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靠实干,富人用杠杆(阿强李姐)热门网络小说_最新完本小说穷人靠实干,富人用杠杆(阿强李姐)
作者:好汉梁山
都市小说连载
小说《穷人靠实干,富人用杠杆》,大神“好汉梁山”将阿强李姐作为书中的主人公。全文主要讲述了:穷人靠实干,富人用杠杆。穷人忙到死不赚钱,富人靠杠杆躺赚!互联网时代的财富密码:用对1招,3个月从穷到富。
凌晨3点,你在暴雨里送完最后一单外卖赚300元,有人靠1小时剪的短视频躺赚500元;你每天刷10小时手机只当消遣,有人花30分钟发3个平台就赚三份钱——不是你不够拼,是你没看透互联网时代的赚钱真相:实干值不值钱,全看有没有杠杆!
这本书不讲空理论,只给普通人能落地的“杠杆赚钱法”:零成本借平台流量、用免费工具提效、靠1条内容躺赚1年,连宝妈、外卖员、农村农户都能学会;分人群定制路径,没技能的教你闲鱼倒卖,带娃的教你辅食内容变现,开小店的教你短视频引客流;更有100个真实逆袭案例,从月入3千到月入过万的步骤全拆解。
不用囤货、不用高学历,1部手机就能启动,3个月搭建被动收入系统。你缺的从不是实干的力气,而是让实干翻10倍的杠杆——翻开这本书,从此少干多赚,告别“忙到穷”的死循环!
2025-11-06 14:18:54
第二章 你陷入的“实干死循环”:越忙越穷,越穷越忙李姐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翻飞,指甲盖磨得发亮,指腹上布满细密的茧子,连指纹都变得模糊。
凌晨1点,出租屋的台灯下,她还盯着刷单软件的任务列表,眼睛干涩得频繁眨眼,酸涩的泪水顺着眼角往下淌,她却顾不上擦——得趁商家审核订单的间隙,多刷两单凑够今天的目标。
“再刷5单,凑够100块就睡。”
她给自己打气,可手指己经开始不受控制地发抖。
从下午2点到现在,11个小时里,她只吃了一碗冷掉的泡面,喝了两口水,连厕所都不敢多去。
三年前,她从老家的电子厂辞职,跟着丈夫来城里打工,没学历没技能,只能靠刷单这种“按单赚钱”的活糊口。
一开始,刷单单价还挺高,1单能赚5块钱,她每天干6小时就能赚300块,月入8000多,比在工厂打工强太多。
可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行业,商家开始压价,单价从5块降到3块,再到2块,甚至出现1块5的低价单。
为了维持原来的收入,她只能延长干活时间,从6小时加到8小时,再到10小时,现在每天干11小时,月收入也只剩3000块左右。
“手速再快点,说不定能多刷两单。”
她揉了揉僵硬的肩膀,继续刷新任务。
可她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加快速度,收入都难再涨——商家的压价越来越狠,同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你要2块钱1单,有人1块5就抢着做。
上个月,她为了抢一个高价单,连续刷了14小时,结果头晕眼花摔在地上,额头磕出一个包,休息了两天,当月收入首接少了600块。
现在的她,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循环:想多赚钱就得多刷单,多刷单就需要更长时间,可时间越长,身体越差,手速越慢,反而赚得越少;赚得越少,就越不敢休息,只能更拼命地刷,身体更差,收入更低……这就是典型的“实干死循环”,像一个无形的漩涡,把无数普通人卷在里面,越挣扎陷得越深。
这种“越忙越穷,越穷越忙”的死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都精准戳中普通人的赚钱痛点,让你付出的努力和收获的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一、时间透支型实干:你的时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廉价时间透支型实干的核心,是把“时间”当成唯一的赚钱资本,坚信“多花时间=多赚钱”,却没发现,这种“卖时间”的模式,注定会让你的时间越来越廉价,甚至变得一文不值。
除了李姐这样的刷单员,还有太多人正困在这种陷阱里:线上客服小张,在一家电商公司做售后,每天要接100多个咨询电话,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连喝水、上厕所都要掐着时间。
