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考试序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冒险,但在当前的紧迫局势下,似乎也别无他法。

毕竟,三天后就是期末考试了,而第一名的奖励可是高达 8 万联邦币!

想到这里,叶天的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

他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打开了手机上的贷款应用程序,申请了一个小弟贷。

仔细填写了自己的相关信息,并果断地申请了最高 3.5 万元的贷款。

经过一番简单而又紧张的操作后,系统提示贷款申请己经通过审核,3 万元的资金很快就到账了。

因为缺少担保人,目前只能申请这么多了。

叶天长舒一口气,然后迅速将这 3 万元兑换成灵晶,再通过系统将灵晶转换成点数。

当看到屏幕上的点数终于足够让他的功法突破到锻体 4 层时,叶天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

他紧紧盯着屏幕,手指点击了一下功法突破的按钮。

刹那间,一股强大的能量如洪流般涌上叶天的心头,他只觉得全身的细胞都在欢呼雀跃,仿佛得到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

随着这股能量的不断汇聚和融合,叶天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强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着。

终于,当那股能量完全被吸收之后,叶天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锻体西层!

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体内涌动着的强大力量,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

这种力量让他充满了自信和成就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就是锻体中期的强大吗?”

叶天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那股力量在体内如汹涌的波涛般激荡。

每一次呼吸,都能感觉到力量在不断地增强,这种感觉让他陶醉其中。

叶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笑容。

这个笑容不仅仅是因为他达到了锻体西层,更是因为他对自己实力的绝对信任。

“这次考试第一一定是我的了。”

他在心里暗暗想道。

这并不是盲目自信,而是他对自己实力的准确评估。

叶天打开身边的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合成食物。

他拿起一坨食物,放进嘴里咀嚼着。

这些食物虽然味道一般,但却一联邦币能买十斤。

这也算是星际时代的特色了。

一顿只需要吃4斤就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让他保持体力了。

吃饱之后,叶天感到有些困倦。

他伸了个懒腰,然后躺在地上,闭上了眼睛,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家具等资产都己经变成了武道资粮)......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三天过去了。

“叶天,你昨天准备得怎么样?

马上就要实战考试了。”

马良看着身边的叶天,微笑着问道。

在这个以武道强弱论成败的世界里,考试体系像一把精准的标尺,清晰地丈量着每个年轻人的价值——总分750分的构成里。

武道考试以700分的绝对占比,牢牢占据着统治地位。

而文化考试那50分,更像是点缀在标尺边缘的微小刻度,聊胜于无。

武道考试的700分里,藏着一套极其严苛的评分逻辑。

基础测评占去三成,从拳力测试机上轰出的数值,到三十米折返跑的秒表读数,再到功法运转时灵能检测仪闪烁的光芒,每一项都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但真正能拉开差距、决定最终排名的,是占比超六成的实战测试——这部分的450分,才是所有考生的生死场。

实战测试的规则简单粗暴:随机匹配对手,三局两胜制,考官会根据攻防节奏、招式熟练度、应变速度甚至受伤后的反击意志打分。

你可以靠着蛮力在第一局轰倒对手,却可能因为第二局暴露破绽被扣分;也可能前两局处于劣势,却靠最后一秒的绝地反杀逆转评分。

曾经有个考生在力量测试中排倒数,却凭着对对手招式的精准预判,在实战里连克三名种子选手,硬生生把总分冲进了前二十——这就是实战的魅力,也是它的残酷。

相比之下,文化考试更像一道象征性的门槛。

试卷上印着的无非是《联邦武道史纲要》里的基础年份。

或是《功法运转安全规范》里的几条禁令,偶尔夹杂几道关于灵晶能量转化率的简单计算。

只要能拿到20分,就不会影响武道成绩的有效性。

有老师在课堂上打趣:“就算你把‘锻体一层到九层的细胞活性变化’倒背如流,实战里接不住别人一拳,照样是零。”

这种倾斜到极致的体系,把所有考生的精力都拧成了一股绳。

凌晨五点的武道馆里,总有此起彼伏的呼喝声撞在金属器械上;食堂里,大家讨论的不是公式定理,而是最近同学新练的崩拳有多少破绽,或是某个冷门步法在实战中如何变招。

连最瘦弱的学生口袋里,都揣着实战对手的资料卡,上面用红笔圈满了对方的习惯动作。

毕竟,在这个世界里,文化考试的50分哪怕拿满,也抵不过实战里一记漂亮的侧踢带来的加分。

没人会为了文化考试熬夜,却有太多人愿意为了实战里多拿0.5分,在训练房里把拳头磨出血泡。

因为所有人都清楚,那700分的武道成绩,不仅是奖学金的通行证。

更是未来进入武道学院、获得资源倾斜的唯一钥匙。

而文化考试?

不过是考完后大家核对答案时,一句“哦,那道题选C”的轻描淡写罢了。

实战考场的合金门每次滑开,都像拉开命运的闸门。

考生们攥着号码牌的指节泛白,候场区的屏幕滚动着实时更新的对战表,每一组名字跳出,都能掀起一阵压抑的吸气声。

有人对着墙壁反复演练起格挡姿势,汗水顺着下颌线滴在武道服上,洇出深色的印记;也有人偷偷往嘴里塞着能量凝胶,包装纸的窸窣声在死寂里格外清晰。

裁判的电子哨音是这里唯一的指令。

每当“开始”两个字砸在场地中央,所有的紧张都化作拳脚上的劲风——有人擅长贴身缠斗,用关节技锁住对手的瞬间,能听见考官笔下急促的打分声;有人则仗着速度优势游走试探,每一次闪避都精准踩在对手的节奏空档,引得场边观摩的低年级学生发出低低的惊呼。

文化考场上的笔锋沙沙,永远敌不过武道场里的拳***击。

毕竟在这里,一张满分的文化答卷换不来修炼资源,而实战里多赢的那一分,却能成为毕业证上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