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宅困局子时三刻·暴雨防水帆布在夜风中鼓胀如尸衣,
我攥着妹妹的工作证退后半步。栖梧居的鸱吻飞檐刺破雨幕,
琉璃瓦上盘踞的镇墓兽在闪电中忽明忽暗。三天前考古队发来的最后定位,
就定格在这座明代古宅的中轴线下方十七米。"林工,地宫入口的夯土层有新鲜裂痕。
"助手小陈的声线发颤,探照灯扫过汉白玉须弥座时,
两道拖拽状血迹正被暴雨冲刷成淡粉色。我戴上橡胶手套触碰石阶,
指腹传来的温度让呼吸一滞——在摄氏五度的冬雨里,这些血迹竟带着诡异的温热。
手机突然震动,物证科发来妹妹背包的检测报告:"织物残留物含汞元素超标400倍,
与棺液成分吻合。"卯时初·雾锁当第108根金丝楠木椽条出现在全站仪镜头里时,
北斗七星刚好沉入马头墙。测绘无人机传回的红外影像中,藻井暗格排列成二十八宿星图,
而本该是危宿的位置,赫然嵌着妹妹的钛钢保温杯。"结构有问题。
"我抚过东配殿的柳木槅扇,北宋《营造法式》记载的七朱八白彩画,
在这里被替换成十二幅人形墨线图。当手电筒以45度角斜照时,
那些交叠的肢体突然在墙面上蠕动起来,形成六组正在行跪拜礼的骷髅。
小陈的惨叫从耳室传来时,我正用激光测距仪扫描正厅的金柱。
电子屏显示的柱高从3.99米跳成4.44米瞬间,青铜门环突然发出蜂鸣。
回头只见小陈瘫坐在青砖地上,他面前那口景泰蓝座钟的玻璃罩内,
三根铜制指针正逆时针啃食着自己的影子。申时正·循环腕表第二次停在16:20分时,
我终于确认自己陷入了某种轮回。西花厅的紫檀插屏后,
那个穿灰色冲锋衣的身影第3次蹲下身,用完全相同的角度揭开防水帆布。
这次我提前半秒冲过去拽住"自己"的胳膊,却在触碰瞬间摸到满手冰凉的青苔。
金丝楠棺椁里的女子依然保持着侧卧姿势,三天前被我失手碰断的右手无名指,
此刻正随着"我"的勘察动作再次脱落。当那只戴着翡翠扳指的断掌滚到脚边时,
云雷纹地砖下突然传来齿轮咬合声。"林工!主梁!"小陈的声音从三十八小时前传来。
我扑向正在倾斜的椽条,却在抓住测绘图纸时被木刺扎穿掌心。
血珠滴在棺内女子眉心朱砂痣的刹那,藻井暗格轰然洞开,数百片青瓷人偶如骤雨坠落。
戌时末·镜渊第17次站在镜廊入口时,我已能背出水银镜的裂纹走向。
手机相册里对比照片显示,每经历一次循环,第5面镜子里的自己就会年轻一岁。
当这次我故意用勘察锤砸向镜面时,飞溅的碎片里突然传来妹妹的声音。"姐,
看地砖的月光。"玻璃碴上的血珠突然悬浮成星图,那些我亲手测绘的柱网投影在地面,
竟与北斗七星的位移轨迹完全重合。子午钟响起的瞬间,
镜中所有倒影突然齐声呢喃:"未至申西之交,不得见真棺。"无人机在此时传回热成像图,
中庭那株枯死三十年的梧桐树心,正泛着人体腹腔般的橘红色光晕。
当我将激光笔对准树洞时,土层下缓缓升起六具琉璃瓮,
每只瓮口都系着褪色的金刚结——那是我去年亲手编给妹妹的本命年手绳。
第二章 血字密码寅时二刻·镜蚀铜镜裂纹像蛛网缠住我的瞳孔,
第9次循环带来的眩晕感让胃部抽搐。无人机传回的实时建模显示,
镜廊水银镀层正在以每小时3微米的速度剥落,
那些消逝的汞元素在热成像仪里勾勒出女子奔跑的残影。"林工,
西耳房的碳十四检测有结果了。"物证袋里的宣纸残片显示公元1912年,
但上面用3M便签纸贴着妹妹的字迹:"姐,别相信任何会呼吸的东西。
"当我将激光笔对准东侧第7根檐柱时,光斑在斗拱间折射出诡异的路径。
那些遵循《营造法式》的偷心造拱眼深处,藏着十二枚刻满楔形文字的银质听风铃。
最末一枚铃舌上,沾着和我DNA完全相同的口腔上皮细胞。
辰时正·叠影测绘仪突然爆出的火花在墙面投下鬼影,
我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轮廓被拉长成民国女学生装扮。
