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这家面馆的怨气,比面条还劲道我叫江河,一个无业游民。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职业,大概算是个骨灰级的美食探店博主。不过我不像别人那样,
探店是为了接广子赚钱。我的工作是给那些“闹鬼”的店写差评。今天,
我的手机APP“食神在野”又弹了一条新的派单。
任务目标:面香斋地址:槐树里胡同44号异常事件:据多名食客反映,
该店近半个月出品的所有面条,在上桌前都会自动拧成一个完美的死结。
附加信息:店主老王怀疑是对家请了'脏东西',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我看着那张附图里一碗打了结的整整齐齐的拉面,叹了口气。得,
又是一个因为“恶意差评”催生出来的低等“怨灵”。
我蹬上我那辆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二八大杠,慢悠悠地朝着槐树里胡同骑去。
“面香斋”的门面不大,但很干净。店主老王,一个愁眉苦脸的中年男人,
一看到我就像看到了救星。“大师!您可算来了!”“别叫我大师,叫我江河就行。
”我摆摆手,开门见山,“菜单拿来,店里最招牌的上一碗。”“好嘞!
”我找了个角落坐下。店里冷冷清清,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怨气。那怨气不冷不阴,
反而带着点挥之不去的面粉味儿。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上来了。我拿起筷子一挑。
果然。碗里的面条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精心编织过一样,
每一根都严丝合缝地拧成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双重死结。解是肯定解不开了。
老王在一旁都快哭了。“大师,您看,就是这样!邪了门了!”我没理他,
夹起一块牛肉放进嘴里。嗯,肉炖得不错,火候刚好。我又喝了口汤。汤头也算鲜美,
是牛骨熬的。我拿出手机,点开“食神在野”APP,找到了“面香斋”的页面。
往下翻了翻,我很快就找到了那条一切的源头。一条半个月前发布的一星差评。
ID叫做“爱吃面的宝宝”。内容写得极其恶毒。垃圾!这辈子吃过最难吃的面!
面条跟钢丝一样硬,一点都不劲道!汤跟刷锅水一样淡!老板服务态度还差!谁来谁上当!
一生黑!就是这条充满了主观恶意和不实信息的差评,像一颗毒种子,
在无数食客的浏览和意念的浇灌下,催生出了这间屋子里那个正在默默打结的“面条怨灵”。
我放下手机,拿出了一副一次性手套。然后,在老王惊恐的目光中,
我直接用手从那个死结里揪出了一根面条,放进嘴里仔细地咀嚼着。
“唔……”我闭上眼睛细细品味。那个隐藏在空气里的“怨灵”似乎感觉到了我的挑衅,
整个面馆的温度都降了几分。我嚼了足足三分钟。然后我睁开眼,
对着空气轻声地说了一句:“行了,我知道了。”“你的'不劲道',不是面条本身的问题。
”“是你自己打的这个'结',让面条内部的应力发生了改变。”说完,我拿起手机,
无视了老王那仿佛在看神经病的眼神,点下了“写点评”的按钮。然后我开始打字。
我没有写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我写的是一篇极其专业、极其严谨,
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美食评测。我的标题是:一颗老鼠屎,
是如何试图坏掉一锅还算不错的汤的?——面香斋深度评测一星,
送给那条叫“爱吃面的宝宝”的睿智差评。口味:三星半。首先是面。
本店采用的是高筋粉,和面时加入了少量的盐水以增加延展性,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
揉面和醒面的时间明显不够!导致面条的筋性没能完全激发出来。
这就是那位'宝宝'口中'像钢丝一样硬'的原因。它不是硬,是'韧'得不够彻底,
所以显得有些'死'。但是请注意,这绝对不是'不劲道'。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业余爱好者和一个专业厨师之间的差距。其次是汤。
汤底用的是牛骨和香料小火慢熬,至少六个小时。
这一点从汤色和表面的油脂乳化程度上可以看出来。
但是败笔在于出锅前那勺画蛇添足的味精,它直接破坏了原汤的鲜味层次。
那位'宝宝'觉得'淡',我猜是因为他的舌头已经被工业鲜味剂给彻底搞坏了。
最后关于服务。老板老王是一个有点社恐的中年男人,
你不能指望他给你跳个'科目三',但他给你端的面永远是满满当当的。这就够了。
总结:一家有六十分潜力的社区面馆,
被一个零分的差评和老板自己四十分的和面技术拖累了。
建议老板有空去隔壁的兰州拉面当一个月学徒,好好看看人家的面是怎么'活'过来的。
完毕。当我点击“发布”按钮的那一刻,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这个房间里那股属于“面条怨灵”的阴郁、执拗的怨气,
在我这篇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找不出一丝破绽的“最终点评”面前,
像遇到了阳光的冰雪一样,迅速地瓦解、消融,最后彻底归于虚无。
它被平台的“真实性算法”判定为“虚假信息”,被彻底“净化”了。
我拿起筷子再次伸向那碗面,筷子轻松地挑起了一捧顺滑流畅的面条,再也没有任何的结。
我对面那个从头到尾都看傻了的老板老王,扑通一声就给我跪下了。“大师!活神仙啊!!
