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导演搭档是块“硬砚台”

我的导演搭档是块“硬砚台”

作者: 伊沐呀

言情小说连载

现代言情《我的导演搭档是块“硬砚台”讲述主角沈砚陈导的甜蜜故作者“伊沐呀”倾心编著主要讲述的是:主角陈导,沈砚在现代言情,大女主,娱乐圈,爽文,甜宠小说《我的导演搭档是块“硬砚台”》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由实力作家“伊沐呀”创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3879717章更新日期为2025-10-14 16:57:32。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我的导演搭档是块“硬砚台”

2025-10-14 22:08:30

导语我叫林暖,新老板沈砚说我不过是资本的一颗棋。他砸钱让我改剧本,我却用他给的每一分钱,守护他父亲——已故陈导最后的电影梦。当商业巨制《双星》的聚光灯亮起,照见的却是默砚工作室里,那台旧海鸥相机沉默的初心。这场博弈,我要赢的不是票房,是一个时代不该被遗忘的温度。

手机屏幕在桌面亮起时,我正对着陈默导演的旧笔记发呆。深棕色皮质封面被岁月磨得发亮,扉页上 “拍电影要留温度” 的字迹力透纸背 —— 这是他最后一次住院时,用颤抖的手写给我的,笔尖在 “温度” 二字上反复顿了三次,墨水晕开小小的痕迹,像他当时没说出口的叹息。高鹏的消息像根淬了冰的刺扎进眼里:“沈砚新片定了,你必须接,剧本我让编剧改了,明天去片场签合同。”

附件里的剧本片段让我指尖发紧,指节用力到泛白。陈导生前打磨三年的 “乡村老人与旧相机”,是他躺在病床上还反复摩挲的未完成作。我记得某个飘雪的下午,他攥着我的手,输液管里的药水还在滴答,却执意要讲 “老人抚摸相机” 的戏:“知星你看,这里要拍他指腹蹭过镜头划痕的动作 —— 那道印子是他老伴生前摔的,每次摸,都是在跟老伙计说话。” 可现在,这段藏着时光重量的核心情节,被改成了 “老人孙女与富二代在相机店一见钟情”,连那台 1985 年的海鸥 DF - 1 胶片相机,都变成了 “刻着情侣名字的限量版拍立得”。

“夏姐,沈砚工作室的地址发过来了。” 助理小林推门进来,声音带着犹豫,手里的打印纸边缘被她捏得发皱,“听说沈导昨天跟编剧吵翻了,剧本摔在地上,吼着‘这不是陈导要的东西’,现在剧组都在传,你是高总硬塞过去的,他对你意见很大。”

我把笔记塞进包里,指尖触到夹层里的老照片 —— 陈导站在乡村片场的土路上,裤脚沾着泥点,身边的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举着台旧摄影机笑得青涩,阳光落在他眼里,亮得像藏了星星。那是刚入行的沈砚,陈导总说这孩子 “镜头稳得不像新人,就是太轴,认准的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有次我撞见他们在工作室吵架,沈砚红着眼说 “文艺片不该向资本低头”,陈导没生气,反而递给他一瓶冰镇可乐:“轴是好事,但要学会保护想保护的东西。”

“联系相机收藏协会的张老师,” 我起身拿外套,语气没留余地,“借一台 1985 年的海鸥 DF - 1,要带使用痕迹的,镜头最好有划痕。租金三倍,今天之内必须拿到。” 小林愣了愣,刚要开口问 “道具组不会准备吗”,我指了指桌上的剧本:“他们准备的是‘样子货’,撑不起陈导要的‘时光感’。”

驱车去沈砚工作室的路上,张老师发来相机照片 —— 黑色机身泛着温润的包浆,镜头左上角有一道浅痕,像被什么东西轻轻刮过。他说这是一位老摄影师的遗物,“当年拍乡村题材用了十几年,后来主人走了,相机就一直放在防潮箱里”。我盯着照片,突然想起陈导曾说 “好道具会说话”,心里稍稍定了些。