这个时空的"我"正用钢笔在墙砖上刻字,血珠顺着笔尖渗进石灰缝,凝成"癸丑年申西月,
镜中有鬼食影"的篆文。"林小姐?"身后传来长衫布鞋的脚步声,
转身时只看到半张融化的脸。戴圆框眼镜的男人举着柯达相机,闪光灯亮起的刹那,
我怀里突然多出本泛黄的《申报》,头版照片正是此刻呆立的我。
报眼处用红笔圈着寻人启事:"金陵女校林秋于栖梧居失踪,左腕系红绳金刚结。
"配图是妹妹穿着琵琶襟上衣的侧影,拍摄日期显示民国元年九月十七。
午时末·血榫当第3滴血落入椀形槅扇的榫眼,整个西厢房突然开始轴向旋转。
那些妹妹用美工刀刻在壁板上的划痕,在阳光斜照下显现出《营造法式》的补间铺作图。
我用勘察锤砸开松动的平闇板,掉出的紫檀木匣里盛满粘稠的汞溶液。
浸泡在液体中的左手骨架缓缓浮起,尺骨上的刻痕与妹妹骨折病历完全吻合。
指节间缠着的红绳突然绷直,牵引我触向正在渗血的墙缝。
剥落的白垩层下露出整面血字密码,每个字都嵌在榫卯结构的卡槽里。"申西之交,
寅卯之隙,以骨为钥,启镜见棺。"当我把妹妹的断指按进"棺"字凹槽时,
地面突然塌陷成45度斜角,整个人滑向布满铜绿齿轮的地下甬道。
酉时初·汞窑防毒面具在高温中变形,眼前的景象让测汞仪直接爆表。
三百平米的窑洞内堆满青瓷人偶,每尊天灵盖都插着琉璃导管,
另一端连接着中央的钧窑双耳瓶。妹妹的工作证正卡在瓶口,
照片上的她穿着1912年的元宝领袄裙。当我用洛阳铲敲击窑壁时,
声波探测器显示夹层内有36具铅棺。最外侧的棺盖上刻着:"取未嫁女之天灵骨七两,
合龙泉胎土,可烧通阴阳之瓷。"落款竟是父亲的名字,
时间标注着妹妹出生那天的农历八字。通风口突然灌进刺骨寒风,
无人机在窑洞顶部发现现代制陶车床。操作台上放着半成品骨瓷杯,
杯底条形码显示的生产日期是三天后。保温杯里的枸杞突然疯狂生长,藤蔓缠住手腕时,
我听见1912年的自己在镜中哭喊:"快毁掉浑天仪!
"亥时末·尸釉应急灯照亮工作台抽屉的瞬间,我终于明白物证科检测到的汞元素从何而来。
五十个贴有妹妹照片的瓷罐里,盛满混合着骨灰的釉料。
最新那罐的电子标签显示:"实验体23号,记忆提取完成度97%,建议进行最终烧制。
"通风管道传来齿轮转动的轰鸣,整面窑壁突然向两侧展开。
三百六十块活字印刷模组成的星图中,妹妹正悬浮在中央窑炉内,周身缠绕着青瓷流浆。
她脖颈处的翡翠扳指突然炸裂,飞出的瓷片划破我手腕时,
掌纹竟与1912年女尸完全重合。"姐,看月相!"妹妹的幻影突然指向天窗。
玉钩状的残月刚好卡在浑天仪窥管中,那些流淌的瓷浆在地面凝成北斗九星图。
当我把染血的勘察锤砸向天枢位时,整个时空开始倒转,
镜廊里传出三十年前父亲的呼喊:"阿夏快跑!
地磁要翻转了——"第三章 镜像迷踪子时正·熵裂青铜浑天仪的窥管刺穿掌心时,
量子纠缠仪突然发出蜂鸣。我盯着镜廊地面跳动的电子云图,
那些本应无序的粒子竟排列成二十八宿星图。无人机传回的激光点云数据显示,
整座古宅的熵值正在以每秒0.7焦耳的速度逆流。"林工,看这个!
"小陈的虚拟影像突然从AR眼镜里弹出,
他手中碳十四检测仪显示:我刚刚触摸过的东耳房木柱,
年轮竟呈现现代环氧树脂的化学特征。当激光扫描仪对准梁架时,
斗拱间的电子元件在增强现实界面显露——北宋建筑内部嵌着2023年的量子计算机。
卯时三刻·蛊影第23次循环带来的记忆裂痕开始显现,
手机相册里的妹妹正以肉眼可见速度褪色。当我用洛阳铲撬开西配殿地砖时,
防水布下露出整面液晶显示屏,监控画面里赫然是正在地下室解剖女尸的自己。
那个"我"突然抬头微笑,手术刀插进女尸胸腔的瞬间,我的左胸同步迸出血花。
"双重寄生系统已激活。"机械女声从藻井传出时,青瓷人偶的眼球突然开始转动。
我用全站仪扫描最近的人偶,3D建模显示其骨骼结构与我的CT片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