”我叹了口气,把手机揣回兜里。“面钱记账上。”“下次和面再敢偷懒,
我就给你也写个差评。”02 | 这酒店的服务员,是从地府请来的?
处理完“面条怨灵”,我的“食神在野”APP清静了两天。我乐得清闲,
在家binge-watching了两整天过气的肥皂剧。直到第三天下午,
一个新的派单又来了。这次不是餐厅,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任务目标:希尔莱登大酒店地址:金融中心CBD,
1号异常事件:多名住客投诉,该酒店的全体服务人员行为举止极其诡异。他们不说话,
没表情,动作像机器人一样精准而僵硬。半夜还会站在客人床前,默默地帮你掖被角,
导致数名客人精神受到严重惊吓。附加信息:酒店经理快疯了,怀疑被人下了集体降头。
我看着任务描述里那个“掖被角”的细节,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好家伙,
这比面条打结可恐怖多了。这次的“怨念”等级明显高了不少。我关掉电视,
换了身看上去比较像“有钱人”的体面衣服,打了个车直奔金融中心。
希尔莱登大酒店金碧辉煌,气派非凡。但我一踏进那旋转大门,
一股冰冷的、充满了“秩序感”和“压迫感”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大堂里所有的人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门童用标准的九十度鞠躬为你开门。
前台小姐脸上带着无可挑剔的微笑,但那微笑像用尺子量过一样分毫不差,也毫无温度。
行李员推着行李车走的是绝对的直线,转弯都是标准的直角。
他们就像一排排上了发条的精致人偶,完美而诡异。
我用我的白金信用卡假的开了一间最贵的行政套房。
为我服务的前台小姐全程保持着那个诡异的微笑,
她说的话也像是提前录好的:“尊敬的江河先生,很高兴为您服务,祝您入住愉快。
”没有一丝多余的语气词。我走进电梯,电梯里还有一个负责按楼层的服务生。
他站得笔直如一杆标枪。我进去后,他面无表情地对着我鞠了个躬,然后按下了我的楼层,
全程无声。我感觉我不是来住酒店的,我是误入了一个正在进行精密实验的生化基地。
进了房间,我把行李一扔,开始寻找“污染源”。我拿出手机点开APP,
很快就在酒店的点评区找到了它。一条被标注为“高亮”的一星差评。
ID是“细节控魔王”。这位“魔王”在一个月前入住了这家酒店,
然后他留下了一篇长达三万字的、图文并茂的史诗级差评。
从酒店大堂的大理石有几丝天然裂纹,到房间地毯的纤维有多少根不是朝南的。
从餐厅里刀叉的摆放误差了零点三毫米,
到游泳池的水酸碱度比国际标准高了零点零一个百分点。他用一种近乎于病态的偏执,
列举了这家酒店一百八十多条“不完美”的“罪证”。
最后的结语是:一家连'完美'都做不到的酒店,有什么资格自称'五星'?
这里的服务在我看来充满了混乱和无序!我感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冒犯!