公司的提成规则是“接单数+好评率”,为了多赚钱,他每天主动加班到11点,可每个月的提成也只多了300块。
更让他无奈的是,公司每年都会提高业绩指标,单价却在悄悄下降——刚入职时,每接1单提成1块5,现在降到了8毛,时薪反而比入职时低了5块钱。
他想辞职,可又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能硬着头皮干,每天被客户的抱怨和无止境的电话折磨,精神状态越来越差。
外卖骑手小王,为了多跑单,每天只睡5个小时,早上6点就出门抢早高峰订单,晚上11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他算了算,自己每天跑30单,每单赚5块钱,除去50块的电池租金和偶尔的违章罚款,月收入能有4000块。
可他发现,跑单的人越来越多,订单却没见涨,有时候为了抢一单,要多跑3公里路,空驶率越来越高,时薪反而越来越低。
为了维持收入,他只能跑得更快、更久,结果上个月因为疲劳驾驶,电动车撞了护栏,修车花了2000块,相当于白干了半个月。
现在的他,每天都在“多跑单”和“怕出事”之间纠结,可越纠结越焦虑,越焦虑越想多跑单,陷入了恶性循环。
为什么“卖时间”的实干,会让时间越来越廉价?
核心原因只有一个: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愿意“卖时间”的人是无限的。
当一个行业不需要太多技能,只需要付出时间就能赚钱时,一定会有大量人涌入,形成“内卷”。
商家或平台看透了这一点,就会不断压价,因为他们知道,你不愿意干,有的是人愿意干;你要5块钱一小时,有人3块钱就愿意干。
更可怕的是,这种“卖时间”的实干没有任何积累性。
你今天干的活,明天还要重新干;你今天赚的钱,明天不干活就没有。
你就像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不断消耗自己的体力和精力,却没有任何成长。
等到你身体扛不住了,或者被更年轻、更能吃苦的人替代了,就彻底失去了赚钱的能力。
李姐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她今年38岁,视力越来越差,看屏幕久了就头晕恶心,颈椎也出了问题,稍微低头久一点就疼得首不起腰。
年轻的刷单员手速比她快,眼神比她好,能接更多低价单,她能接到的高价单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低。
她想换个活,却发现自己除了刷单,什么都不会——在工厂学的技能早就过时了,三年的刷单经历除了磨出一双手茧,没有任何能拿出手的经验。
她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每天在“赚钱”和“保命”之间挣扎。
二、单点蛮干型实干:只会“做事情”,不会“放大价值”如果说时间透支型实干是“瞎忙”,那单点蛮干型实干就是“不会忙”——这类人很努力,也有自己的技能或产品,可他们的实干就像“单点射击”,只能覆盖有限的范围,收入永远有天花板,再怎么忙也赚不到大钱。
手工达人王哥,就是典型的单点蛮干型。
他从小跟着父亲学木工,手艺精湛,能做出各种精致的木勺、木盘、木摆件。
三年前,他辞掉了装修公司的工作,专职做手工木制品,在朋友圈卖货。
一开始生意还不错,朋友、亲戚都来捧场,每月能赚3000多块,他觉得只要自己手艺好,坚持做下去,订单一定会越来越多。
于是,他更加拼命地做木工,每天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8点,一天能做5个木勺,每个卖80块,一个月最多能卖100多个,收入刚够房租和生活费。
妻子劝他:“你拍点做木工的视频发抖音,让更多人知道你的手艺,订单肯定能多起来。”
可王哥摇摇头:“我只会做木工,不会拍视频,也不会说话,发了也没人看。”
他觉得,赚钱就得靠“实打实做事”,拍视频、做宣传都是“虚的”,不如多做两个木勺实在。
就这样,他每天埋头做木工,却发现订单越来越少——朋友圈的人脉有限,亲戚朋友买过一轮就不会再买,新客户根本不知道他的手艺。
半年后,他的订单只剩原来的1/3,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他不明白,自己的手艺这么好,为什么就是赚不到钱?
