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香槟色的相遇苏芮第一次见到张砚之,是在九月的婚礼宴会厅。

她穿着伴娘的香槟色礼服,裙摆刚及膝盖,鞋跟比平时值夜班穿的护士鞋高了三公分,

站在签到台旁时总忍不住踮脚。新娘是她同科室的师姐,

临出门前抓着她的手叮嘱:“伴郎里有个理发师,单身,手艺好人也帅,帮你留意着。

”话音刚落,宴会厅入口就传来一阵笑闹。四个伴郎簇拥着新郎走进来,

走在最右边的男人穿浅灰色西装,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骨节分明。

他正在帮旁边的伴郎整理领结,指尖掠过丝质面料时,动作轻得像在摆弄一件易碎品。

“那就是张砚之,‘砚’造型的主理人。”师姐凑到她耳边说。

苏芮的目光撞进他抬眼的瞬间。男人的眼睛很亮,瞳仁是浅褐色,

笑起来时眼角有细微的纹路,像被阳光晒软的线条。他似乎察觉到她的注视,嘴角弯了弯,

抬手朝她举了举杯——手里其实空着,只是做了个示意的动作。苏芮的耳尖突然发烫,

转身去拿香槟的手差点碰倒桌上的糖塔。仪式前的空档,伴郎伴娘要拍合影。

摄影师让他们自然互动,张砚之站在她左边,

距离近得能闻到他身上的味道——不是理发店常见的化学香,是种清冽的木质调,

像刚拆封的新剪刀划过檀香木。“裙子拉链松了。”他忽然低头,声音压得很低,

“我帮你夹一下?”苏芮愣了愣,才发现后背的隐形拉链滑下去一截。

他从西装内袋掏出个别针,指尖避开她的皮肤,只轻轻捏住布料,三两下就固定好。

动作利落又克制,像在处理一件珍贵的织物。“谢谢。”她小声说。“应该的。

”他退开半步,目光落在她胸前的伴娘胸花上,“向日葵很衬你。”拍照时,

摄影师让伴郎弯腰凑近伴娘,张砚之的肩膀若有若无地碰到她的手臂,

苏芮的心跳突然乱了节拍。她想起上周值夜班时抢救的病人,

监护仪的心率曲线大概就是这样,忽高忽低,毫无规律。敬酒环节最是混乱。

有宾客闹着要伴郎伴娘喝交杯酒,苏芮刚要解释自己酒精过敏,

张砚之已经端起她面前的果汁:“她胃不好,我替她喝。”他仰头喝酒时,

喉结滚动的弧度清晰可见。苏芮看着他被白酒呛得轻咳,递纸巾过去的手被他轻轻握住。

那触感很暖,带着常年握剪刀磨出的薄茧,像有微弱的电流顺着指尖爬上来。

“护士也怕打针吗?”他笑着问,指的是她攥紧纸巾的手。“怕病人疼。”苏芮脱口而出,

说完才觉得不妥,脸颊更烫了。张砚之的笑更深了:“我怕剪坏客人的头发,

比怕自己受伤还甚。”婚礼散场时,下起了小雨。苏芮站在酒店门口等车,

张砚之撑着伞走过来,伞面往她这边倾斜了大半。“住哪?我送你。”他说。“不用,

我叫了车。”苏芮往后退了半步,伞沿的水珠落在她手背上,凉丝丝的。

他从口袋里掏出张名片,递过来时特意把有字的一面朝上。

黑底银字的卡片上印着“张砚之”三个字,下面是地址和电话,

最底下还有行小字:“预约剪发请注明风格”。“下次想换发型,可以找我。

”他的拇指在卡片边缘摩挲了一下,“或者……不想换发型,也可以找我。

”苏芮接过名片时,指尖再次相触。她看着他转身走进雨里,西装下摆被风吹得轻轻扬起,

突然想起他整理领结时的样子——原来有人对待细节,会像对待一件艺术品。

出租车的雨刷来回摆动,苏芮把名片放进手机壳夹层,指尖能摸到卡片上凹凸的字迹。

车窗外的霓虹灯在雨里化开,像他眼里的光,明明灭灭,却晃得人移不开眼。

第二章 剪刀与听诊器的时差苏芮再次见到张砚之,是在一周后的医院走廊。她刚下夜班,

白大褂口袋里揣着皱巴巴的排班表,正往更衣室走,就看见他坐在儿科候诊区的长椅上。

浅灰色卫衣搭黑色工装裤,头发随意抓了抓,和婚礼上的精致模样判若两人。“张砚之?

