,大部分学生还在用功能机,校园信息化建设更是滞后。
李教授听完,沉默着捻了捻下巴上的胡子,半晌才开口:“想法不错,抓住了痛点。
但你们想过技术、资金、推广这些问题吗?”
“技术方面,我学计算机的,编程可以搞定。”
林宇语气肯定,前世积累的技术经验足够应付初期开发,“资金……我们可以先从最基础的功能做起,用免费吸引用户,等有了流量再想盈利模式。
推广的话,校园里口碑传播很快,只要有用,学生们会自己分享。”
他说得条理清晰,完全不像个刚入学的新生。
李教授眼中的讶异更浓了,看向林宇的目光多了几分审视:“你好像……很懂这些?”
林宇心里咯噔一下,差点忘了自己现在的身份。
他连忙挠挠头,装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暑假看了几本创业的书,瞎琢磨的,可能不太成熟……不,很成熟。”
李教授打断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茶,“很多创业失败的人,不是输在技术,是输在看不到需求。
你能从身边的问题出发,这很难得。”
他站起身,走到靠墙的文件柜前,翻出一叠表格:“孵化基地有免费的办公位,还有基础的网络和设备,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以申请入驻。
你们把这个表填了,把项目计划书细化一下,下周交给我。”
林宇接过表格,指尖因为激动微微颤抖。
前世他第一次进这个办公室,是大三那年,带着被王浩篡改过的计划书,被李教授泼了冷水——“急功近利,忘了初心”。
没想到重来一次,竟然得到了截然相反的肯定。
“谢谢李教授!”
“先别急着谢。”
李教授摆摆手,“想法好只是第一步,能不能落地还得看执行力。
你们是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别本末倒置。”
“我们明白!”
离开办公室时,王浩还晕乎乎的:“宇哥,咱真要搞这个啊?
听着就挺麻烦的……麻烦才有机遇。”
林宇把表格折好放进兜里,“你想想,等我们的APP火了,全校学生都在用,那是什么感觉?”
王浩挠挠头,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眼睛亮了亮:“好像……挺酷的?”
“不止是酷。”
林宇停下脚步,看向教学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这是我们能抓住的第一个风口。”
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即将到来,他必须在浪潮真正掀起前,先造出自己的小船。
回到宿舍时,另外两个室友正在收拾东西。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镜框,自我介绍:“我叫赵磊,电子系的。”
另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笑着点头:“孙阳,跟你一样计算机系的。”
林宇和他们打了招呼,刚坐下,手机就震动了。
是苏瑶发来的短信:“刚才在礼堂忘了问,你也是金融系的吗?”
林宇失笑,回过去:“计算机系的,刚才说过啦。”
很快收到回复:“啊不好意思,我记混了 你们系在哪个楼啊?”
一来二去,两人就聊了起来。
林宇故意问起图书馆的位置,苏瑶说她下午要去借书,可以带他去。
“宇哥,傻笑啥呢?”
王浩凑过来看他手机,“跟谁聊呢这么开心?”
林宇把手机往怀里一揣:“没谁。
对了,项目计划书得赶紧写,你负责想想学生们还有哪些需求,越细越好。”
“我?”
王浩一脸不情愿,“我哪会这个啊?”
“你平时不是挺能聊吗?
去问问同学,吃饭、选课、找***,都有啥不方便的。”
林宇把笔塞给他,“记下来,这就是我们的宝藏。”
王浩嘟囔着“就知道使唤我”,但还是拿起本子出去了。
林宇看着他的背影,眼神复杂。
他知道王浩骨子里的懒惰和投机,前世就是利用这一点,一步步把他拖进了泥潭。
这一世,他不会再给对方算计的机会,但眼下,王浩的人脉和活跃性子,确实能派上用场。
下午去图书馆的路上,林宇特意绕到校外的打印店,花五块钱打印了一份校园地图,在上面圈出各个宿舍楼、教学楼、食堂的位置。
苏瑶说的那本《电子商务概论》,他记得在三楼的经济类书架,前世就是在那里第一次和她说话。
“林宇!
这里!”
苏瑶站在图书馆门口的台阶上,穿着浅蓝色的牛仔裤,手里拿着本《西方经济学》,看到他挥了挥手。
秋日的阳光落在她脸上,绒毛清晰可见,比记忆里的任何时候都要鲜活。
“等很久了吗?”
“没有,刚到。”
苏瑶笑着递给他一瓶水,“看你上午好像对创业挺感兴趣,你平时喜欢研究这些?”
“嗯,随便看看。”
林宇拧开水瓶喝了一口,柠檬味的汽水在舌尖炸开,清爽得很,“你呢?
金融系的,以后想进银行?”
“还没想好呢,”苏瑶蹦下台阶,并肩和他往里走,“感觉金融好复杂,昨天看教材,好多名词都看不懂。”
“不懂可以问我。”
话一出口,林宇就后悔了——他一个计算机系的,哪懂金融?
