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送出的戒指林野把丝绒盒子塞进摄影包时,
指尖蹭到了包底的胶卷盒 —— 那是他上周在旧货市场淘的柯达 Gold 200,
还没来得及拆。窗外的梧桐叶飘进工作室,落在摊开的策展方案上,
方案右上角贴着苏晓的照片:她站在海边灯塔下,风把米色风衣吹成帆,
手里举着刚洗好的照片,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最后一组,拍完就去。
” 林野对着手机里的苏晓轻声说,屏幕里的她正咬着笔杆改策展流程,
闻言抬头笑:“别太晚,我炖了排骨汤,等你回来尝。”挂了电话,
林野抓起相机往城郊的废弃工厂走。上周他拍工厂排污时,在围墙后发现了一片野生雏菊,
黄灿灿的开在锈迹斑斑的管道旁,像极了苏晓第一次跟他来拍外景时,
别在相机肩带上的那朵。他想把雏菊拍下来,
放进求婚的相册里 —— 那本相册已经攒了三年,每一页都贴着他们一起拍的照片,
最后一页空着,等着放今天的雏菊,还有他藏在丝绒盒里的戒指。工厂区的路不好走,
车轮碾过碎石子发出咯吱声。林野降下车窗,风里飘来淡淡的化学味,他皱了皱眉,
摸出手机想给苏晓发消息,说这里味道怪,让她别担心,却没注意到后视镜里,
一辆黑色 SUV 正慢慢跟上来。2 突然的刹车苏晓把排骨汤盛进保温桶时,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她以为是林野发来的,低头却看到陌生号码:“请问是林野的家属吗?
他在城郊工厂路出了车祸,现在在市一院抢救,请尽快过来。
”保温桶 “哐当” 砸在地上,排骨汤洒了一地,热气裹着肉香漫上来,
苏晓却觉得浑身发冷。她抓着手机往外跑,鞋跟崴了也没察觉,出租车里,
她一遍遍地打林野的电话,听筒里只有冰冷的 “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市一院的抢救室亮着红灯,苏晓攥着衣角蹲在走廊,眼泪砸在地板上晕开小圈。
她想起昨天林野还抱着她看老电影,说等策展结束就去海边,
他要在灯塔下给她一个惊喜;想起上周她感冒,他守在床边给她煮姜茶,
笨拙地用毛巾给她擦额头;想起他们第一次见面,他举着相机对着她,却紧张得忘了按快门,
只红着脸说 “你比风景好看”。红灯灭时,医生走出来摘了口罩:“人救回来了,
但头部受到重创,可能会有记忆障碍,具体情况要等他醒了才知道。”苏晓冲进病房时,
林野还闭着眼,脸色苍白得像纸,额头上缠着厚厚的纱布。她坐在床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他的手很凉,苏晓把脸贴上去,眼泪打湿了他的袖口:“林野,我来了,你快醒好不好?
”3 核心台词苏晓的指甲把丝绒盒子捏出了褶皱。
病房里的消毒水味盖不住她藏在口袋里的排骨汤香 —— 那是她凌晨五点炖的,
林野总说她炖的汤能把 “相机里的风景都泡软”。监护仪的滴答声突然慢了半拍。
她猛地抬头,看见林野的睫毛颤了颤,像蝴蝶抖落了翅膀上的霜。“林野?
” 她的声音发紧,指尖刚碰到他的手,就被他轻轻躲开。他的眼睛很亮,
却空得像没装过任何东西。扫过她泛红的眼眶,
扫过她手里攥了三天的合照照片里他正把蛋糕抹在她脸上,
最后落在她冻得发红的手指上。“你……” 苏晓深吸一口气,想笑却扯不动嘴角,
“还记得我吗?我是苏晓啊。”空气静得能听见排骨汤在保温桶里晃荡的声音。然后,
她听见了那句后来无数次在梦里扎她的话 ——他皱着眉,语气里带着礼貌的陌生:“抱歉,
你是哪位?”监护仪的滴答声突然变得尖锐,像一把刀,
把她怀里的 “惊喜”丝绒盒里的戒指还泛着光割得粉碎。那句话像一把冰锥,
狠狠扎进苏晓的心里。她僵在原地,手还握着他的手,却感觉不到一点温度。病房里很静,
窗外的鸟叫声清晰得刺耳,苏晓看着林野陌生的眼神,眼泪突然就涌了上来:“林野,
你别闹了,我是苏晓啊,你怎么会不认识我?”“苏晓?” 林野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眼神里还是没有波澜,“我好像…… 没听过这个名字。” 他想抽回手,苏晓却攥得更紧,
她把手机掏出来,翻出他们的合照 —— 有在海边拍的,有在工作室拍的,
还有去年她生日时,林野把蛋糕抹在她脸上的搞怪照。“你看,这是我们啊!