”她走过去。他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了:“苏护士。

”他身边坐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低头玩着手里的玩偶,额头上贴着退热贴。“我侄女,

发烧了。”他指了指诊室的方向,“刚看完医生,等化验单。”小女孩怯生生地抬头看苏芮,

张砚之揉了揉她的头发:“叫苏阿姨,她是护士姐姐,会变魔术哦。

”苏芮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是科室常备的,用来哄哭闹的小病人。

糖纸剥开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她把糖递给小女孩:“含着就不苦了。”“你怎么知道我怕苦?

”小女孩含着糖,声音含糊不清。“因为我也怕。”苏芮眨眨眼,“小时候打针,

护士阿姨就给我吃糖。”张砚之看着她们互动,眼神软得像棉花。“你刚下班?

”他注意到她眼下的青黑。“嗯,值了个大夜。”苏芮打了个哈欠,白大褂的袖子滑下来,

露出手腕上的表——指针指向早上八点,正是他通常开始营业的时间。“我下午两点前有空。

”他突然说,“如果不介意的话,一起吃个早饭?”苏芮的心跳漏了一拍。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沾着消毒水味的白大褂,又看了看他干净的卫衣袖口,刚想找借口,

小女孩突然拽了拽她的衣角:“阿姨去吧,舅舅做的三明治超难吃。

”张砚之无奈地笑:“就这么出卖我?”医院附近的早餐店人很多,他们找了个靠窗的角落。

苏芮点了碗白粥,张砚之要了豆浆油条,还特意让老板多放了份咸菜。

“看你像胃口不好的样子。”他把咸菜推到她面前。“夜班后都这样,吃不下油腻的。

”苏芮搅着粥,“你们理发师作息应该规律吧?”“分时段。”他咬了口油条,

“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忙,晚上偶尔接私活。不过比起你们三班倒,算轻松了。”他顿了顿,

“上次婚礼,你说怕病人疼?”“嗯,儿科护士,最怕小孩子哭。

”苏芮想起昨天那个打留置针的婴儿,哭声像小刀子割在心上,“有时候觉得,

你们剪头发和我们打针有点像——都得让对方放松才行。”张砚之眼睛亮了亮:“确实。

我给第一次来的客人剪发,会先陪他们聊半小时,等他们肩膀不紧绷了再动手。

”他用指尖在桌上比划,“就像你们打针前要消毒,都是建立信任的过程。”小女孩吃完糖,

趴在桌上睡着了。张砚之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轻轻盖在她身上,

动作轻得像在给易碎品裹上软布。苏芮看着他的侧脸,

突然想起婚礼上他帮她夹拉链的样子——原来这份细致,不是刻意为之。“对了,

”苏芮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名片,边角已经被磨得有些毛糙,“这个,还能用吗?

”他接过名片看了看,从钱包里又拿出一张新的递给她:“那张旧了,换张新的。

”新名片上多了一行手写的字:“随时可约,不止剪发”。

苏芮把新名片放进白大褂内侧的口袋,那里靠近心脏的位置,能感受到卡片的硬度。

她突然想起护士长说过的话:“好的感情,就像留置针——既要有固定的安稳,

也要有流动的温柔。”早餐快结束时,张砚之的手机响了,是理发店的助理打来的,

说有熟客临时预约。他挂了电话,抱歉地笑:“得回去了。”“工作要紧。

”苏芮帮他把外套轻轻从女孩身上拿起来,“我也要回宿舍补觉了。”走出早餐店,

阳光正好。张砚之抱起还在睡的小女孩,对她说:“下次我休班,能请你喝咖啡吗?

