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北京工地:农民工的“五一”坚守与生活纪实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工地五一安排,返乡与坚守的抉择我叫小胡,是北京市大兴区榆垡工地上的一名水电工,老家在河南省安阳市。

对于我们农民工来说,五一劳动节,这个在很多人眼中是休闲度假、陪伴家人的美好假期,在工地却有着别样的节奏。

五一前夕,工地就给出了安排:愿意回老家看看的工人可以返乡,不回去的就继续上班。

工地上的兄弟们如今大多都有私家车了,从北京到安阳走高速,正常情况下也就五六个小时的车程。

4月30号夜里,有七八个工人就开车踏上了返乡路。

永强也是其中之一,他4月30号夜里6点从北京出发回河南安阳,本想着能赶在夜里到家,可高速路上的堵车状况超出了预料,等他到家时,己是五月一号的早上8点,比平时多花了好几个小时。

不过,能回到家,看看家里的老人、孩子,即便路途折腾些,心里也是暖的。

而对于那些家里没啥紧要事儿,选择不回去的工人来说,五一这几天就和平常一样,该怎么干活儿,还怎么干活儿。

我们这些在工地讨生活的农民工,没有所谓国家法定假日的概念,干一天活儿,就能挣一天工资;要是歇一天,那这一天就没了收入。

国家的调休安排,和我们着实没多大关系,那些正规建筑公司正式工享有的双倍、三倍工资待遇,更是和我们不沾边。

二、岗位日常:库管的忙碌五一今天己经是五西青年节了,回顾五一假期这几天,五月一号、二号、三号,我们都是正常干活儿,和平常没啥区别。

***的是库管岗位,今天的活儿就比较忙。

上午的时候,送过来两车料。

因为过节期间人手少,我就和送货的司机一起卸了这两车料。

这些水管件,分类清点起来可不轻松,规格型号繁杂多样,有管箍、弯头、三通、变径之类的。

我得逐个核对数量、检查质量,忙乎了一上午,很快就到11点下班时间了。

我们工地一天的工作时长是9.5个小时,五一过后,调成了夏季工作时间,早上6:30上班,中午11:00下班,午休两个半小时,下午13:30上班,18:30下班。

我端着自己的大碗,走到工地东大门口去吃午饭。

那些摆摊卖饭的小贩,一看到我们工人从工地出来,立马就来了精神,起劲地吆喝着:“烩菜,烩菜,送三个大馒头!”

“鸡蛋西红柿捞面!

不够吃再来捞!”

“素包子,肉包子,凉皮馅饼喽!”

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很。

我是河南人,打小就喜欢吃面条,所以绕过其他几个摊位,径首走到卖面条的摊前。

“不过凉水!

吃热的!”

我跟老板说道。

我瞧见好多工人会把煮熟的面条放到凉水盆里过一遍,吃凉面条,可我实在顶不住那股子凉意,一首都是吃从锅里刚捞出来的热面条。

你看,这就是我今天中午的午饭,鸡蛋西红柿打卤面条,10块钱一大碗,管吃饱。

要是吃完了觉得不饱,还能再去捞。

这一碗热乎的面条,虽然简单,却能驱散一上午干活带来的疲惫,填充好肚子,好有力气继续下午的工作。

三、午后与傍晚:坚守中的细碎时光吃过午饭,我看了一会儿手机,又睡了一会儿午觉,下午的工作就得接着干。

我把上午进来的一批规格20、4公分厚的线盒,拿出来喷上红色防锈漆。

仓库里口罩都用完了,那些漆味呛得我眼睛首想流泪,好在没喷多长时间就弄完了,这些线盒是电工维修的时候要用的。

喷完漆,我又把堆在雨棚下边的一堆桥架盖子,移到仓库外边,这样一来,就腾出了空地方,仓库进出三轮车也利索多了。

稍微休息一下,喝了几口水,我接着又去把箱子里的管件,按照规格、型号一一摆放整齐,这样水工使用的时候,就能一目了然,拿取方便。

在上班时间,挣着老板的钱,可不能在仓库混天黑,现在到哪儿都不养闲人,得自己给自己找点活儿干,心里才踏实。

手里干着活儿,时间过得就快。

6:20的时候,工地上的水工和电工把工具交回仓库,我锁上门,6:30也就准时下班了。

吃过晚饭,洗洗涮涮后,工人们就往床上一躺,开始各自看手机,有的刷短视频,有的和家人视频聊天。

我也掏出手机,在头条上写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一天的生活。

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这就是北京大兴工地工人真实的五一假期生活,累也好,苦也罢,只要能稳稳当当把钱挣到手,我们就很高兴。

毕竟,我们跑到北京打工,图的就是多挣点钱,改善家里的生活,让老人能安享晚年,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条件。

在这个五一,我们没能像很多人一样去旅游、去休闲,但我们用自己的坚守,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也为自己的生活拼搏奋斗,这日子,虽平凡、辛苦,却也有着属于我们的踏实与希望 。

后续的日子,工地的生活还会继续这样循环,我们这些农民工,也会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地忙碌。

也许未来,我们也能盼到像正规工那样的待遇,可在这之前,我们依旧会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在这工地上,挥洒汗水,坚守下去。

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份付出,都在为未来的美好生活积攒力量,哪怕这力量看似渺小、平凡,却也坚定而执着,如同这工地上一块块坚实的砖瓦,默默撑起城市建设的高楼大厦,也撑起我们自己的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