就是这篇充满了极致“强迫症”和“控制欲”的差评,
催生了酒店里这个强大的“服务执念体”。这个“执念体”它没有恶意,
它只是想满足这位“细节控魔王”的愿望。
它想创造一个“绝对完美”、不出一丝差错的服务环境。于是它'附身'了所有的服务员,
抹去了他们所有不必要的“人性化”的情感和动作,
把他们变成了一台台精准执行命令的机器。包括半夜给你掖被角。因为在它看来,
被子露出来也是一种“不完美”。要对付这种由“秩序”的偏执而产生的“灵体”,
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种更变态、更高级的“秩序”来击垮它。
我躺在那张据说是用了“航天级记忆棉”的大床上,闭上眼开始酝酿我的“镇魂评”。半夜,
我被一阵细微的凉意惊醒。我一睁眼,果然,
一个穿着整洁制服的服务生的身影正悄无声息地站在我的床边。他正伸出双手,
准备帮我掖好那从我脚边滑落的被角。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眼睛里也没有任何神采,
只有一种对“完美”近乎于宗教般的虔诚。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拿起床头的手机,
屏幕的光照亮了我的脸。“辛苦了。”我对他平静地说,“但是,
你不觉得你还漏了点什么吗?”那服务生歪了歪头,似乎在处理我这句意料之外的话。
我打开我的APP,调出我刚刚写好的那篇点评,递到他那张僵硬的脸前。
我的标题是:住在希尔莱登,就像住在太平间——服务好到令人发指。一星。
因为最高的只有五星,根本不足以形容我的失望。环境:五星。没得说,
连灰尘都是按照星座的形状排列的。口味:五星。
每一粒米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怀疑厨师用的是游标卡尺。服务:负一百星。
我从未见过如此失败的服务。是的,你们的服务很'完美',
完美到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活人的气息。你们的微笑是假的,你们的鞠躬是程序的。
你们为我开门、为我按电梯、为我半夜掖被角,这些都只是'指令'的执行,
而不是'服务'的传递。五星级酒店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让客人感受到'宾至如归'。
而'家'的感觉恰恰来源于那些'不完美',
来源于家人之间那种无法量化、带着小小瑕疵的情感互动。
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在我打翻水杯时能在0.5秒内清理干净的机器人,
而是一个会笑着说'没关系,先生,我来处理'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你们追求'细节'的完美,却忽略了'灵魂'的巨大空洞。你们的服务是精确的,
是高效的。但唯独不是'温暖'的。在我看来,
这才是对一个五星级酒店最大的失败。当我念完最后一句,
我看到眼前这个服务生的身体开始剧烈地颤抖。他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上,
第一次露出了一种类似“混乱”和“崩溃”的表情。那个强大的“服务执念体”,
那个试图用“完美”来统治一切的存在,
在我这个更高级的、“追求情感温度”的“秩序”面前,
它那由冰冷规则构建起来的核心出现了不可修复的巨大Bug。“轰”的一声。
那服务生的身影像一个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一样闪烁了几下,然后彻底消失在了空气里。
整个酒店那股冰冷的压抑气息瞬间烟消云散。
我隐隐约约听到了走廊外面传来其他服务员那充满了如梦初醒的、茫然的交谈声。
“……我怎么在这儿?”“奇怪,刚才发生了什么?”我伸了个懒腰,重新躺回了床上,
点击了“发布”。然后给酒店经理发了一条短信。“问题解决了。
记得把房费和我的精神损失费打到我账上。”“哦,对了。
”“顺便帮我把那篇叫'细节控魔王'的睿智差评,
用'不符合酒店真实情况'的理由给举报了。”“让他也尝尝被'规则'制裁的滋味。
”03 | 健身房的私教,正在贩卖“肥宅快乐咒”连着处理了两桩“硬活”,
我感觉自己的“工作热情”正在被迅速消耗。于是我向司里申请了一个星期的带薪年假。
司长大笔一挥,批了。我乐得自在,每天就是躺在我的“狗窝”里刷剧、打游戏、点外卖。
一个星期下来,我感觉自己胖了至少五斤。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人会废掉的。
于是我痛定思痛,在我家附近一家新开的豪华健身房办了张卡。健身房的名字很霸气,
叫“力拔山兮”。设施很新,装修很酷,私教一个个都长得像希腊雕塑。
我本以为我能在这里重新找回我那早已离家出走的八块腹肌。结果我练了三天,
我就发现不对劲了。这家健身房有一股魔力,一股能让人“越练越懒”的魔力。
我只要一踏进这里的大门,
整个人就会被一种巨大的、名为“明天再说”和“努力有啥用”的负能量所包裹。
本来想练一个小时的,结果撸了五分钟铁就开始玩手机。本来想跑五公里的,
结果跑了不到五百米就开始气喘吁吁,感觉人生无望。最诡异的是不只我一个人这样。
整个健身房所有的会员都是一副被吸干了精气神的丧尸模样。有人躺在瑜伽垫上默默流泪。
有人坐在划船机上对着镜子思考哲学。还有人干脆就在跑步机旁边铺了张野餐垫,
开始吃起了炸鸡和啤酒。而那些肌肉猛男私教们对此视而不见,
他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在你耳边,用充满磁性的声音温柔地说:“没关系的,会员。
”“其实你已经很努力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开心。今天就到这里吧。
明天我们再卷土重来。”这哪里是健身房?这分明是“肥宅快乐教”的传教现场啊!