”苏芮点头时,感觉阳光落在脸上,暖得像他指尖的温度。

第三章 消毒水与发香的重叠张砚之约苏芮喝咖啡的那天,是个难得的晴天。

他选的咖啡馆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口爬满了爬山虎。苏芮到的时候,

他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放着两杯拿铁,

杯壁上的拉花是小小的向日葵——和婚礼上她胸花的图案一样。“猜你会喜欢甜一点的。

”他把放了糖的那杯推给她,“加了焦糖酱。”苏芮搅了搅咖啡,拉花慢慢散开,

像她此刻的心跳。“你怎么知道我喜欢甜的?”“上次在医院,你给小女孩糖吃的时候,

眼神亮晶晶的。”他笑了笑,“而且,护士总吃清淡的,偶尔也该甜一点。

”他们聊起各自的工作。

苏芮说科室里的趣事:有个老爷爷每次输液都要给她讲年轻时的故事,

姑娘会把画的画偷偷塞进她的护士站;张砚之说理发店的客人:有个新娘婚前一天来做发型,

紧张得手一直在抖,有个上班族每周三准时来剪发,说是用新发型给一周“重启”。

“其实我们都在处理‘表面’问题。”张砚之突然说,“你们处理身体的表面,

我们处理头发的表面,但其实都在照顾人的情绪。

”苏芮想起昨天那个因为化疗掉光头发的阿姨,偷偷在卫生间哭。

她今天特意带了顶自己织的毛线帽过去,阿姨戴上时,眼睛亮得像星星。“你说得对。

”她轻声说,“有时候,好看的发型和舒服的针剂,作用是一样的。”正聊着,

张砚之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接起来听了几句,眉头渐渐皱起。挂了电话,

他抱歉地看着苏芮:“我妈刚才打电话,说我爸突然头晕,在社区医院呢,我得过去看看。

”“快去!”苏芮立刻站起来,“需要帮忙吗?我认识神经内科的医生。”“不用不用,

应该不严重。”他拿起外套,“今天不好意思,下次我一定……”“别废话了,赶紧走。

”苏芮把他的包递给他,“回头联系。”看着他匆忙离开的背影,苏芮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她把那杯没动过的拿铁喝完,焦糖的甜味在舌尖散开,却带着点说不出的涩。晚上十点,

苏芮刚查完房,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砚之发来的消息:“我爸没事,老毛病,血压有点高。

刚安顿好,抱歉让你担心了。”她回:“没事就好,叔叔需要注意饮食,低盐低脂。

”想了想,又加了句,“我明天休息,可以送点降压的食谱过去。”“会不会太麻烦你?

”“不麻烦,正好我也要去那边的书店买本书。”苏芮撒谎时,脸颊有点烫。第二天下午,

苏芮提着保温桶敲开了张砚之父母家的门。开门的是张妈妈,个高微胖,

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像极了张砚之。“你就是小苏护士吧?”她拉着苏芮的手往里走,

“砚之天天念叨你。”张砚之正在厨房给父亲倒水,听见声音探出头,耳根瞬间红了。“妈,

别乱说。”“我哪乱说?”张妈妈拍了拍苏芮的手背,“他昨天从医院回来,

就说‘苏护士又专业又温柔’,说了不下十遍。

”苏芮把保温桶里的杂粮粥端出来——是她早上五点起来熬的,加了降压的荞麦和燕麦。

张爸爸坐在沙发上,精神看起来不错,笑着说:“让你费心了,小苏。”“应该的,叔叔。

”苏芮把打印好的食谱递过去,“这些菜都好做,我标了低盐的做法。

”张砚之凑过来看食谱,指尖划过纸张时,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同时缩回手,

像触电一样。张妈妈在旁边看得直笑,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张爸爸。下午的阳光透过窗户,

落在客厅的地板上。张爸爸说起张砚之小时候的事:“这孩子从小就爱琢磨,

三岁时拿我的刮胡刀给玩具熊剪毛,把熊毛剪得乱七八糟,自己倒哭得不行,

说‘它不漂亮了’。”张砚之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妈,别说了。”“怎么不能说?

”张妈妈瞪他,“要不是这份心细,能开成理发店?”她转头对苏芮说,

“他开的‘砚’造型,好多老太太都爱去,说他剪头发不疼,还会陪她们聊天解闷。

”苏芮想起他给小女孩盖外套的样子,心里软软的。原来有些人的温柔,是刻在骨子里的。

临走时,张砚之送她下楼。楼道里的声控灯坏了,他走在前面,用手机照着路,

时不时回头提醒她:“这边有台阶,慢点。”到了楼下,晚风带着桂花的香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