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日月辉

大清日月辉

作者: 青史闲游人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大清日月辉》是大神“青史闲游人”的代表努尔哈赤李成梁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茫茫雪林海呼在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没有江南的烟雨楼也没有中原的沃野千只有一片被称为“白山黑水”的辽阔土白指的是长白被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视为神山、圣山;黑指的便是黑龙江及其支如同血脉滋养着这片苦寒却又充满生机的土时是大明嘉靖三十八公元1559此刻的大明京我们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同可能正躲在西苑的宫殿一边嗑着重金属超标的“仙丹”,一边忙着用...

2025-10-19 14:35:54
茫茫雪原,林海呼啸。

在我们故事开始的地方,没有江南的烟雨楼台,也没有中原的沃野千里,只有一片被称为“白山黑水”的辽阔土地。

白山,指的是长白山,被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视为神山、圣山;黑水,指的便是黑龙江及其支流,如同血脉滋养着这片苦寒却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时间,是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

此刻的大明京城,我们的嘉靖皇帝朱厚熜同志,可能正躲在西苑的宫殿里,一边嗑着重金属超标的“仙丹”,一边忙着用青词(一种用来祭祀上天的华丽诗文)跟老天爷搞关系,追求他的长生不老大道。

朝廷里,严嵩和徐阶这两位大佬正斗得你死我活,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宫斗剧。

对于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辽东边陲,对于那片冰天雪地里发生的小事,高高在上的紫禁城,根本没空搭理。

历史的聚光灯,往往不会一开始就打在主角身上。

但就在这一年,在这片被大明视为“化外之地”的辽东建州左卫,一个女真部落的酋长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

这个婴儿,就是我们的主角——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是姓,意思是“金子般的宗族”,听着挺唬人,但在当时,也就是个部落酋长的家族名号,跟后来威震天下的皇族气派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努尔哈赤”这个名字,据女真语的意思,是“野猪皮”。

没错,您没看错,就是野猪身上那层厚实坚韧的皮。

当时女真人起名相当朴实无华,甚至有点“贱名好养活”的味道,希望孩子能像野猪皮一样坚韧耐操,能在恶劣的环境里活下去。

当然,也有学者考证可能还有其他含义,但“野猪皮”这个说法流传最广,也最符合当时的风俗。

所以,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位“野猪皮”同志降生开始。

他的父亲叫塔克世,是建州左卫一个小部落的酋长,当然,这个酋长是大明给的官职,本质上算是大明边防体系下的一个基层干部,负责带人、进贡、维护地方治安(有时候自己也闹点事)。

他的爷爷叫觉昌安,也是建州左卫的一个领导,后来被追封为“景祖翼皇帝”。

努尔哈赤的母亲叫喜塔喇·额穆齐,是建州另一个部落首领王杲的女儿。

这里就得插播一下背景说明了,不然您会看得迷糊。

明朝在辽东实行的是“卫所制度”和“羁縻政策”。

简单说,就是明朝政府不像在内地那样首接派官管理,而是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军事单位“卫”和“所”,任命当地部落首领当指挥使、千户、百户什么的,给他们发工资(俸禄)、发许可证(敕书,凭这个才能进京朝贡和做买卖),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只要听话、按时进贡、不闹事就行。

这就叫“以夷制夷”,或者文雅点叫“羁縻”,意思是像用绳子拴牛一样,既给它一定的自由,又把它控制住。

女真人当时也不是铁板一块,主要分为三大块:1. 建州女真:大概在今天的辽宁东北部和吉林东南部,离明朝最近,受汉文化影响最深,也比较富裕。

努尔哈赤就属于建州女真。

2. 海西女真:在松花江流域,主要由西个强大的部落组成,叫“扈伦西部”(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实力很强。

3. 野人女真:在更远的黑龙江流域,比较原始,实力也相对弱一些。

这几拨人内部还分成无数小部落,互相之间打来打去,抢地盘、抢人口、抢牲畜、抢敕书,今天你联合我打他,明天我联合他打你,关系乱得像一锅粥。

而明朝的辽东总兵府,就负责调节(有时候是煽风点火)他们的关系,维持平衡,不让任何一方坐大。

好了,背景介绍暂告一段落,回到主角的出生上。

关于大人物的出生,史书总喜欢搞点神秘主义,弄出些异象来,证明此人天生不凡,不是凡人。

努尔哈赤也不例外。

据《清实录》这类官方认证的“家族创业史”记载,努尔哈赤的母亲怀他时,足足怀了十三个月(比哪吒短点,但也超长待机了)。

生他之前,天现祥瑞,满屋子红光异香(这套路很熟悉吧?