我立刻意识到了,这里也有“脏东西”。不过它不是“怨灵”,也不是“执念体”。
它更像是一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无形的“诅咒”,
一种能瓦解人斗志、放大人懒惰天性的“懒惰诅咒”。我强打起精神,
拖着像灌了铅一样的双腿回到了家。然后开始我的常规操作——查点评。果然,
在“力拔山兮”健身房开业之初的一条差评里,我找到了线索。ID:“摸鱼健将”。
点评内容:这家健身房纯属诈骗!教练比我还不积极!我练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玩手机!
我说他还跟我吵!最后竟然把我给辞退了!什么破地方!
我诅咒你这家店所有的客人都跟我一样!变成一条只想躺平的咸鱼!破案了。
一个被辞退的摸鱼教练心怀不满,留下了恶毒的诅咒。
而这个诅咒又恰好迎合了大部分人内心深处那“不想努力”的阴暗面。于是诅咒生效了。
要破除这种“概念性”的诅咒,靠简单的“逻辑证伪”已经不够了。
我必须找到一个能凌驾于它之上的“更高层”的规则。我想了一夜。第二天,
我带上我的手机和一个充电宝,再次来到了“力拔山兮”。我没有去训练区,
而是直接找到了健身房的经理。一个同样印堂发黑、精神萎靡的胖子。“你好,
我是这里的会员。”我说,“我怀疑你们健身房存在'诱导性消费'和'虚假宣传'。
”经理有气无力地看了我一眼:“先生,我们这里都是明码标价……”“我说的不是价格。
”我打断他,“我说的是你们贩卖的'理念'。”我打开了我的手机录音,
然后在健身房里走了一圈,把那些私教们对会员们说的那些“丧气话”全都录了下来。
“'努力没用论'。”“'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论。
”“'身材焦虑都是消费主义的陷阱'论。”我把这些录音在经理面前公放了一遍。
“你听听。”我说,“这些是一个健身房教练该说的话吗?
”“你们打着'帮我塑造身形'的旗号,卖给我高昂的年卡。
然后用这些充满了负能量的'反向成功学'来瓦解我的意志,最终让我心安理得地放弃健身。
这难道不是一种最高级的'诈骗'吗?”经理被我说得哑口无言。
“这……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他弱弱地辩解了一句。“好一个企业文化。”我冷笑。
然后我点开了“食神在野”APP,当着经理的面写下了我针对这家健身房的“判决书”。
我的标题是:史诗级巨坑!一家披着健身房外衣的“懒神”庙宇!一星。拉黑。
再也不会来。我不想讨论这里的器械或者环境,因为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家健身房的'内核'是坏的。它利用了人性中最根本的懒惰。
它将'躺平'和'放弃'包装成一种时髦的'生活哲学'。它在你最需要鼓励和监督的时候,
温柔地递给你一杯名为'算了'的毒鸡汤。这已经不是商业行为,
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PUA'。最关键的是!我把这一行字加粗放大。
该健身房及其私教团队,
会员公开宣传并兜售一种类似'玄学'和'唯心主义'的'不努力也能变强'的伪科学理念!
任何商户利用本平台发布、宣传包含封建迷信、伪科学或一切非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有害信息。
'我作为平台用户,现向平台正式举报!该商户存在严重违规行为!
请求平台立刻对其进行审查和处罚!当我点击“举报”按钮的那一刻,
我能感觉到笼罩在整个健身房上空那股粘稠的、令人四肢发软的“懒惰诅咒”,
就像触犯了天条一样,
被一股来自“平台规则”层面的、更强大更不容置喙的力量给瞬间净化得一干二净。
健身房里那群宛如行尸走肉的会员们仿佛突然被打了一针兴奋剂。
一个躺在瑜伽垫上思考人生的女孩突然跳了起来,做了个标准的“下犬式”。
一个在划船机上发呆的哥们猛地拉动把手,嘴里喊着:“我还能划!
