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旅行记:中国大历史(黄帝蚩尤)在哪看免费小说_全本免费完结小说老K旅行记:中国大历史黄帝蚩尤
作者:彭古与姚今
穿越重生连载
长篇穿越重生《老K旅行记:中国大历史》,男女主角黄帝蚩尤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彭古与姚今”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老K隧穿到上古,开始了他的别一世界的人生之旅,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相互更迭、兴盛和衰落以及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中华文化的传承。
2025-10-05 20:19:32
老K在具茨山下的村落里住了半月,听农夫们常念叨“北边有位尧天子,德比日月”。
这日他跟着采药的老人翻过山梁,远远望见平野上立着一片夯土房舍,屋顶覆盖着茅草,檐角挂着陶瓮——那是储水的容器。
房舍间有晒谷场,孩子们追着陶球奔跑,老妇在井边搓洗麻线,男人们扛着石犁往田里去。
“那就是帝尧的‘平阳邑’。”
采药老人用草帽扇着汗,“咱这穷山沟里的人,每年秋收都要送两筐黍子去平阳,说是‘贡粮’。
可尧天子总说‘百姓种地不易’,去年又把贡粮减了一半。”
老K望着远处正在巡视田垄的身影:那人穿着粗麻短褐,裤脚沾着泥点,手里拄着根削尖的木杖,正弯腰查看粟苗的长势。
他身后跟着几个随从,捧着陶碗和竹简,其中一个随从举着伞盖,却被他挥手推开:“日头毒,百姓都晒着,我怎可独遮?”
“那就是尧帝!”
采药老人大声道,“您瞧他那顶斗笠,还是十年前洪水时百姓送的,补丁摞补丁呢!”
老K心头一动。
他曾在《尚书》里读过“克明俊德,以亲九族”的句子,此刻亲眼见着这顶补丁斗笠,忽然懂了什么是“德”——不是高坐明堂的威严,而是弯下腰与百姓同甘共苦的诚意。
一、尧的“找人”之路当晚,老K借宿在平阳邑外的窑洞里。
窑洞主人是个叫阿衡的老匠,专门给帝尧造陶器。
他往灶里添了把柴,火星噼啪炸开:“帝尧这月又带着人去各地了。
前日我去献陶,听他说要找‘能嗣’——就是能接他班的首领。”
“找继承人?”
老K挑眉,“帝王之家不都是传给儿子吗?”
阿衡摇头:“尧帝有十个儿子,长子丹朱最受宠,可那孩子顽劣,爱争斗,上次还把百姓的桑田烧了取乐。
帝尧说:‘把天下交给丹朱,我是怕百姓遭殃。
’”正说着,窑洞外传来脚步声。
一个穿葛衣的少年掀帘进来,怀里抱着只受伤的白鹳:“阿衡伯,您给看看,这鸟的翅膀被野鹰抓伤了。”
阿衡接过白鹳,小心地撕下衣襟上的布条包扎:“这是帝子朱吧?
又跑出来玩?”
少年吐了吐舌头:“我在林子里见它被鹰追,总不能见死不救。”
他抬头看见老K,眼睛亮起来:“你是外乡人?
听过帝尧的故事吗?
他说要找能让百姓吃饱饭、不吵架的首领,我长大了也要当这样的人!”
老K摸摸他的头,想起《史记》里“丹朱傲虐,好讼”的记载——原来圣王之子,也会被天下人监督着成长。
此后三月,老K跟着尧帝的巡行队伍走遍平阳周边。
他见过尧在旱地里教百姓挖井,用陶罐接泉水;见过他在暴雨中站在土坡上,指挥众人疏通河道;也见过他在议事厅里,把各部落首领争执的“田界纠纷”一一记在竹简上,最后判“各退三尺”——“田埂窄些,人心宽些”。
“陛下,蒲坂部落的首领说,他们的孩子总生病,可部落里没有巫医。”
一日,随行的文官捧着竹简禀报。
尧帝放下陶碗:“把岐伯请来。
前日我在陈丘见过他,那孩子能辨百草,治好了老妇的咳喘。”
“可岐伯不愿离开家乡……给他十亩地,让他种百草;再给他五个帮手,教百姓认药。”
尧帝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山梁,“百姓的病,比什么都急。”
这日夜里,老K跟着尧帝住在临时搭建的草帐里。
帐外燃着篝火,几个老者围坐,其中一个是尧的弟弟——弃,传说中发明了农业的“后稷”。
“陛下又在找‘能嗣’了?”
弃捻着胡须笑,“前日我去历山,见有个年轻人叫舜,耕于历山,人说他‘耕者让畔,渔者让渊’,连野兽都亲近他。”
尧帝摸着斗笠上的补丁:“我早听说过舜。
他曾三次被父亲瞽叟赶出家门,却仍每日给父亲送饭;弟弟象总想害他,他却帮象盖房子、教象射箭。
这样的人,心肠该多软?”
“软?”
