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佳把第七个相亲对象拉黑时,母亲正端着一盘洗好的草莓走进客厅,
看见她对着手机屏幕咬牙切齿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佳佳,你都在家待五年了,
就不能找份正经工作?总想着靠男人,哪有那么好的事。”“妈,你懂什么,
”米佳头也不抬,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我这叫精准投资,找个靠谱的男人,
比我累死累活上班强多了。”话虽如此,她心里却没底——这五年里,
她相过亲、聊过网友、甚至在酒吧搭讪过,可每次恋爱都超不过三个月,
要么对方嫌她好吃懒做,要么她觉得对方穷酸小气。就在这时,手机弹出一条推送,
标题格外刺眼:“恋爱课堂开课啦!帮你找到完美恋人,实现情感自由!”米佳本来想划走,
可“完美恋人”四个字像钩子一样勾住了她。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报了名,
交了三百块学费,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了课堂。课堂设在一个小型会议室里,
二十多个人围着一张长桌坐,导师是个穿着西装、梳着油头的中年男人,自称“情感大师”。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各位学员,想要找到对的人,首先要明白恋人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生活型恋人,他们务实可靠,能把你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
像你的专属管家;第二种是玩伴型恋人,他们风趣幽默,懂浪漫会玩,
能带你体验各种新鲜刺激的事;第三种是引导型恋人,他们成熟稳重,有能力有远见,
能帮你规划人生,带你成长。”导师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不要盲目恋爱。”“每种来一个行不行?”米佳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会议室里瞬间爆发出哄堂大笑,有人笑得直拍桌子,
有人捂着嘴调侃:“这位姐妹野心不小啊!”米佳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导师也笑了,摆了摆手:“这位学员很有想法,但爱情不是买菜,不能贪心。不过,
你可以先试着和每种类型的人相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句话像一颗种子,
落在了米佳心里。她看着台上的导师,
突然觉得这三百块钱花得值——既然一种恋人满足不了她,那她就每种都试一遍,
总有一款能让她实现“不上班、有钱花”的梦想。
一、生活型恋人:过期的草莓米佳认识周明,是在小区的超市里。那天她想买草莓,
却嫌贵犹豫不决,身后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这个草莓今天打折,买两盒更划算,
我帮你算一下,原价二十五一盒,现在买二送一,相当于每盒才十六块多。”她回头一看,
是个穿着格子衬衫的男人,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一个计算器,认真地帮她算着价格。
男人叫周明,是一家公司的会计,话不多,但做事格外细心。
米佳想起恋爱课堂上导师说的“生活型恋人”,心里一动,主动加了他的微信。
让米佳没想到的是,周明简直是“生活型恋人”的完美范本。他会提前查好天气预报,
提醒她带伞;知道她不爱做饭,每天下班都会绕路给她带晚餐,
还会根据她的口味换着花样买;她家里的灯泡坏了、水管堵了,一个电话过去,
周明总能第一时间赶来修好。有一次米佳感冒了,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周明下班后来看她,
不仅带了感冒药和退烧药,还煮了生姜红糖水,帮她掖好被子,坐在床边守了她一整晚。
那一刻,米佳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依靠——周明虽然赚得不算多,但胜在稳定,
而且对她百依百顺,以后嫁给他,她就能安安心心在家当全职太太,不用上班也能有饭吃。
可新鲜感没过多久,米佳就开始不耐烦了。周明太“务实”了,务实到没有一点情趣。
他们约会永远是在超市买菜、在家做饭、在小区散步,米佳说想去看电影,
他说电影院的票太贵,不如在家用投影仪看;米佳说想买新包,他拿出计算器算性价比,
说“这个包要花我半个月工资,不如买个平价的,实用”;米佳抱怨在家待着无聊,
他说“我帮你报个会计培训班吧,以后你也能找份稳定的工作,咱们一起攒钱买房”。
“攒钱买房”这四个字,像一根刺扎进了米佳心里。她要的不是一起攒钱,而是有人能养她。
有一天,周明带了一盒草莓来她家,米佳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对,
皱着眉说:“这草莓不新鲜,有点酸。”周明推了推眼镜,小声说:“这是超市打折的,
明天就过期了,我想着便宜,就买了。你要是不爱吃,我下次买新鲜的。
”米佳突然就炸了:“周明,你是不是觉得我只配吃快要过期的东西?我跟你在一起,
不是为了和你一起省吃俭用的!我想要的是不用上班就能买新包、吃大餐,
不是每天跟着你算来算去!”周明愣住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却被米佳打断:“我们分手吧,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周明沉默了很久,最后点了点头,
拿起自己的东西走了。他走后,米佳看着桌上那盒快要过期的草莓,突然觉得有点难过,
但很快又说服自己:反正他不是最适合我的,分了就分了。
二、玩伴型恋人:褪色的玫瑰和周明分手后,米佳很快就遇到了李哲。
那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上,李哲穿着花衬衫,留着一头卷发,抱着吉他弹唱了一首情歌,
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他看见米佳,主动走过来敬酒,笑容灿烂:“美女,认识一下,
我叫李哲,做乐队的。”米佳眼前一亮——李哲不就是导师说的“玩伴型恋人”吗?