沈砚的工作室藏在老城区的三层小楼里,门口 “默砚工作室” 的招牌是木质的,阳光照在上面,“默” 字的笔画里还能看见细微的木纹 —— 那是陈导亲手选的木料,说 “木头有温度,像电影该有的样子”。推开门时,一楼办公区空无一人,打印机旁堆着半箱矿泉水,墙上贴满陈导的电影海报,从《旧时光》到《老木匠》,每张下面都有沈砚写的小字批注。

二楼传来压抑的争吵声,我放轻脚步走上去,透过门缝看见沈砚站在监视器前,黑色连帽衫的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紧抿的嘴角。他手里攥着陈导的旧剧本,指腹反复摩挲着纸页边缘,像是在确认什么。

“改剧本的时候,问过陈导的想法吗?” 他的声音冷得像冰,“高鹏想圈钱,别拿他的心血当垫脚石!”“沈导,不加点流量元素没人投资……” 编剧的声音带着委屈,“投资方说没有三角恋,就撤资。”“撤资就不拍!” 沈砚猛地把剧本摔在桌上,纸张发出脆响,“我宁愿把工作室抵押了,也不拍四不像的东西!”

我站在楼梯口,手里的相机照片被攥得发皱。他突然抬头,目光锐利如刀,直直地看向门缝 —— 我来不及躲,只能硬着头皮推开门,把老照片和相机照片一起放在桌上:“沈导,我是夏知星。这张照片是陈导 2018 年拍的,他说你当时为了等一个逆光镜头,在片场蹲了三个小时。”

沈砚挑了挑眉,眼神里满是嘲讽:“高鹏派来的说客?还是来劝我改剧本的?” 他的指尖划过照片上陈导的脸,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语气却依旧冰冷,“夏影后的名声我听说过,‘难带’‘要求多’,怎么,这次是来‘指导’我拍戏的?”

“我是来帮你拍好陈导的片子的。” 我把张老师的消息递到他面前,屏幕上的相机照片格外清晰,“道具的事我解决了,明天开机就能用。至于剧本,” 我翻开随身带的旧笔记,指着陈导写的批注,“他说‘老人与相机’是故事的根,不能动。”

沈砚的目光落在笔记上,紧绷的下颌线微微松动。那本笔记他见过,陈导住院时,他曾借去翻看,还在空白处写过 “这段镜头想试试长曝光”。过了很久,他起身拿起监视器旁的剧本,指尖在 “三角恋” 的情节上划了道横线:“明天开机仪式十点,别迟到。” 他顿了顿,补充道,“相机你带来,道具组不靠谱。”

走出工作室时,夜色已浓。晚风裹着桂花的香气吹过来,我想起陈导生前最喜欢在工作室种桂花,说 “秋天开花时,整个屋子都是香的,写剧本都有灵感”。小林在车里等我,见我出来赶紧问:“怎么样?没吵架吧?”“还好。” 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就是这场仗,从一开始就不好打。”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张老师发来的消息:“相机我让徒弟送过去,明天一早到片场。” 我回了句 “谢谢”,刚要锁屏,突然看见沈砚发来的好友申请,验证消息只有三个字:“陈导的相机。”

我通过申请,他很快发来一条消息:“明天开机,我在片场等你。” 没有多余的话,却让我想起陈导曾说 “沈砚嘴硬心软,他认可的人,会放在心上”。

回到家,我把陈导的旧笔记摊在书桌上,翻到 “乡村老人与旧相机” 的章节,里面夹着一张便签,是陈导的字迹:“知星,要是我走了,这片子就交给你和沈砚。他轴,你细,你们能拍出我想要的温度。” 灯光落在便签上,字迹有些模糊,我伸手摸了摸,指尖传来纸页的粗糙感,突然红了眼眶。

窗外的月亮升得很高,我拿起手机,给沈砚发了张便签的照片,配文:“陈导说,我们能拍好。” 过了几分钟,他回复:“嗯,一定。”

我知道,明天开机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无数风浪等着我们。但只要能守住陈导的初心,能让那台旧相机在镜头里 “说话”,再难的路,我也愿意走。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折枝予椿
  • 桑延和温以凡的漫画名叫什么
  • 医生宋如烟
  • 重生回到选择养母的那天
  • 殿下非要娶我岑锦
  • 永恒岛宠物
  • 女帝登基记事免费阅读
  • 渣男重生记
  • 盗心txt