弃摇头,“去年历山闹饥荒,舜把存下的粮食全分给百姓,自己和妻子啃树皮。
百姓要推他做首领,他跪下来首磕头:‘我只是个种地的,哪配管别人?
’”帐外忽然起了风,吹得篝火忽明忽暗。
老K望着尧帝鬓角的白发,忽然想起后世史书里“尧天舜日”的说法——原来“天”与“日”,不过是无数个这样弯下腰、低下去的时刻,堆出来的。
二、舜的“笨”与“善”半月后,老K跟着尧帝的队伍到了历山。
这里的田垄整整齐齐,连田埂都削得平滑,不像别处杂草丛生。
田中央有间草屋,檐下挂着串干辣椒,窗台上摆着几株野菊——显然是舜的家。
“舜在田里!”
一个妇人从屋里出来,梳着简单的发髻,衣襟上沾着草屑,“我去喊他。”
老K认出这正是尧帝提到的“娥皇”——尧的两个女儿之一,此刻正跟着妹妹女英住在历山,暗中观察舜。
不多时,田埂上走来个身影:同样是粗麻短褐,裤脚高高挽起,手里握着石犁。
他的皮肤晒得黝黑,眉目却清俊温和,嘴角总挂着笑。
“阿父托我问您,历山的稻种够不够?”
娥皇走上前。
舜放下犁,用手背擦了擦汗:“够的。
我把去年收的稻子换了种子,还多留了两囤,万一明年春旱呢。”
他转头看见老K,愣了一下,随即拱手:“外乡客人,欢迎来历山。”
老K注意到他腰间系着个布囊,里面露出半截药草——定是给瞽叟备的。
舜的生活简单得近乎清苦。
他每日天不亮就下田,中午回来给瞽叟和象做饭,下午去帮邻居修屋顶、编竹筐。
晚上点着松明,教村里的孩子认字——用树枝在地上画,画“日月山水”。
“阿弟,过来。”
一日傍晚,舜喊住正在玩泥巴的兄弟象。
象甩着鼻涕跑过来:“阿兄又要教我认字?”
“今日教你‘孝’。”
舜蹲下来,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老人,又画了个孩子端着碗,“孝是孩子给老人送饭,是冬天给老人暖被窝,是哪怕老人骂你,你也不生气。”
象歪着头:“那我给阿父送饭,他总打翻我的碗,算不算孝?”
舜摸摸他的头:“算。
因为你心里想着阿父。”
夜里,老K躺在草屋的土炕上,听娥皇女英说话。
“阿姊,你说阿和真的能治好历山的‘争’吗?”
女英拨弄着陶灯的灯芯。
“我昨日见他帮偷摘桃子的孩子赔钱,那孩子的娘首哭,说‘我家娃没爹教,不如死了算了’。
阿和却跪下来:‘是我没教好他,您打我吧。
’”娥皇叹了口气,“这样的人,不该只种一辈子地。”
正说着,窗外传来响动。
女英警觉地起身,舜却笑着开门——是象抱着一捆柴火站在门口,头发上沾着草叶。
“阿兄,我帮你劈柴。”
象把柴火扔在地上,转身要跑。
“等等。”
舜捡起一根柴,“这柴太粗,劈不开。
来,我教你。”
他握着象的手,把柴架在石头上,“左手按住,右手用力——对,像这样。”
象的手很小,斧头总不听使唤,砍得歪歪扭扭。
舜却一首鼓励:“不错,比昨日有力气了。”
等象跑走,娥皇轻声道:“你明明知道象总想害你,为何还要教?”
“因为象是我弟弟。”
舜望着跳动的火苗,“就像阿父看不见,我仍要给他送饭;就像百姓饿了,我仍要把粮食分给他们。”
老K忽然想起《史记》里“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的记载。
这样一个被父亲厌恶、弟弟谋害的人,为何始终保持着最纯粹的善?
或许答案就藏在他教象劈柴的动作里——善不是天赋,是明知会被伤害,仍选择温柔。
三、禅让:一场没有刀光的交接秋末的平阳邑,召开了部落联盟大会。
各部落首领带着各自的“贡物”赶来:东夷的贝壳、南蛮的象牙、西戎的皮毛,还有中原的粟米。
尧帝坐在明堂的主席台上,身后立着娥皇女英——她们己换下粗布衣裳,穿上绣着熊罴纹的锦袍,却仍显得朴素。
“诸位,今日召你们来,是要议一件大事。”
尧帝的声音沉稳如钟,“我年近七十,精力渐衰,想找个能代我治天下的人。”
台下一片寂静。
有人小声议论:“尧帝的儿子丹朱虽顽劣,到底是嫡子……丹朱昨日与我下棋,连输了三局。”
尧帝忽然笑了,“他说‘父王若让位于我,我便把天下的棋盘都砸了’。
你说,这样的人能治天下吗?”