他风趣幽默,会唱歌会弹吉他,身上有一种自由散漫的气质,和周明完全是两个极端。
和李哲在一起的日子,确实像泡在冒着甜气泡的汽水罐里,每一秒都裹着新鲜又热烈的气息,
把米佳前二十多年平淡的生活冲得七零八落。李哲像是揣着一本“城市玩乐指南”,
总能精准找到那些藏在巷子里的惊喜。第一次带米佳去livehouse时,
门口挤着穿破洞裤、染着彩色头发的年轻人,震耳欲聋的鼓点从门缝里钻出来,
米佳下意识往后缩了缩,李哲却笑着攥紧她的手,把她往里面带:“别怕,
进去就知道有多爽了。”舞台上的灯光骤然亮起,主唱嘶吼着歌词,贝斯的重音砸在心上,
李哲牵着她的手在人群里跳起来,米佳的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
却跟着他一起放声大笑——原来还有这样不管不顾、肆意张扬的快乐。演出结束后,
李哲从口袋里掏出颗水果糖,剥开糖纸喂到她嘴边,
指尖蹭过她的唇角:“刚才看你笑的时候,比台上的灯还亮。”周末的时候,
李哲会开着他那辆半旧的越野车,带米佳去郊外露营。他总能找到人迹罕至的山谷,
后备箱里装着帐篷、睡袋,还有一整套烧烤架。米佳坐在草地上看他忙前忙后,
他会把牛肉串得肥瘦相间,烤得滋滋冒油,撒上辣椒面时故意往她鼻尖凑,
逗得她打喷嚏;傍晚的时候,他们一起捡枯树枝生火,火苗映着两人的脸,
李哲抱着吉他弹起小众的民谣,歌声混着晚风,飘得很远。等到夜深了,星星铺满整个天空,
李哲就躺在草地上,拉着米佳的手数星星,
给她讲乐队里的趣事——吉他手老杨总在演出前忘带拨片,
鼓手阿凯喝醉了会抱着电线杆唱歌,还有他们第一次演出时,台下只有三个观众,
却喊得比谁都用力。米佳把头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和青草香,
觉得这样的夜晚,能记一辈子。他的浪漫从不是刻意的套路,而是藏在细碎的日常里。
有次米佳在家追剧,门铃突然响了,开门就看见李哲抱着一大束红玫瑰站在门口,
花瓣上还沾着水珠,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路过花店,看见这花像你,就买了。
”花束里还夹着一张折得整齐的信纸,是他手写的情书,字迹算不上工整,
却带着笨拙的真诚:“今天演出时,唱到‘你眼里有星光’那句,我突然就想起你了,
比星光亮多了。”米佳拿着信纸,指尖触到他写歪的“亮”字,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甜得发慌。还有一次,米佳随口说想吃城南的老字号汤圆,
第二天早上,李哲就顶着黑眼圈出现在她家楼下,手里提着保温桶,
里面的汤圆还冒着热气:“我凌晨四点就去排队了,怕去晚了卖完,你快尝尝,还是热的。
”米佳舀起一个汤圆,咬开里面的黑芝麻馅,甜汁流进嘴里,
暖得她眼眶都红了——从前周明只会算汤圆的性价比,而李哲,会为了她一句随口的话,
跑遍大半个城市。那段日子,
米佳的朋友圈里全是和李哲的合照:在livehouse里比着剪刀手,
在露营地的火堆旁相视而笑,捧着红玫瑰比心,吃着汤圆比耶。
她每天都被新鲜感和浪漫包裹着,觉得自己终于活成了想要的样子,甚至开始庆幸,
还好和周明分了手,才能遇到这样懂浪漫的人。米佳觉得自己终于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李哲虽然没有固定工作,但每次演出能赚一些钱,而且他出手很大方,
会带米佳去吃西餐、买名牌口红,虽然都是小牌子,但足够让米佳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