果然,苏瑶惊讶地挑眉:“你懂金融?”
“略……略懂一点。”
林宇硬着头皮圆谎,“以前看我爸看过相关的书,耳濡目染。”
前世为了和做投资的苏瑶有共同话题,他恶补了大半年金融知识,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苏瑶眼睛亮了:“那太好了!
等我遇到不懂的,真能问你吗?”
“随时。”
林宇看着她期待的眼神,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前世她总是说“林宇,你能不能陪我聊聊”,而他总说“忙着呢,晚点说”。
原来被她需要的感觉,是这么踏实。
走到三楼经济区,苏瑶径首走向最里面的书架,踮起脚去够最高层的书——和记忆里一模一样。
林宇快步走过去,在她够到之前,把那本《电子商务概论》抽了出来。
“这本?”
苏瑶转过身,看到他手里的书,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对,就是这本。
谢谢你呀,又是你帮我。”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她微弯的眼睫上,像落了层金粉。
林宇喉结滚动了一下,把书递给她,声音比平时低了些:“不用谢。”
这一次,他没有像前世那样匆匆离开,而是靠在书架旁,看着苏瑶翻开书,手指在目录上滑动。
“你创业想做校园APP?”
苏瑶突然抬头问。
“嗯,整合些校园服务。”
“那……能加个查课表的功能吗?”
苏瑶指了指自己的笔记本,“我总是记不住教学楼的位置,每次上课都要提前半小时找地方。”
林宇心里一动——这是他没考虑到的细节。
他立刻从口袋里掏出地图,在上面圈出几个常用来上课的教学楼:“我帮你标出来,以后记不住就看这个。”
苏瑶看着他认真标注的样子,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林宇,你好像什么都懂一点。”
“因为……”林宇抬起头,对上她的眼睛,认真地说,“我想把很多事都做好。”
包括,重新认识你。
那天下午,他们在图书馆待了两个小时。
苏瑶看书,林宇就在旁边画APP的简易原型图,偶尔抬头看她一眼,阳光在书页上缓缓移动,时间过得又慢又暖。
离开时,苏瑶突然说:“对了,我表姐在做校园代理,卖电话卡和路由器,她说很多新生不知道在哪办。
你做APP的话,或许可以加个生活服务板块?”
林宇眼睛一亮——这又是个精准的需求!
前世他们的APP后期才加了这个功能,没想到苏瑶现在就提出来了。
“你这个主意太棒了!”
看到林宇惊喜的样子,苏瑶脸颊微红:“能帮上忙就好。”
走到宿舍楼下,王浩正蹲在树底下玩手机,看到他们过来,立刻蹦起来:“宇哥!
我问了好几个宿舍,他们说最烦的是取快递,菜鸟驿站太远了,排队能排半小时!”
“还有这事?”
林宇眼睛更亮了,“记下了,这是个重要需求。”
王浩说完,才注意到旁边的苏瑶,挤眉弄眼地笑了笑。
苏瑶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对林宇挥挥手:“那我先回去了,晚点聊。”
“嗯,晚点聊。”
看着苏瑶走进宿舍楼,王浩才凑过来:“可以啊宇哥,一下午就混熟了?
她还帮你想主意呢?”
林宇没理他,拿出原型图添上“快递代取”几个字,又想起苏瑶说的电话卡代理,干脆加了个“校园集市”板块。
“走,回宿舍写计划书。”
夜幕降临时,项目计划书的初稿己经成型。
林宇负责技术框架和功能模块,王浩提供的需求被一条条整合进去,从查课表、失物招领到二手交易、***信息,密密麻麻写了三页纸。
“宇哥,你这脑子是咋长的?”
王浩看着计划书,一脸佩服,“我觉得这玩意儿真能成!”
“成不成,得试过才知道。”
林宇把计划书折好,“明天再完善一下,争取下周交给李教授。”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瑶发来的短信,附了张照片——她在笔记本上画的课表,用不同颜色的笔标了教学楼,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照着你标的地图画的,是不是清楚多啦?”
林宇看着那张画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的课表,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他回复:“特别清楚,比学校发的好用多了。”
“那以后我帮你画?”
林宇看着屏幕上的字,笑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铁栏杆照进来,落在桌上的计划书上,也落在墙上那张科比海报上。
24号球衣在月光下,仿佛也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
王浩己经趴在床上打起了呼噜,林宇却毫无睡意。
他拿出手机,翻到苏瑶的号码,犹豫了一下,存了个名字——“瑶瑶”。
前世这个名字被他藏在通讯录的最深处,离婚后删了又加,加了又删,到最后只剩下一串模糊的数字。
这一世,他要让这个名字,重新变得清晰而温暖。
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林宇的脸,眼神里有憧憬,有坚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
他知道,创业的路注定充满挑战,背叛的阴影也从未消失,但此刻,手里的项目计划书,口袋里的地图,还有通讯录里那个崭新的名字,都在告诉他: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了。
(第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