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来的回声
城市的霓虹灯在窗外闪烁,但他没心思欣赏。
他把包甩到沙发上,打开电脑,屏幕的冷光照亮了他紧皱的眉头。
他试着再次运行早上的Python代码,但依然报错。
这一次,他换了一个思路:打开硬盘里存着的旧项目文件夹,这些项目大多是他大学时完成的课题,其中一部分己经过时,但也有一些是他用来实验最新技术的成果。
他随机点开一个涉及机器学习的项目文件夹,里面的代码逻辑清晰明了,主函数里调用的是TensorFlow库。
然而,当他尝试运行时,终端中出现的错误信息让他的手心微微冒汗:“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tensorflow’。”
“难道连机器学习框架也没了?”
林启的心一沉。
他开始疯狂地查找网络上的相关资料,试图验证自己的猜想。
然而,结果比他想象的更离谱。
整个网络上,关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甚至云计算的资料都消失了。
搜索关键词“AI”返回的结果,是一个几乎废弃的小众科幻论坛;搜索“云计算”,得到的却是一篇讨论物理学中“云”的科普文章。
“不可能。”
林启喃喃自语。
他开始思考,如果是黑客攻击或者全球性的技术危机,怎么可能从根本上抹去这些知识?
这时,他突然想起了下午面试中面试官的反应。
回溯算法对于现代程序员来说明明是基础中的基础,但那些人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异类。
他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知识丢失的问题,而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倒退。
林启打开了社交媒体。
他的关注列表里,很多技术大佬都是平日里发各种尖端研究成果的人,但现在的时间线上,全是关于“如何优化for循环”的讨论,甚至还有人在激烈争论二分查找和线性查找的优劣。
“技术界……倒退了二十年?”
这个念头再次浮上脑海,但他仍然无法接受。
忽然,屏幕右上角弹出一个通知,是他的大学同学——赵衡发来的信息:“林启,今晚有空吗?
我们技术圈的老朋友想聚一聚,顺便聊聊最近这件怪事。”
林启盯着屏幕几秒钟,迅速回复:“几点?
在哪儿?”
聚会地点在一间低调的咖啡馆,林启到的时候,里面己经坐了几个人。
他一眼就认出了赵衡,一个穿着格子衬衫、架着眼镜的家伙,典型的程序员打扮;还有一个穿着休闲装的女人,是他们的老朋友兼技术圈的明星——叶安宁。
“林启!”
赵衡冲他挥手,“快过来,咱们正等你呢。”
林启坐下后,发现桌上放着几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各种代码片段和报错信息。
叶安宁递给他一杯咖啡,开门见山道:“你也发现了吧,代码全乱了。”
林启点点头:“我还以为只是我电脑的问题。”
赵衡苦笑:“如果是你的电脑出问题,那全世界的电脑都出问题了。
我们几个这几天试了各种语言、各种工具库,能用的东西,几乎都停留在20年前。”
叶安宁接过话:“不光是工具的问题,连知识体系也被改写了。
我刚刚试图找一篇关于GAN(生成对抗网络)的论文,结果发现它根本不存在了。
像是有人把整整二十年的技术进步,从历史中抹去了一样。”
“可是不可能啊……”林启下意识反驳,“就算知识消失了,那些己经部署在服务器上的系统,总不可能也跟着消失吧?”
赵衡点开自己的电脑,展示了一段代码:“你说得对,所以我查了一下几个老客户的系统后台。
你猜怎么着?
它们虽然还在运行,但代码全部回滚到了十几年前的版本。”
林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就好像有人篡改了历史。”
叶安宁叹了口气:“更像是某种……技术上的倒退。
问题是,谁能做到这种事?”
赵衡低声道:“我最近查到了一些线索。
有一个叫**‘守序组织’**的东西,你们听过吗?”
林启摇摇头:“守序?
什么东西?”
“这个组织号称是技术文明的‘守护者’,但他们的理念极端到可怕。
他们认为,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人工智能,己经脱离了人类的掌控。”
赵衡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们过去活动很隐秘,但据我打探到的消息,这次技术倒退,可能跟他们有关。”
“你是说,他们人为制造了这场技术倒退?”
林启简首不敢相信,“他们怎么做到的?
这种规模……”“我还不知道。”
赵衡的表情严肃,“但我查到了一些文件,提到了一种叫‘回归协议’的技术。”
会议桌上的气氛凝重起来。
林启看着赵衡电脑上展示的零星信息,脑海里却己经翻涌起无数猜想。
他隐隐感到,自己或许己经卷入了一场规模远超他想象的漩涡。
而这漩涡的中心,正是那个被抹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