”而那个吃炸鸡的大叔则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己手里的鸡腿,陷入了深深的自我谴责。
整个健身房重新充满了汗水和荷尔蒙的味道。我收起手机,看着那个同样容光焕发的经理。
“不用谢我。”我说。“这是我作为消费者应尽的监督义务。”“另外我的年卡麻烦退一下。
”“这个地方戾气太重,不适合我这种心态平和的养生人士。
部长警告我:别把'用户'都给“优化”了因为成功举报了一家“宣传伪科学”的健身房,
平台奖励了我一张“年度最佳正义用户”的电子锦旗和一千元的无门槛消费券。
我用这张券点了一周的麻辣小龙虾,日子过得好不快活。但好景不长。一周后,
我接到了我司的二把手,也就是我的顶头上司“异常信息管理与净化部”张部长的视频电话。
我们这个“天庭环卫司”只是个对外的代号,实际上我们部门内部工极其严密。
司长是大Boss,神龙见首不见尾。
而张部长就是直接给我派单、给我发工资也给我穿小鞋的直属领导。视频一接通,
张部长那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就出现在了屏幕上。“江河。”他连个客套的开场白都没有,
“最近业务处理得很'干净'嘛。”他特意在“干净”两个字上加了重音。
“都是托了部长的英明领导。”我立刻换上一副狗腿的笑脸。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呵呵。”张部长皮笑肉不笑,“你的处理报告我都看了。从面条打结,到酒店闹鬼,
再到那个懒人健身房。”“手法很犀利,切入点很刁钻,效果也很立竿见影。
”“但是……”他来了个经典的“领导专用转折”。“江河啊,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我们部门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他突然问我。“是……是净化'信息污染',
清除'恶意差评',维护平台的'真实'和'公正'?”我试探着回答。“是,也不是。
”张部长摇了摇头。“这只是对外的Slogan口号。”“你记住,”他压低了声音,
像是在说什么机密,“我们最核心的工作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持平台的'DAU'。
”“……啥?”我一愣,“DAU?
那不是'日活跃用户数量'Daily Active Users的缩写吗?
”“没错。”张部长点点头,眼神深邃得像个看不见底的黑洞。“江河,你要明白。
一个平台、一个世界想要'活'下去,它需要不仅仅是'好评'和'正能量'。
”“它同样需要'差评'、需要'争议'、需要'话题'。
”“这些'负面信息'虽然是'垃圾',但垃圾也是有'热值'的,也能产生'流量'。
”“一个只有五星好评的平台是死的,是没有'人气'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我的后背感到了一丝凉意。“你这次处理的那三个案子。
”张部长继续说。“那个'面条怨灵'是因为一条无脑的恶意差评,
它催生了一个很低的'信息污染',但是也带来了近千的'事件'浏览量。
从'流量'的角度看,这甚至是一笔小赚的买卖。”“你用一篇专业的点评把它'净化'了,
很好。这相当于一次'内容升级',把低级流量转化成了高级流量,值得表扬。
”“但是那个酒店的'服务执念体',
它的源头是一篇充满了'干货'和'细节'的史诗级差评。
那篇差评本身就自带极高的'阅读价值'和'话题性',
它在我们的系统里是被评为S-级'优质负面内容'的。
”“你用一个'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理由把它给举报封掉了,这就有点可惜了。
”“而最不应该的是那个健身房的'懒惰诅咒'。”“'不想努力'、'躺平文化',
这是多么有'传播性'、多么能引起'用户共鸣'的'爆款'话题啊!
”“本来运营部门都准备把这个事件炒作成一个'社会热点'了,
结果你一上来就搬出'平台总则',直接把它给一竿子打死了。”“这就叫什么?
这就叫没有'大局观'。”张部长看着我摇了摇头。“江河啊,我提醒你。
”“我们是平台的'秩序维护者',不是'清洁工'。”“我们的工作是'疏导',
不是'堵截'。”“你要学会和这些'负面信息'共存,
要学会在'秩序'和'流量'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水至清则无鱼。
平台要是干净得像一张白纸,那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
”“不要再随随便便就把我们的'用户'都给'优化'掉了。”“这次只是口头警告。
”“下次再犯就要扣你的'绩效'了。”说完他就挂断了视频。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儿,
半天没缓过神来。我第一次对我的工作、对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怀疑。
原来所谓的“斩妖除魔”,到头来也只是一门关于“KPI”和“流量变现”的生意。
这他妈的……可真是太操蛋了,也太真实了。05 | 那个叫“K”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