” 苏晓把手机递到他面前,“你说过要娶我的,你说要跟我一起办一辈子的摄影展,
你怎么能忘了?”林野看着照片,眼神有些恍惚,可几秒后,
他还是摇了摇头:“我记不起来…… 这些照片,我好像没拍过。”护士走进来,
看到这一幕,轻轻拉了拉苏晓的衣角:“家属别太激动,病人刚醒,记忆混乱是正常的,
慢慢来吧。”苏晓走出病房,靠在墙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她想起林野藏在摄影包里的丝绒盒 —— 那天警察把他的东西送过来时,
她在包里摸到了那个盒子,打开看到戒指的瞬间,她以为是惊喜,现在却成了最痛的刺。
4 神秘的胶卷林野醒后的一周,苏晓每天都去医院,带他爱吃的草莓,
给他读他们以前一起写的日记,可他始终没想起她。他对相机还有本能的熟悉,
护士给他递过平板电脑,他随手点开相册里的风景照,就能说出光圈和快门速度,
可一提到苏晓,他的眼神就会变得茫然。这天下午,苏晓去工作室收拾林野的东西,
想找些他熟悉的物件带去医院。工作室的书架上摆着他们的合照,
书桌上还摊着没改完的策展方案,苏晓的手指拂过方案上的字迹,
突然看到桌角的抽屉没关严 —— 那是林野专门放胶卷的抽屉,他总说胶卷要避光,
抽屉里垫着黑色绒布。苏晓拉开抽屉,里面除了常用的胶卷,还有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盒子,
上面写着 “勿动”。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打开了盒子,里面装着三卷没洗的胶卷,
胶卷盒上用铅笔写着日期,最近的一个日期,就是林野出车祸那天。
她拿着胶卷去了常去的洗印店,老板老周是林野的朋友,
看到胶卷时皱了皱眉:“这是富士 Pro 400H,感光度高,适合拍暗部,
林野以前很少用这种胶卷。”等照片洗出来,苏晓看着照片,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照片里没有她以为的雏菊,全是废弃工厂的特写:锈迹斑斑的排污管里流出黑色的液体,
渗进土壤里;工厂外墙的裂缝里藏着死老鼠,眼睛睁得大大的;还有一张,
拍的是工厂门口的车牌,
车牌号清晰得能看清每一个数字 —— 那是一辆黑色 SUV 的车牌。
苏晓突然想起林野出车祸前,跟她说过 “工厂排污” 的事,当时她没太在意,
只让他注意安全。现在看着这些照片,她突然觉得,林野的车祸可能不是意外。
5 模糊的线索老周看着照片,也觉得不对劲:“林野拍风景讲究光影,
拍纪实却很少这么‘冲’,这些照片拍得太直白了,像是在留证据。” 他指着那张车牌照,
“这个车牌号,我好像在哪见过…… 对了,上周我去城郊拉货,看到过这辆车,
跟在一辆白色轿车后面,那白色轿车,好像就是林野的车。”苏晓的心猛地一跳,
她掏出手机,把车牌照发给做交警的朋友:“帮我查一下这个车牌的车主,
还有林野车祸那天,这辆车的行驶轨迹。”朋友回复得很快:“车主叫张诚,
是宏业化工的副总,宏业化工就是城郊那个废弃工厂的运营方。
那天这辆车的轨迹跟林野的车几乎重合,从市区一直跟到工厂路,林野出车祸后,
这辆车就掉头走了。”宏业化工…… 苏晓想起去年林野跟她提过,
说有人举报宏业化工偷排污水,污染了附近的农田,可后来举报的人没了消息,
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当时林野还说:“肯定有问题,要是让我抓到证据,我一定要曝光他们。
”原来他一直在查这件事。苏晓握着照片,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 林野的车祸,
根本不是意外,是张诚他们搞的鬼,他们怕林野曝光排污的事,所以故意制造了车祸,
让他失忆,这样就没人能拿出证据了。她拿着照片去医院,想跟林野说这件事,
可看到他茫然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现在的林野,连她都不认识,怎么会相信她说的话?