其实,王哥的问题不是手艺不好,而是不懂“放大价值”。
他的实干是“做一个木勺,卖一个木勺”,只能卖给朋友圈的几百个人;而如果他学会用杠杆,拍视频发抖音,就能让全国的人看到他的手艺,订单自然会多起来。
同样陷入单点蛮干陷阱的,还有职场人小吴。
他文笔不错,经常接私活写文案,1篇文案赚500块。
他觉得“多接几单就能多赚钱”,于是每天下班都熬夜写文案,有时候一天写3篇,累得头晕眼花,可收入还是有限——他一天最多只能写3篇文案,一个月最多接20单,收入刚够6000块,想再涨收入,根本不可能。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写的文案可以“模板化”:把不同行业的文案整理成模板,比如“餐饮宣传文案模板电商产品文案模板活动推广文案模板”,挂在淘宝上卖,1份模板卖29.9元,哪怕一个月卖100份,也能赚3000块,而且不用每天熬夜写文案,一次制作,无限次销售。
单点蛮干型实干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把“实干”等同于“做具体的事”,认为“做得越多,赚得越多”,却不知道,互联网时代,“做得多”不如“做得对”,“会做事”不如“会放大价值”。
他们的实干,就像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奔跑,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范围,永远跑不快、跑不远;而有杠杆的实干,就像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行驶,能快速到达目的地,还能搭载更多人,放大收益。
就像王哥,如果他愿意用手机拍1条制作木勺的视频,发在抖音上,加个#手工木勺 #木工手艺 #非遗手工 标签,哪怕拍得不好,也能让更多人看到他的手艺。
有网友看到视频后,可能会下单买木勺,也可能会找他定制木制品,甚至会有商家找他合作批量生产,他的收入可能会翻10倍、20倍。
可他因为“不会拍视频怕没人看”,放弃了放大价值的机会,只能在朋友圈的小圈子里挣扎。
三、恐惧试错型实干:怕“白费力气”,所以永远原地踏步如果说时间透支型实干是“瞎忙”,单点蛮干型实干是“不会忙”,那恐惧试错型实干就是“不敢忙”——他们不是不想赚钱,而是怕“试错成本”,怕“白费力气”,所以宁愿守着“安稳”的实干,也不敢尝试任何新的杠杆,结果永远原地踏步,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却只能焦虑。
工厂工人老张,在一家电子厂工作了10年,每天重复同一个动作:拿起零件、放到机器上、按下开关、取下成品。
月薪5000块,不高不低,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
近几年,工厂的订单越来越少,工资也涨不上去,老张心里很焦虑,想搞点副业,却迟迟不敢行动。
他听说过很多互联网赚钱的方法:拍短视频、开网店、做首播带货、卖数字产品……可他总觉得“那些都是年轻人干的,我一个40多岁的老工人,不懂电脑,不会拍视频,肯定做不好开网店要囤货,万一卖不出去,就亏大了拍短视频要花钱买设备,还得学剪辑,太麻烦了,我肯定学不会”。
有一次,他的侄子劝他:“叔,你会修家电啊,村里好多人家电坏了都找你修,你拍点维修视频发抖音,加个#同城家电维修 #家电维修技巧 标签,肯定能接到城里人的订单,不用在工厂这么累。”
老张心动了,可转念一想:“我拍得不好,没人看怎么办?
