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和当年……一模一样!
"新的身份要亮了,以后,就不必去了。
“让长风安排。”
“是。”
顾云辞临窗起身,捏了捏眉心,将另一张纸条卷好,递给他。
“给东宫送去,暗卫营那边我同意了。”
说罢,影卫退下。
顾云辞从怀里拿出那枚只剩一半的碎玉。
用袖子轻轻的擦拭后,放在了母妃留给他的那个妆匣里。
秋风裹挟着寒意。
夜晚,顾云辞陵拎了一壶酒独自去了贤王府。
踏进他母妃生前的清辉苑,月下,梅树枝杈,光影交错在地面上,他看着母妃房中的摆设,一样没变。
拎着酒壶靠在外面冰凉的廊柱上,仰头喝起来。
任凭酒水肆意的顺着下巴,流过脖颈再到胸前。
望着那树影,困意和疲惫袭来,眼皮也开始发涩,梦把他拖回了六岁那年......六岁的他,趴在门边竖着耳朵偷听,小小的身体绷得紧紧的。
门里,母妃苏锦的声音发颤,“王爷…一定要纳柳氏吗?
“梅林雪夜你说过,此生只我一人够了!”
父王猛地拔高声音,“纳一个侧妃!
闹了半月,成何体统!”
小云辞在门缝看着,柳侧妃扶着父王,头上的金步摇晃的刺眼,“姐姐,王爷也是为了王府子嗣”……“子嗣?”
母妃低笑了一声。
“顾峥当年是你信誓旦旦要立下誓言,现在算什么?”
父王甩开柳侧妃的手,目光钉在脚下的青砖上。
“苏锦,你若再闹,就搬去偏院静修!”
他看见门缝里,母妃纤细的身影晃了晃,手用力按在心口的位置。
“偏院?
静修?
......好,好啊!
那就不碍王爷和新人的眼。”
那沉甸甸地画面压下来,压得的他喘不过气。
画面回到了母亲在偏院咳血那一刻。
母妃将妆匣打开,里面只躺着两样东西。
一幅绣了一半染上血的并蒂莲绢帕。
那是她病中咳出的血,还有一枚白色的羊脂玉佩。
母妃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将玉佩放进他的小手。
叮嘱他,“啊辞,是暖玉,戴上它,这是母亲曾送给你父王的信物,我收回了......别学你父王,有些人手一松,心就凉了,再也暖不回来。”
灵堂里,他小小的身板笔首的跪着,在母妃牌位前放了她生前最爱的糕点。
他父王走了进来,腰间系着柳侧妃新做的玉带。
声音沙哑的叫他“云辞,以后……父王,”他转过身,一手捏着那枚暖玉,一手死死捏着那染血的帕子。
目光看向那个高大的身影。
“父王,我要住在母妃的清辉苑,以后辞儿就不需要父王照顾了。”
他父王的脸瞬间失了血色,嘴唇动了几下,喉咙里却像是被堵住。
柳侧妃在一旁低声劝慰,声音柔得像水,“世子,你父王......闭嘴。”
顾云辞不想听见她一个字的声音!
只盯着他父王,一字一句地问,“父王,违背对母妃的承诺,母妃说把梅林烧了吧。”
父王像是被这句话狠狠刺中,猛地踉跄后退一步。
他看着他小小的手里紧握的血帕,那双幼小的眼眸里,全是恨意和冰冷,令他窒息。
他疲倦的说:以后…...你就住清晖苑吧。”
后来,父王送来的奇珍异宝他一个个砸了,教他骑射,他便把弓箭对准那片梅林......再后来,小小的他不愿跟父王多说一句话。
王府上下众人皆知,小世子曾经活泼好动的性子变了,变得心冷如冰,只念亡母!
一阵秋风扫过,落叶哗啦啦的声音让梦中的人醒来。
顾云辞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只有他一个人!
和当年……一模一样!
…………冬去春来。
离开天枢学院己有三载!
天圣朝,神都紫宸殿,大朝会上。
皇帝:“北疆突厥,感念我天朝教化,愿遣其王庭明珠——阿史娜·云珠公主入我朝修好!”
“永结盟谊,此乃国朝盛世。”
“贤王,迎公主入朝一应事宜,便由你全权督办,着礼部,鸿胪寺协同!”
臣,遵旨!”
贤王领旨退下。
皇帝目光落在贤王身侧,“暗卫营统领顾云辞,公主安危,关乎两国邦交。”
“朕命你亲率暗卫营精锐,待云珠公主入天朝地界至西方馆驿,由你全程护卫,务必保证其毫发无损!”
皇帝沉了沉声音又说:“若有闪失,唯你是问!”
顾云辞面上姿态恭谨道:“臣,领旨。”
可宽大衣袖中,指节却微微收紧。
暗卫营密室,烛火跳动,顾云辞捏碎了手里的蜡丸,看着里面纸条上的字不语。
长风抬头看到的便是一张布满寒霜的脸。”
世子,近期神都城内细作活动频繁。”
“探子来报,这次抓到的细作和三年前上官小姐落水后,镇国将军的人抓到的一样……同用了一种毒药自尽,目前,尚不能确认对方身份!”
顾云辞回忆起两年前凌云阁探子传回的信息:上官瑶落水,绝非意外,而是有人,潜伏在侧,等待时机,蓄意制造意外。
上官遥出事那日,湖边几个人发生争执,正是制造意外的时机。
案卷记载,发现推人者刘嫣嫣,背后应是受了内力,导致她身体突然向前扑。
事后,上官廷护女心切被逼只得离了神都,下往江南。
上官廷的副将墨青,在落水事件第三日,锁定一名伪装成太学杂役的老者。
其身手诡谲,折损了三名手下,才在城南废庙将其围住。
未及擒拿逼问,那人咬碎口中毒囊,当场毙命,线索中断!
顾云辞手指轻敲击着桌案,联想多年前。
镇国将军上官廷,率二十万大军将突厥打的节节败退,此后多年时间里,突厥都不敢轻易对天圣朝来犯。
而三年前,却有人刻意制造他女儿落水是意外。
让上官廷被迫离了神都,下往江南。
在去往江南路上,探子来报,又遇到几波针对他的的刺杀。
现在,突厥这边好端端,遣一位公主入朝和亲。
太不寻常!
顾云辞只觉,前后所有事情针对性太强,都在上官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