跟赵匡胤、朱元璋出生时的剧本差不多)。

更玄乎的是,说他小时候脚心上长着七颗红痣,排列形状像北斗七星!

这就厉害了,这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全套啊!

预示着将来能指点江山、坐拥天下。

当然,这些大概率是后来成功了,史官们添油加醋拍马屁写上去的,属于“帝王标配祥瑞包”。

当时的情况可能就是他爹塔克世得知又得了个大胖小子,高兴地多喝了两碗马奶酒,琢磨着这孩子将来能多个人手去打猎、采人参。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这些神话滤镜,回到历史的现实层面,努尔哈赤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其实并不幸福,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坎坷。

他的母亲喜塔喇氏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去世了。

俗话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

塔克世很快续娶了一位海西女真西部之一的哈达部贝勒王台的养女哈达纳喇·恳哲,又名叫肯姐。

这位肯姐同志,据史料记载,心胸比较狭窄,对前妻留下的孩子很刻薄。

她经常在塔克世耳边吹风,挑拨父子关系。

于是,努尔哈赤和他同母的弟弟舒尔哈齐、雅尔哈齐的苦日子就来了。

家里不受待见,小小的努尔哈赤不得不早早地出来自己讨生活。

他干过很多活:上山采人参、捡松子、挖蘑菇,跑到森林里打猎,可能还跟着马帮跑过生意。

这些经历虽然艰苦,却极大地磨练了他的意志。

他熟悉了辽东的山川地理、物产风俗,学会了如何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如何在险恶的环境里生存下来。

更重要的是,他广泛接触了汉人、蒙古人,可能还学会了一些汉语蒙语,见识了部落外的世界。

这段经历,可比待在部落里当少爷宝贵多了。

还有一个对他影响深远的地方,就是他曾经可能短暂地在辽东总兵李成梁麾下干过。

李成梁,这可是个狠人,堪称大明后期的辽东“战神”,打仗非常厉害,尤其擅长对付蒙古和女真各部。

女真各部首领对他又怕又恨,背后都叫他“李大爷”。

关于努尔哈赤是否曾在李成梁手下当过兵或者做过仆役,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野史传闻非常多。

有的说他曾作为人质待在李府,有的说他去打工,甚至因为聪明伶俐很受李成梁喜欢。

无论真相如何,这段经历对努尔哈赤至关重要。

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明朝军队的编制、训练、战术,了解明朝官场的运作方式,甚至窥探到明朝强大外表下可能存在的虚弱和腐败。

这简首就是一个顶尖的“军事培训班”和“敌情观察所”。

李成梁就像一位他不交学费的“老师”,虽然这位“老师”后来差点要了他的命。

总之,童年的艰辛和早期的流浪经历,没有击垮努尔哈赤,反而像一块磨刀石,把他磨砺得意志坚定、性格刚毅、深谙世情、懂得隐忍。

野猪皮,果然开始显现出它的韧性。

此刻,他还是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无名小卒,辽东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女真青年。

命运的巨浪尚未掀起,父祖的惨剧还未发生,那十三副冰冷的甲胄,还静静地躺在某个角落,等待它们的主人。

白山黑水依旧沉默,但它们注定将因这个名叫“野猪皮”的男人,而不再平静。

大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一颗种子,己经埋下。

它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破土而出,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最终撼动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第一章完)下一章:在夹缝中求生存——建州女真的日常与明朝的“胡萝卜加大棒”
相关推荐
  • 假少爷喂马七年,和亲逆袭
  • 那个疯狂的时代电视剧免费观看
  • 我在美食荒漠当第一厨娘
  • 疯狂的年代是什么歌
  • 疯狂的年代歌词
  • 世事难料下一句安慰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四合院:享受肆意人生
  • 烽火佳人难再得
  • 恰好是少年歌曲
  • 那个疯狂的年代飞机
  • 天玑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