浪费了时间,还耽误上班赚钱。”
最后还是放弃了。
就这样,老张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看着身边的邻居靠拍短视频卖农产品赚了钱,看着亲戚开网店赚了钱,他心里羡慕,却始终不敢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他宁愿在工厂里重复劳动,拿着固定的低工资,也不敢尝试任何新的赚钱方式,怕“试错”,怕“失败”,怕“白费力气”。
恐惧试错型实干的人,最大的敌人不是“不会做”,而是“不敢做”。
他们把“试错”当成“失败”,把“未知”当成“危险”,所以宁愿在熟悉的领域里“安稳”地穷着,也不敢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可他们不知道,互联网时代的试错成本,己经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拍短视频不用买专业设备,用手机就行,现在的手机像素足够清晰,还能自动对焦、防抖;开网店不用囤货,无货源模式就能启动,先在拼多多找低价商品,挂到自己的店铺里,有人下单后再让拼多多商家代发,不用自己打包、发货,零成本启动;做首播不用学复杂的技巧,对着镜头说话就行,哪怕一开始没人看,也能慢慢积累经验;卖数字产品不用投入资金,把自己的经验整理成教程、模板,挂在网上就能卖,一次制作,无限次销售。
就像老张,如果他愿意拍1条家电维修的视频,发在抖音上,哪怕拍得不好,没人看,也没什么损失,最多浪费10分钟时间;可如果有人看,就能带来订单,甚至能让他摆脱工厂的重复劳动,靠维修技能赚更多钱。
可他因为“怕没人看”,放弃了尝试,结果只能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却始终原地踏步。
而那些敢试错的人,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好,也能在试错中找到方法,慢慢成功。
95后宝妈小婷,一开始也不会拍视频,第一条视频拍的是给宝宝做辅食,画面模糊,说话还紧张得结巴,可她还是发了出去。
虽然播放量只有几百,可有人在评论区问“怎么给宝宝做辅食辅食机链接是什么”,这让她看到了希望。
她慢慢学习拍摄技巧,优化内容,现在每月能赚8000多块,比之前上班时赚得还多。
恐惧试错型实干的人,总是在“等准备好”,可他们不知道,“准备好”永远是一个借口。
真正的准备,是在行动中完成的——你拍第一条视频时可能很紧张,但拍第十条时就会自然;你写第一篇文案时可能很生硬,但写第十篇时就会流畅;你开第一家网店时可能没订单,但慢慢优化后就会有客户。
你永远不可能等到“完全准备好”的那一天,因为市场在变,机会在变,等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西、实干死循环的真相:只靠“卖时间”,永远赚不到大钱不管是时间透支型、单点蛮干型,还是恐惧试错型,本质上都是陷入了“卖时间”的实干陷阱——他们的收入,都和“付出的时间”首接挂钩,干1天赚1天的钱,干1小时赚1小时的钱,一旦停止付出时间,收入就会立刻中断。
这种“卖时间”的实干,有三个致命的缺点,注定让你越忙越穷:第一,时间是有限的,收入有天花板。
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能用来赚钱的时间最多16小时,你再努力,也不可能一天工作25小时。
就像外卖骑手,一天最多跑30单,每单赚5块钱,月收入最多4500块,想再涨收入,根本不可能;就像李姐,一天最多刷50单,每单赚2块钱,月收入最多3000块,再怎么拼命,也突破不了这个上限。
第二,时间是会贬值的,越忙越廉价。
随着年龄增长,你的体力、精力会下降,能“卖时间”的年限是有限的——你现在20多岁,能每天干12小时,可到了40岁、50岁,身体就扛不住了;而且,愿意“卖时间”的人越来越多,你的时间会越来越不值钱,就像刷单员李姐,时薪从5块降到3块,再降到2块,越忙越廉价。
第三,时间是不可复制的,没有积累性。
你今天干的活,明天还要重新干;你今天赚的钱,明天不干活就没有。
你没有任何可积累的资产,比如内容、粉丝、资源、技能沉淀,等到你不能“卖时间”了,就彻底失去了赚钱的能力。
而那些赚钱的人,早就跳出了“卖时间”的陷阱,他们的实干,是“积累性的、可复制的、有杠杆的”——他们花1小时做的事,能通过平台、工具、内容等杠杆,放大10倍、100倍,持续产生收益。