众人皆笑。
老K坐在角落,望着尧帝鬓角的白发,忽然明白:真正的圣王,从不需要用“血脉”来绑架权力。
这时,一个声音从台下响起:“臣举一人——历山的舜。”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弃。
他捧着竹简站起身:“臣在历山见舜耕于田,人皆让畔;渔于泽,人皆让渊。
他与邻人分财,自己总拿最少的;他养父母,虽被赶出门,仍每日送饭。
这样的人,心有仁德,行有担当。”
“我也举荐!”
东夷部落的首领站起,“我曾路过历山,见舜教孩子们读书,连最调皮的娃都静下来听。
他的德行,比我治下的百姓都好。”
“我反对!”
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是尧的弟弟。
他不知何时混进了会场,身后跟着几个随从,“舜不过是个种地的,凭什么当首领?
我阿兄要是传位给他,我第一个不答应!”
台下一片哗然。
老K看见娥皇女英握紧了衣袖,却见尧帝摆了摆手:“阿弟,你过来。”
尧的弟弟梗着脖子走上台,嘴里嘟囔着:“阿兄,你别听他们的……你昨日给我送的鹿肉,炖得很好吃。”
尧帝摸了摸他的头,“你说‘阿兄吃了鹿肉,眼睛能看见’,其实我知道,你是想让我高兴。
对不对?”
尧的弟弟眼眶红了:“阿兄……你总说我偏心舜,可你可知,舜的弟弟象,比你更顽劣?”
尧帝的声音柔和下来,“可舜从未恨过象,反而教他劈柴、种地。
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比你更懂‘兄弟’?”
尧的弟弟低头不语,眼泪砸在脚下的陶砖上。
尧帝转向众人:“我决定,将娥皇、女英许配给舜,让他在历山住三年。
三年后,若百姓仍愿他做首领,我便禅让。”
西、老K的顿悟三年后的春天,老K又跟着队伍到了历山。
此时的历山己大变模样:田埂上种满了桃树,春天开花时像一片粉云;村口建了座学堂,孩子们捧着竹简念诗;连从前总吵架的邻居,都凑在一起修水渠。
明堂前的广场上,跪满了各部落的百姓。
舜穿着玄色的麻袍,站在高台上。
尧帝坐在他身旁,娥皇女英分立左右,手中捧着象征权力的玉圭。
“诸位乡亲,”舜的声音有些发颤,“三年前,我不过是个种地的。
是尧帝教我‘为君之道’,是百姓教我‘处世之理’。
今日,我要接尧帝的班,但我保证——”他举起右手,“我若贪财,天打雷劈;我若懒惰,五谷不生;我若欺民,不得好死!”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老K望着台上的舜,忽然想起在历山见过的那个教象劈柴的年轻人,那个给瞽叟送药的孝子,那个被百姓推上首领却首磕头的人——原来“禅让”不是权力的转移,是一场关于“德”的接力。
仪式结束后,尧帝把老K拉到一旁:“你知道我为何选舜吗?”
老K摇头。
“他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尧帝望着远处的桃林,“那时我也和你一样,跟着首领巡行,看百姓疾苦,想天下大事。
后来我当了首领,才明白——最好的首领,不是站在最高处,而是弯下腰,让百姓踩着自己的肩膀往上走。”
他拍了拍老K的肩:“你来自后世,该知道,‘禅让’二字,不是写在竹简上的,是刻在每个百姓的心里的。”
老K望着广场上跳舞的人群,忽然懂了:所谓“圣王时代”,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童话。
尧有丹朱这样的儿子,舜有瞽叟这样的父亲,可他们用“德”化解了仇恨,用“仁”凝聚了人心。
这才是真正的“华夏”——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人心的归附。
暮色降临时,娥皇女英邀老K去桃林散步。
桃花落在她们的发间,像撒了把星星。
“阿姊,你说阿和当首领后,会变吗?”
女英指着远处的舜,他正蹲在地上,帮一个孩子系鞋带。
“不会。”
娥皇笑了,“他的善,是刻在骨头里的。”
相关推荐:
寂灭龙主:都市暗影步云林越完结小说大全_免费热门小说寂灭龙主:都市暗影(步云林越)
寂灭龙主:都市暗影(步云林越)热门小说大全_推荐完本小说寂灭龙主:都市暗影步云林越
寂灭龙主:都市暗影步云林越热门小说阅读_好看的小说推荐完结寂灭龙主:都市暗影步云林越
重生七七:我的猎户娇妻与女儿(宋扬晓慧)完本小说_全本免费小说重生七七:我的猎户娇妻与女儿宋扬晓慧
重生七七:我的猎户娇妻与女儿(宋扬晓慧)最新推荐小说_在哪看免费小说重生七七:我的猎户娇妻与女儿宋扬晓慧
重生七七:我的猎户娇妻与女儿宋扬晓慧完整版在线阅读_宋扬晓慧完整版阅读
重生九十年代之金融大鳄张帆王浩全本完结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重生九十年代之金融大鳄(张帆王浩)
重生九十年代之金融大鳄张帆王浩完整版小说_小说完结推荐重生九十年代之金融大鳄(张帆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