她得自己找到更多证据,不仅要让林野恢复记忆,还要让张诚他们付出代价。
6 助理的隐瞒林野的助理小吴来看他时,苏晓正在给林野读摄影杂志。小吴看到苏晓,
眼神有些闪躲,放下水果就想走,被苏晓叫住了:“小吴,你等一下,我有话问你。
”两人走到病房外的走廊,苏晓把洗出来的照片递给他:“这些照片,你见过吗?
林野出事前,有没有跟你说过宏业化工的事?”小吴看着照片,脸色一下子变了,
他攥着照片,手指微微发抖:“苏姐,我…… 我知道林哥在查宏业化工,
他上周还让我帮他查张诚的资料,说张诚跟好几起污染举报案有关。”“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 苏晓的声音有些急,“林野出车祸,可能跟张诚有关,你要是早点告诉我,
我们说不定能早点找到证据。”小吴低下头,声音带着愧疚:“林哥不让我说,
他说张诚的人一直在盯着他,怕我跟你知道了会有危险。出事前一天,林哥还跟我说,
要是他有什么事,让我把他藏在工作室天花板上的东西交给你,可我去工作室找了,
没找到……”天花板上的东西?苏晓心里一动,她想起工作室的天花板有一块松动的扣板,
林野以前总说那里是 “秘密仓库”,放着他最珍贵的东西。她跟小吴约好,
第二天一起去工作室找。回到病房时,林野正盯着窗外,手里拿着苏晓带过去的相机,
镜头对着窗外的梧桐树,却没按快门。看到苏晓进来,他转过头,
眼神里有了一丝不一样的东西,像是疑惑,又像是怀念。
“这相机……” 林野摸了摸相机的机身,“我好像用过很久。”苏晓的心跳快了起来,
她走过去,指着相机肩带上的小挂件 —— 那是一个迷你的灯塔模型,
是他们第一次去海边时买的,林野一直挂在相机上。“你记得这个吗?” 苏晓轻声问。
林野盯着灯塔挂件,眉头皱了起来,像是在努力回忆。几秒后,他的头突然疼了起来,
他捂着额头,脸色发白:“疼…… 好多画面,乱乱的……”苏晓赶紧扶住他,
给他倒了杯水:“别想了,先休息,慢慢来。”看着林野靠在枕头上闭眼休息的样子,
苏晓心里又酸又甜 —— 他虽然没想起她,可对相机、对灯塔挂件的熟悉感,
说明他的记忆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被藏起来了。7 天花板上的秘密第二天下午,
苏晓和小吴去了工作室。小吴搬来梯子,苏晓踩着梯子,伸手推了推天花板的扣板,
果然有一块是松动的。她把扣板拿下来,里面藏着一个铁盒子,盒子上挂着小锁,
钥匙就藏在盒子旁边的缝隙里。打开铁盒子,里面装着一叠文件和一个录音笔。
文件是宏业化工的排污检测报告,上面的数据远超国家标准,还有几张照片,
拍的是张诚和几个陌生人在酒店见面,手里拿着厚厚的信封 —— 看起来像是在行贿。
苏晓按下录音笔的开关,里面传来林野和张诚的对话,声音很吵,像是在工厂里:“林野,
你别不识抬举,给你十万,把照片删了,这事就算了。” 张诚的声音很粗,带着威胁。
“钱我不要,你把排污管拆了,赔偿附近村民的损失,不然我就把证据交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