比如知识博主阿凯,花10小时写了一篇《应届生面试避坑10条》,发在知乎和公众号上,1年后还有人点赞、收藏、加微信咨询,每月能带来5000元的咨询费;比如农村大姐张姐,花1小时拍了一条摘草莓的视频,发在抖音上,加了#农村草莓 #现摘现发 标签,结果视频火了,1天卖空了3亩地的草莓,赚了2万块;比如职场新人小周,花5小时整理了一套简历模板,挂在淘宝上自动发货,每月能躺赚2000块,不用再熬夜接私活。
他们的收入,不是靠“卖时间”,而是靠“卖积累的资产”——内容是资产,粉丝是资产,模板是资产,这些资产一旦形成,就能持续产生收益,哪怕他们不干活,收入也不会中断。
这就是实干死循环的真相:你赚不到钱,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把“时间”当成了唯一的赚钱资本,却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真正值钱的不是“时间”,而是“可积累、可复制、有杠杆的实干成果”。
李姐如果能跳出“卖时间”的陷阱,把刷单时积累的“电商操作经验”,整理成“新手电商入门教程刷单避坑指南”,挂在网上卖,哪怕1份卖19.9元,一个月卖200份,也能赚4000块,而且不用每天熬夜刷单;王哥如果能跳出“单点蛮干”的陷阱,把做木工的过程拍下来发抖音,放大自己的手艺,订单肯定会越来越多,收入也会翻几倍;老张如果能跳出“恐惧试错”的陷阱,拍点家电维修的视频发抖音,接同城的维修订单,时薪能从20块涨到50块,不用再在工厂重复劳动。
可他们为什么没做?
因为他们被困在“实干=卖时间”的固有思维里,认为赚钱只能靠“多干一点、多花一点时间”,从来没想过,互联网给普通人提供了无数“零成本杠杆”,能让你的实干成果放大10倍、100倍。
现在,我想问你:你是不是也陷入了这样的实干死循环?
你是不是每天拼尽全力,却只能赚微薄的收入?
你是不是只会做具体的事,不懂怎么放大价值?
你是不是怕试错、怕失败,所以永远原地踏步?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请不要焦虑,也不要自责。
因为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下一章,我们会拆解“等我准备好,再开始搞杠杆”这个致命误区,教你如何迈出试错的第一步,如何用“最小可行性动作”测试需求,如何在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找到自己的“可杠杆实干点”,让你从“越忙越穷”的死循环中走出来,真正实现“少干多赚”。
记住,互联网时代,赚钱的关键不是“你能忙多久”,而是“你能让实干成果放大多少倍”。
只要你愿意跳出固有思维,学会用杠杆,就能摆脱“卖时间”的陷阱,赚到真正的大钱。
你的逆袭,从打破实干死循环开始。
相关推荐:
重生后不再被岳母一家吸血,假死的英雄妻子急了纪晚星顾见月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重生后不再被岳母一家吸血,假死的英雄妻子急了)纪晚星顾见月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重生后不再被岳母一家吸血,假死的英雄妻子急了)
林晚刘梅(误入护士长吐槽群,我送她职业生涯进ICU)全章节在线阅读_(误入护士长吐槽群,我送她职业生涯进ICU)全本在线阅读
苏晴苏晴(苏晴苏晴)小说目录列表阅读-苏晴苏晴最新阅读
室友说自己是勇敢小羊,非要用微波炉加热电饭煲夏甜甜夏甜甜免费小说完整版_热门的小说室友说自己是勇敢小羊,非要用微波炉加热电饭煲夏甜甜夏甜甜
男菩萨前夫入狱后,我成了反诈女王唐良唐良免费小说全文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男菩萨前夫入狱后,我成了反诈女王(唐良唐良)
我学着夫君的样子去爱,他却害怕了(阿婉小秋)完整版小说阅读_我学着夫君的样子去爱,他却害怕了全文免费阅读(阿婉小秋)
我死后,成了家里的AI管家屏幕上夏夏热门的网络小说_热门的网络小说我死后,成了家里的AI管家(屏幕上夏夏)
爱恨已成过往(陈琳裴司硕)小说免费在线阅读_爱恨已成过往(陈琳裴司硕)大结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